今年高考結束后,我接浙江省教研院來函通知,到寧波大學評卷,這是我校的榮幸,也是我的榮幸,感謝市教研員
到達寧波大學后,我被評卷組分配到地理評卷組第三小組,組長:童億勤(寧波大學氣象學教授),副組長:董才強(寧波市市直中學高級教師),這次評卷與往年有所不同,其中研究生占了一半.我們組的主要任務是評文綜卷地理綜合題第36題的第三小題,原題為“(3)、據報道,近年來④地所在區域非法牧場擴張對生態環境產生負面影響.你認為主要有哪些負面影響?(6分)”.如圖下圖:
標準答案:(3)熱帶雨林被大面積砍伐,全球溫室氣體濃度上升,氣候變暖加劇。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增加等。
本題難度適中,題目材料與設問,學生都比較熟悉。我就談談我們小組評的第三小題。第3小題④地介于平原與低丘之間,近而向高原的過度地帶,題目給的設問是“區域非法牧場擴張”與標準答案不是非常統一。這樣就增加了評卷的難度,只要考生答得合理就得給分。因為非法牧場擴張當然會以毀林為代價,但熱帶雨林地區森林的自我修復能力是極強的,題目問的是林地改成牧場,不是林地改成耕地,學生回答時為了不失分,答案可能就會寫得很多。但這個很多是不是就可以得高分呢?答案具有不確定性。應該是哪些考生答的給分或給高分,哪些考生答的不給分或給低分、給多少?我們第三小組在兩個組長的帶領下,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討論,經過30分鐘的討論商榷,最后給出以下評分標準(絕密):
⑴、 熱帶雨林被(大面積)砍伐(破壞)2分
植被破壞(砍伐)、森林破壞(砍伐)、生物多樣性(破壞)銳減等得1分
⑵、 氣候變暖(全球變暖)等得2分
溫室氣體增加得1分
⑶、 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增加、土壤侵蝕等得2分
生態平衡失調、生態環境破壞等不得分
分值:
然后大家按照這個評分細則(標準)去評分。
通過這次評卷,我對今年浙江文綜地理卷的理解有以下三個方面,下面談談我的看法:
一、2010年浙江文綜地理卷特點
試卷總體印象是試題難度不大,與去年持平,圖像簡明,圖表數量較前兩年有所減少。題干表述精煉,仍以考查地理學科主干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主。反映了文科綜合能力測試的基本宗旨是以能力立意為主,不求知識覆蓋面。
估計2011年的試題將更強調能力考查和創新意識;圍繞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人地協調這一主線來命題,關注熱點,貼近生活。以國內外重大時政熱點、新聞題材為切入點設題[如地質災害(舟曲、云南泥石流,汶川、臺灣地震)氣象災害(東南沿海臺風、云南旱災等)、甲流蔓延、哥本哈根會議、上海世博會、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墨西哥灣、我國渤海灣石油泄漏等等]。
二、為適應新高考,做好充分準備,提高實效教學
目前,通過對我校新高三近一段時間的教學及學生們的學習狀況,了解發現,現在同學們面臨的問題是:心理壓力大,本來地理學科就不同文科其他學科,不僅考必修,還有考初中區域地理部分,還有選修兩冊書,面對這么多的內容,部分考生不知所措,答題無從下手,煩躁緊張;語言組織不好,答題不規范;審題能力差,表達不全面;基礎知識不扎實,學科知識綜合能力不夠等。
如何組織科學備考就顯得很重要,在我校,我的建議如下:
(一)是從現在開始,就要對學生進行心理調適。第一輪復習要夯實好基礎,第二輪復習要按新考綱分析2011年高考形勢,進行模擬訓練,考前要做“熟”題(以前做過的、多次重現的)樹立信心、個別查漏補缺、考前心理輔導等。同時平常答題時要注意表達能力的提升和良好答題習慣的養成。通過高考仿真試題的周期定時訓練,提高應試能力和技巧,逐步適應綜合性的考試,調整心態,樹立信心,減少失誤,充分發揮自己水平。
(二)是腳踏實地地掌握好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復習時應重視基礎知識的全面和準確,抓住學科內最基本、最常見的主干知識。同時,應有意識地將教材中瑣碎的知識點由點連成線,由線織成網,形成多個相關知識點的網絡,這樣才能站在一個新的高度去理解問題,從多個方向去尋找解決問題的切入點,從而大大提高復習效率。
(三)是突出考生信息處理能力、地理思維能力和運用地理原理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訓練。盡早指導學生學習方法。舉一反三強化“無圖不成題”的學科特點,全面有效地訓練考生對坐標圖、分布圖、柱狀圖、等值線圖、區域圖及構成表等的讀圖、用圖的解題能力。因為試題最終要落實到區域特征上,繼續強化空間定位,做到心中有圖;將系統地理落實到區域上并最終掌握區域特征。
(四)是答題指導應盡早嚴格要求。
1.切題明確:題目問什么,答什么,不能答非所問。必須在做題前認真審題,在審題中,需要對題目提供的地理信息進行概括和綜合,以獲取地理信息的空間、屬性、時間等特征。此外還要注意地理信息的數量、質量等特征,把握地理試題中的三類關鍵詞:中心詞(地理概念)、中心詞的限定詞、答題方式的指令詞。準確把握試題中的關鍵詞,是順利解題的保證。回答問題時指向明確,回答差異類題時做到按不同部分分別作答,并明顯寫出標志性的詞語如今年高考題36題的第④小題簡析圖中60°經線東西兩側所示城市的自然地理區位特征和原因。(8分),就是這個類型的題。學生不分開,總結性的籠統答題得分率低。
2.簡潔科學:回答問題時突出關鍵詞,抓住得分點,一語中的。言簡意賅地答出標答中的得分點。如果答得多卻無一重點,最終可能不得分。盡量用學科術語,避免因口語化導致表述不準確,甚至產生錯誤。
3.邏輯嚴密:在闡釋地理事物或現象的成因時,可采取先因后果的順序,也可采取先果后因的順序,但一定要體現其邏輯關系。
4.全面完整:考慮和回答問題時要求盡可能全面,力求得分點不遺漏;同時在進行每一點的表述時,盡量表述完整,避免說半句話。答案的表述,力求做到全面而不重復,完整而不冗長。
5.條理清晰:書寫綜合題答案時,根據需要進行分段書寫,或在每個答題點前標上序號。這樣既可反映你有序的思維過程,又能讓閱卷老師在有限的閱卷時間內迅速地找到踩分點,有利于得分。
6.整潔美觀:一份整潔、字跡清晰、字體優美的答卷,首先會給閱卷老師留下良好印象,加上正確而全面的表述,則會得高分。
(五)是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復習實效。
培養調動學生充分發揮耳、腦、手、口等感官的作用,積極訓練學生的讀圖、析圖、空間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復習時效。課上要積極發言,踴躍回答問題,勤講(給同學講題其實是梳理思路的一個很好的途徑),課下勤問(要求學生準備一個問題本,把問題隨時記下來)讓你的思維始終處于興奮狀態,提高復習實效。經過這樣的訓練,你的讀圖、析圖、空間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都會大大提高。
三、通過這次評卷,我的感悟:
第一、浙江文綜地理卷著重考察學生知識應用,所學地理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特別是考察綜合運用能力。第36題的四道小題皆是如此。
第二、從命題情境來看,試題多從現實材料入手,創造新的命題情境。時代感強,緊扣時代脈搏,不回避熱點、焦點,但也不過分追求熱點、焦點。試題關注人類社會和不同地區的環境變化,回顧近幾年高考,這一趨勢鮮明突出,如全球氣候變暖,植被遭破壞,生物多樣性受損等都是目前人類社會關注的熱點和焦點。
第三、從命題的立意看,突出能力立意,注重知識的綜合應用,試題不拘泥于具體的知識點,而是內容、方法、和原理的廣泛綜合,突出對解決問題思路的宏觀整體認識和把握。如今年浙江文綜卷37題的第一小題,說明中國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變化趨勢,這種趨勢主要是由哪些支持系統的變化來驅動的呢?就是這類新問題的體現。
第四、從學生做題看,考生在答題時由于時間限制,答題應盡量力求完整、全面、簡潔,避免展開,離題,冗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