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三十種常見中藥巧養生(三)

2009-12-28 14:30:14 

靈芝:提高人體免疫力

靈芝(補氣藥)為多孔菌科植物赤芝或紫芝的子實體。《神農本草經》中稱靈芝有“保神,益精氣,堅筋骨,好顏色。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的功效。我國民間也有許多有關靈芝的美麗傳說,《白蛇傳》中的白娘子為救許仙的性命而盜的“仙草”即是靈芝;又如民間年畫長壽圖中,老壽星的梅花鹿口中所銜的“瑞草”也是靈芝。說明靈芝在人們的心目中是一種治病延年的仙品。

由于野生的靈芝稀少,目前市場所售的靈芝多為人工培養的靈芝菌株,供發酵的菌株有赤芝、紫芝、薄蓋靈芝等。靈芝制品主要有兩種,一種為靈芝的孢子粉制劑,一種為靈芝的子實體制劑。所謂靈芝孢子粉就像植物的種子一樣,是靈芝成熟后分化出來粉樣孢子,能夠繁殖出新的靈芝體。靈芝子實體是靈芝生長成熟后的整個菌株,質地較硬。兩者相比較,孢子粉的效果更好一些,特別是經過破壁技術處理的制品,更有利于機體的吸收。

靈芝味甘性平,有滋補強壯、扶正固本、益智安神、止咳平喘等功效。靈芝的藥性平和,所含的多糖類、氨基酸類及有機鍺等物質,有明顯的滋補身體、增強體質、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等作用。靈芝無明顯的毒副作用,特別適合于中老年人長期服用。靈芝的水溶性化學成分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和鎮靜安神作用較好,適用于老年人失眠癥的治療。靈芝具有強心作用,能夠擴張冠狀動脈血流量和心肌營養性血流量,有抗心律失常之功,適用于防治老年人的冠心病、心絞痛等。靈芝還有明顯的鎮咳、祛痰、平喘作用,對老年人慢性支氣管炎及支氣管哮喘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靈芝含有多糖類、核苷類、呋喃類、甾醇類、生物堿類、氨基酸類、三萜類、礦物質類(特別是有機鍺)及油脂類等150余種化學物質。靈芝中的多糖類物質能夠調節體液免疫水平和增強細胞免疫功能,提高非特異性免疫能力,對因衰老而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有明顯的恢復作用。靈芝的抗腫瘤作用和減少放化療副作用主要是通過增強免疫功能而完成的。靈芝具有增強學習記憶能力和鎮靜安神的作用,并能降低植物性神經的興奮性。靈芝提取物有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冠脈血流量及大腦血流量等作用,對心腦缺血具有保護作用。靈芝的促進核酸、蛋白質合成的作用,可能是其滋補強壯的生理基礎。靈芝制劑用于防治冠心病、高脂血癥有較好效果,并能夠減少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靈芝治療用量5~10克,養生保健用量1~3克。

使用方法:目前靈芝的制劑較多,可根據不同制劑的說明服用。

注意事項:靈芝的服用安全性較好,一般情況下無明顯毒副作用。但個別人對靈芝有過敏反應,如皮膚瘙癢等患者,應忌用。

保存知識:放置于陰涼干燥處,密閉保存。

山藥:補脾養胃助消化

山藥為薯蕷科植物薯蕷的干燥根莖。《神農本草經》稱山藥“補中益氣,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饑延年”。我國大多數省均出產山藥,但以河南省懷慶地區所產的山藥質地堅實,粉性足,顏色潔白,質量最佳,為道地藥材,有“懷山藥”之稱。中藥材山藥根據其加工方法的不同分為毛山藥與光山藥兩種。將山藥洗凈去須根后曬干,表皮黃白色或棕黃色,稱毛山藥;將山藥洗凈去刮凈外皮者,表面潔白光滑者,稱光山藥。兩者藥理作用基本相同。

山藥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的功效,適用于老年人脾虛食少、消化不良性腹瀉、肺虛喘咳、腎虛腰膝酸軟等癥。山藥為藥食兩用之品,不寒不熱,作用和緩,既能補氣,又可滋陰,具有補而不滯、滋而不膩的特點,特別適合于老年人食用。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山藥含有皂苷、糖類、蛋白質、醇類物質、膽堿、淀粉酶、多酚氧化酶、多巴胺、黏液質、生物堿、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山藥具有抗氧化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能夠增強免疫功能和抗腫瘤等。山藥有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能夠促進腎功能的恢復,消除蛋白尿和促進腸蠕動。山藥所含的鋅、錳、鈷、鉻等微量元素對促進老年人的機體功能十分有益。

山藥治療用量為每日15~30克,養生保健用量為每日10~20克。

使用方法:

1老年人脾虛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體弱等:鮮山藥100克,洗凈后蒸30分鐘,去皮食用,或蘸白糖食用。

2老年人消化不良性腹瀉、大便不成形、全身無力等:山藥20克,蓮子10克,芡實(又稱雞頭米)10克,薏米10克,大米200克,加水適量,煮成粥食用。

3老年人體倦乏力、食欲不佳、消化不良、大便溏泄等:山藥粉100克,蓮子粉50克,薏米粉50克,茯苓10克,白術粉5克,白糖適量。將諸粉及白糖攪拌均勻后加適量發酵粉,蒸熟后切塊。

4鮮山藥100克,大棗10枚,紅糖少許,將山藥洗凈去皮,切塊,與大棗、紅糖放入碗中,蒸1小時食用,有較好的滋補作用。

注意事項:

1中醫認為山藥為收澀之品,故老年人大便干結者忌用。

2少數人食用山藥后有過敏現象,應禁用。

保存知識:放置于干燥通風處,防霉,防蛀。

當歸:補血活血治痛經

當歸為傘形科植物當歸的干燥根,主產于我國甘肅、云南、四川、陜西等地,以甘肅岷縣所產的當歸質量最佳。

傳統中藥學中將當歸分為歸頭、歸身、歸尾三部分,有“歸頭止血,歸身養血,歸尾破血,全當歸補血活血”的說法,現代多以全當歸應用。

當歸味甘辛溫,歸肝、心、脾經,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等功能。主要用于血虛委黃、眩暈心悸、虛寒腹痛、淤血作痛、肢體麻木、跌打損傷及血虛腸燥便秘等。

當歸的最大特點就是既能補血養血,又能活血通經,所以特別適合治療婦女的月經不調、痛經、血虛閉經等病癥,故古人稱當歸是“婦科專藥”。血虛證(包括貧血)常表現出面色蒼白或委黃、口唇色淡、頭暈眼花、心悸等癥狀,當歸的補血養血功能,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如與黃芪同用則療效更佳。當歸還對老年人冠心病、心絞痛、便秘及皮膚瘙癢癥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當歸含有揮發油(主要為藁本內酯)、阿魏酸、生物堿、有機酸類、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動物實驗表明,當歸具有增加心臟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糾正心律失常的作用,并能改善腦缺血癥狀,保護腦組織。當歸有降低血脂和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并能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當歸還有提高免疫功能、保肝、增加血液紅細胞等作用。

當歸的治療用量為每日10~15克,養生保健用量為每日3~6克。

使用方法:

1防治老年心腦血管疾病:用當歸6克,川芎5克,加水適量煎煮兩次,每次30分鐘,加紅糖和少許調味,代茶飲。

2血虛(貧血)患者,身體虛弱、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氣短者:用當歸10克,熟地10克,大棗10枚,牛(羊)肉250克,燉煮1~2小時,食肉喝湯。

3老年人體弱無力,氣血不足者:用當歸20克,黃芪100克,母雞1只,燉煮1~2小時,食肉喝湯。

4老年人血虛便秘者:用當歸10克,生首烏10克,加水適量煎煮兩次,每次30分鐘,代茶飲。

5老年性皮膚瘙癢者:用當歸10克,白芍10克,防風6克,水煎服,每日兩次。另用蛇床子10克,苦參6克,甘草5克煎湯,外洗。

注意事項:

1腹中脹滿或腹瀉者忌用。

2當歸藥味偏重,可適量減少藥物用量。

保存知識:當歸受潮后易發霉變色,又易生蟲,須放置于干燥陰涼處。

菊花:平肝明目解熱毒

菊花(解表藥)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頭狀花序。《神農本草經》稱,菊花“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我國大部分地區均生產菊花,但安徽省的“亳菊”、“滁菊”、“貢菊”、浙江省的“杭菊”、河南省的“懷菊”等較為有名,為菊花的道地藥材。

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歸肺、肝經,有平肝明目、疏散風熱、清熱解毒的功效。中醫認為菊花的花色品種不同,功效主治亦有差異。白菊花主入肝經,主要功效為平肝明目,適用于老年人高血壓病所致的頭暈目眩、視物昏花、煩躁易怒及肝經風熱、目赤腫痛等癥。黃菊花主要功效為疏散風熱,善治外感風熱,適用于發熱、頭痛、頭昏等癥。野菊花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近年來發現野菊花栓劑對治療老年人的前列腺炎有較好效果。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菊花中含有揮發油類化學成分、苷類化合物、生物堿類、糖類、氨基酸類、維生素類及微量元素等。菊花中含有多種心臟活性成分,有明顯的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減輕心肌缺血等作用。菊花還有一定的降血脂、抗脂質過氧化和增強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臨床研究觀察到,用菊花煎劑的濃縮液,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時有減輕胸悶痛、心悸、氣短等癥狀的作用,總有效率為80%。對冠心病合并有高血壓的患者,還有一定的降血壓的作用。菊花與山楂等同用,治療高血壓動脈硬化癥,有顯著效果。

菊花治療用量為每日10~15克,養生保健用量為每日3~5克。

使用方法:

1老年人高血壓病的輔助治療:白菊花(或菊花茶)3~5克,開水浸泡,代茶飲。

2老年人肝經有熱,目赤腫痛者:菊花5克,薄荷1克,開水浸泡,代茶飲。

注意事項:本品易生霉變質,不易保存,宜放置于陰涼干燥處。如有變質不可再用,切忌熏曬。

黨參:善補中氣益脾肺

黨參與人參同屬于補氣類中藥。黨參與人參功效相似,而藥性平和,不燥不濕,不寒不熱,中老年人用之較人參更為有益。黨參雖然可以作為人參的代用品使用,但從植物學分類來講兩者有著較大的差異。人參為五加科植物人參的干燥根,而黨參為桔梗科多年生纏繞草本植物黨參的干燥根,中藥材品種有明顯的區別。

黨參主要分布于我國的華北、東北及西北部分地區,俄羅斯、朝鮮、蒙古等國也有栽培。黨參的產地較廣泛,品種也較多,可以分為野生及栽培兩大類。

野生黨參,習稱“野黨”,特別是山西五臺山地區周圍出產的野生黨參為黨參中的珍品,又稱為“臺黨”。根成圓柱形或圓錐形,多有分枝,長8~30厘米,表面粗糙,表皮呈灰褐色或棕褐色,根上端粗大,有“獅子盤頭”之稱,斷面灰黃白色,氣味甜香,嚼之有渣者,質量為最佳。人工栽培的黨參分為潞黨參、西黨參、條黨參、東黨參、白黨參五大類。

黨參性味甘平,不燥不膩,善補中氣,益肺氣,常用于脾肺氣虛之證。中醫所講中氣不足,是指脾胃之氣虧虛不足,因脾胃位于中焦,所以又稱中氣。脾胃主要功能是負責消化吸收飲食中的營養成分,化生為氣血津液來營養全身。中氣不足表現為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少納差,大便溏泄,四肢無力,精神倦怠等。應用黨參為主,配伍白術、茯苓等補氣健脾之品,有較好的治療作用。肺氣虧虛所致的咳喘氣短,聲低語弱,少氣懶言者,可用黨參配伍黃芪、五味子等進行治療。

黨參還能益氣生津,配伍麥冬、五味子等,治療因外感熱病或慢性疾病引起的氣津兩傷所致的氣短口渴等癥。黨參又能補氣養血,治療血虛或氣血兩虛證。臨床表現為面色萎黃、全身乏力、四肢倦怠等癥者,可配合黃芪、當歸等治療,有較好療效。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黨參含有甾醇類、苷類、生物堿類、三萜類、糖類、氨基酸類、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黨參有增強記憶功能和中樞神經抑制作用,能夠提高機體的適應能力,并有抗氧化和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黨參還具有降低血壓、改善心腦血管的缺血狀況和促進胃潰瘍的愈合等作用。

黨參治療用量為每日10~30克,養生保健用量為每日5~10克。

介紹幾種服用方法。

1中老年氣虛證,有脾胃虛弱、食欲不佳、體倦乏力、大便溏泄等癥狀者:每日服用黨參10克,有益氣健脾的功效。服用方法:將人參洗凈后放入蒸屜中蒸1小時,待冷后質地柔軟時切為薄片,每日早晚嚼服5克。或用黨參片開水浸泡代茶服用,對消化不良、慢性胃炎及胃、十二指腸潰瘍等有輔助治療效果。

2氣血兩虛證,有體倦乏力、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目眩、心悸氣短等癥狀者:黨參10克,當歸5克,大棗10枚,童子雞1只。將童子雞去毛,洗凈切塊,用沸水煮3%~%5分鐘,將雞塊取出,棄水不用。然后在雞塊中放入黨參、當歸等,加水適量,燉煮1%~%2小時后,放少許調料,食肉喝湯。有益氣養血的功效。

3老年人體質虛弱、脾胃氣虛所致的臟器下垂,如胃下垂、子宮脫垂、脫肛等癥者:黨參20克,黃芪30克,升麻5克,柴胡5克,生姜5片,大棗10枚。以上諸藥煎煮兩次,每次30分鐘,將兩次的藥液合并,分為3份。每日早、中、晚各服1次。有補中益氣、升提臟器的功效。

4大病或久病后身體虛弱,有體倦乏力、食少納差、心悸氣短等癥狀者:黨參10克,枸杞子10克,山藥30克,龍眼肉10枚,大棗10枚,大米100克。將黨參等諸藥洗凈切碎,與大米同煮成粥,每日晚飯食用。有益氣養血、滋陰補虛的功效。

5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大便溏泄,體倦乏力等癥狀者:每日用黨參10克,山藥30克,薏米30克,大棗10枚,大米100克,煮粥食用,有益氣健脾的功效。

6治療各種貧血證,有面色萎黃、體倦乏力等癥狀者:用黨參10克,黃芪20克,當歸10克,白芍10克,熟地15克,生姜1克,大棗7枚,將諸藥煎煮兩次,合并藥液分為兩份,早晚服用,有益氣補血的功效。

注意事項:

1黨參不宜與藜蘆同用。

2服黨參期間忌食蘿卜和濃茶。

3患有實證、熱證者不宜服用。

4要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服用。

阿膠:補血滋陰功效好

阿膠,為馬科動物驢的皮經煎煮、濃縮制成的固體膠,是常用的滋補中藥之一。

自古以來,山東阿膠就是進貢給皇宮享用的貢品。“貢品阿膠”有著嚴格的制作要求,如熬制阿膠所用之驢皮,必須是山東平陰地區的黑色健驢,吃的是獅耳山上的草,喝的是狼溪河的水,冬季取皮,在銀鍋內加古阿井之水,并用金鏟攪拌熬制而成。相傳,慈禧妊娠期間曾患胎漏出血之疾,諸多御醫均醫治無效,咸豐皇帝震怒,要治御醫之罪。戶部侍郎陳宗媯進奏,建議用山東東阿鄧氏樹德堂所熬制的阿膠來治療。慈禧服用后果然藥到病除,足月順產一男嬰(即同治皇帝)。咸豐皇帝大喜,除賞賜諸多銀兩外,特賞御制黃馬褂一件,以示恩賜。所以,自那時起中醫藥界便將山東東阿所生產的阿膠認定為道地藥材。

正品阿膠一般為長方形塊狀,規則平整,大小厚薄均勻。表面為棕褐色或棕黑色,平滑有光澤,有縱紋,無氣孔、油孔。質硬而脆,一拍即碎,碎片對光照略透明。氣微香,味微甜,以棕褐色、光亮、透明、無腥臭、經夏天不軟者為佳。

傳統中醫認為,阿膠具有補血止血、滋陰潤肺的功效,適用于血虛證、各種出血證、陰虛證、虛勞咳喘及陰虛燥咳等癥。特別對血虛所致的面色蒼白或萎黃、眩暈心悸等有較好的療效,還可用于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出血證。阿膠還能滋陰潤肺,善治肝腎陰虛所致的形體消瘦、腰膝酸軟、口燥咽干、視物昏花、眩暈耳鳴以及肺陰不足所致的干咳少痰、痰中帶血、口燥咽干、五心煩熱等癥。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阿膠主要由膠原蛋白組成,水解后可分為數十種氨基酸,還含有氨基多糖,如透明質酸、硫酸皮膚素等,以及纖維黏液蛋白及多種礦物質等。阿膠對造血系統有良好的促進作用,能夠迅速增加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數量,其作用機理除促進機體的造血功能之外,還能提供造血的原料,所以具有強大的補血功能,療效優于常用的西藥補鐵劑。

阿膠不但能生血補血,還能通過提高血液內血小板的含量及膠原蛋白、促進血液的凝固,以達到止血的目的。阿膠內含有較高的微量元素鋅,對促進人體的生理功能、提高免疫功能、增強機體的耐受能力均有積極意義。阿膠對進行性肌營養不良及休克等也有較好的治療作用。服用阿膠還能促進機體對鈣的吸收,對防治老年人的骨質疏松癥和骨折的愈合也有益處。

阿膠治療用量為每日5~10克,養生保健用量為每日3~5克。

下面介紹幾種阿膠的服用方法。

1血虛證(各種貧血)引發的面色無華或萎黃,唇色淡,頭暈目眩,心悸等:用阿膠5~10克,打碎,大棗5枚,紅糖少許,放入碗中加水適量,隔水蒸半小時服用,有較好的滋陰補血功效。

治療血虛證的食療方:阿膠5克,雞蛋1個,紅糖少許,黃酒少許。將阿膠和雞蛋打破后放入碗中,再加入紅糖、黃酒及水適量,攪拌均勻,隔水蒸成蛋羹后服用。或用阿膠250克,打碎后放大碗中,加入黃酒50毫升,紅糖50克,水200毫升,冰糖200克,隔水蒸30分鐘,攪拌均勻。冷后成軟糖樣,切為20塊,放入冰箱內保存。每日早晚空腹服用1塊。

2身體虛弱兼有慢性出血性疾病,如上消化道出血、便血、婦女月經過多等癥狀者:用阿膠5克,鹿角膠5克,大棗10枚,紅糖少許,將阿膠和鹿角膠打碎,放入碗中,加紅糖、大棗,隔水蒸,每日早晚服。有補肝腎、益精血、止血的功效。

3中老年人腎陰不足、肝腎陰虛所致的腰膝酸軟、五心煩熱、慢性低熱等:用阿膠10克,枸杞子10克,生地10克,麥冬10克,炙甘草5克,有滋補肝腎、養陰清熱的功效。服用方法:除阿膠外,將其余諸藥水煎兩次,合并藥液,阿膠打碎分為兩份,用熱藥液溶化,早晚服用。

4中老年人肺腎陰虛、虛勞咳喘,或咳嗽日久、氣陰兩傷者:用阿膠10克,生曬參5克,貝母10克,杏仁10克,百部5克,五味子5克,炙甘草5克,有益氣補虛、潤肺止咳的功效。每日早晚服。或用阿膠5克,銀耳5克,將銀耳水發洗凈后與打碎的阿膠同放碗中,隔水蒸3小時,加冰糖少許調味,有滋陰潤肺止咳的功效。

5老年人陰虛便秘,有口燥咽干、大便干結、排便困難等癥者:用阿膠10克,打碎放入碗中,用開水溶化,加入蜂蜜20克,代茶飲,有滋陰養血、潤燥通便的功效。

注意事項:

1阿膠不能與其他中藥一起入湯劑煎煮,必須用藥液或開水、黃酒溶化后服用。

2本品性質黏膩,有礙消化,故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者不宜服用。

3中醫辨證有痰濕及嘔吐、泄瀉者不宜服用。

4應將本品放置于陰涼干燥處,密閉保存。

鹿茸:補腎壯陽強筋骨

鹿茸為鹿科動物雄性梅花鹿或馬鹿的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稱為“花鹿茸”,后者稱為“馬鹿茸”,梅花鹿的鹿茸質量較佳。鹿茸是雄性鹿在剛剛生長出一個或二個分支,尚未骨化的幼角時即將其鋸下加工而成。當鹿角長大以后并完全骨化時,其質地堅硬而重,稱為“鹿角”,亦可做藥用,但藥效比鹿茸差。

鹿茸味甘咸溫,歸腎、肝經,有壯腎陽、益精血、強筋骨、調沖任、托瘡毒等功能。鹿茸是名貴中藥材,在滋補腎陽方面功效卓著,特別適合于老年人下列癥狀——體質虛弱,畏寒怕冷,四肢發涼,倦怠乏力,腰膝酸痛,面色萎黃,頭暈眼花,耳聾耳鳴,性功能減退,尿多尿頻或遺尿等腎陽不足,精血虛損證。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鹿茸中含有多種氨基酸,約占干重的50%,對補充人體必需的氨基酸非常有益。鹿茸中的磷脂和脂肪酸也十分豐富,如磷脂酰膽堿、神經鞘磷脂等可增強人體的學習記憶功能。鹿茸中還含有多肽、多糖、性激素及維生素與微量元素,這些成分對促進身體健康大有益處。臨床觀察證明,鹿茸所含的多種氨基酸和活性物質對機體有明顯的強壯作用,能提高機體的工作效率,減輕疲勞,改善睡眠,增加食欲,特別是對營養不良和蛋白質代謝障礙有明顯改善作用。鹿茸能改善微循環,增強心臟功能,保護缺血的心肌細胞,提高學習記憶水平。實驗研究證實,鹿茸可以抗脂質過氧化,提高

SOD活性,清除自由基,提高核酸和蛋白質代謝水平,對老年動物作用比青年動物更為明顯。鹿茸還有明顯的增強性功能、提高免疫力、抵抗外界不良抗腫瘤等作用。

鹿茸治療用量為每日1~2克,養生保健用量為每日0。3~0。5克。

服用方法:

1老年人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腰膝酸軟,性功能減退者:(1)鹿茸粉0。3~0。5克,溫開水或溫黃酒送服,每日兩次,早晚服。(2)鹿茸50克,枸杞子100克,白酒1000毫升,將鹿茸、枸杞子放入白酒中浸泡15天后飲用,每次20~30毫升,每日1~2次。酒飲完后,用所剩鹿茸、枸杞子燉牛(羊)肉,吃肉喝湯。

2老年人低血壓:鹿茸粉0。5克或市售鹿茸精1毫升,每日早晚用溫水送服。

3老年人營養不良、身體虛弱、食欲不振等:鹿茸1克,人參3克,母雞1只(切成小塊),燉1~2小時,吃肉喝湯。

4老年人貧血、面色蒼白、體倦無力等:鹿茸1克,當歸5克,加水適量煎煮,代茶飲。或服用市售歸鹿補血精10毫升。

注意事項:

1鹿茸為峻補之品,服用宜從小劑量開始,緩緩增加,不可驟然大量服用。

2高血壓患者及中醫認為是陰虛陽亢者不宜服用。

3外感有熱或其他熱證者不宜服。

保存知識:將鹿茸放于干燥的瓶中,密封,放置于陰涼干燥處,要防潮防蛀。

三七:散淤止血強心藥

三七,又稱田七、人參三七,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本草綱目拾遺》稱:“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人并稱人參三七,為藥品中之最珍貴者。”三七產于我國云南、廣西、貴州、四川等省,但主產于云南文山地區,質量較好。三七為多年生植物,其藥效與生長年齡密切相關,生長期至少要在三年以上,以生長七年以上者質量最優。三七生長3~4年后在秋季開花前采挖者,稱“春七”,根飽滿,有效成分含量高,質量佳;而冬季結籽后采挖者,稱“冬七”,根較松軟,質量較次。

三七味甘微苦性溫,有散淤止血、消腫定痛的功效。三七的特點是止血而不留淤,散淤而不傷血,同時還能止痛,內治各種出血證,外治跌打損傷、血淤腫痛。近年來的研究發現,三七與人參、西洋參等均屬于五加科植物的根,其主要有效成分均為人參皂苷,故也有明顯的補益作用,且能止血活血,特別適合于患有氣虛血淤證的老年人。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三七所含的化學成分與人參基本相似,也有少量成分不同。三七中含有人參皂苷類化學成分數十種及黃酮類、生物堿類、多肽類、多糖類及揮發性成分。藥理學研究表明,三七有抗衰老和抗氧化作用,能夠延長果蠅的平均壽命,增強其飛翔能力和減少其頭部的脂褐素含量,并且有清除自由基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三七總皂苷對中樞神經系統有興奮和抑制雙重作用,能夠增強腦力和體力活動,有抗疲勞和提高記憶功能的作用。三七中含有的三七素,是該藥止血活血的有效成分,是一種特殊的氨基酸,含量達0。9%。三七對心腦缺血有明顯的保護作用,能夠改善心腦組織的缺血癥狀,減少組織的損傷面積,增加心腦的供血量,抗心律失常。三七還有降血糖、降血脂、促進核酸與蛋白質代謝、提高免疫功能及保肝、抗炎、鎮痛等作用。

三七治療用量為每日3~9克,養生保健用量為每日1~3克。

使用方法:

1老年人體質虛弱,患有高脂血癥及冠心病心絞痛者:三七粉1克,溫水沖服,每日兩次。

2老年人中風后遺癥及氣虛證、咯血、便血者:三七粉1~3克,溫水沖服,每日兩次。

3三七粉沖服治療消化道出血、再障出血、腦震蕩嘔吐、關節痛、偏頭痛等均有較好療效。

注意事項:

1三七屬于珍貴藥材,所以偽品較多,如將破血藥莪術或落葵科植物藤三七的塊根假冒三七。

2民間稱“三七”或“土三七”的草藥較多,如菊科植物菊三七,景天科植物景天三七等,不可與正品三七相混淆。

3因血虛或血熱而出血者禁用。

保存知識:放置于陰涼干燥處,防蛀。

天麻:平肝息風抗衰老

天麻(平肝息風藥)為蘭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塊莖。《神農本草經》稱,天麻“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輕身增年”。天麻為多年生寄生植物,主產于我國南方各省。天麻分野生及栽培兩種,冬季采集的天麻稱“冬天麻”,春季為“春天麻”,以野生冬天麻質量為最佳。由于天麻價格較貴,所以偽品也較多,如用土豆、大理菊根、芭蕉芋等加工后混充為天麻者時有所見,故應到正規藥店購買。

天麻味甘性平,歸肝經,有息風止痙、平肝潛陽、祛風除痹的功效。天麻有息風止痙之功,善治老年人因肝風內動所致的頭暈目眩、頭痛、手足麻木、震顫或抽搐痙攣等癥。天麻的平肝潛陽之功,善治肝陽上亢所致的頭暈眼花、頭漲痛、面紅、耳鳴、口舌干燥等癥。此外,天麻治療肢體麻木、半身不遂也有較好療效。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天麻含有天麻苷、生物堿、香蘭醇、香蘭醛、維生素及多種微量元素等。藥理研究表明,天麻有抗衰老作用,能夠延長果蠅的壽命,提高小鼠抗氧化酶的活性和免疫功能,對D-半乳糖所致的衰老動物有明顯改善作用。天麻對中樞神經系統具有明顯的鎮靜作用和抗驚厥作用,并能增強記憶功能和具有鎮痛作用。天麻苷能夠增強心肌收縮力,擴張外周血管,增加血流量,并能對抗腎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縮,所以有較好的降血壓作用。

天麻治療用量為每日3~9克,養生保健用量為每日1~3克。

服用方法:

1用于老年人高血壓病的輔助治療,有面紅、耳鳴、頭暈目眩、煩躁易怒等癥狀者:天麻1克,開水浸泡半小時,代茶飲。

2用于老年人較重的高血壓病,伴有手足麻木癥狀者:天麻3克(打成小碎塊),鉤藤5克,開水浸泡半小時,代茶飲。

3老年人高血壓病,伴有身體虛弱、消化不良者:天麻3克,黃豆50克(或用雞脯肉50克),將黃豆用清水浸泡后,與天麻加水適量,煮1小時,每日1次,食豆喝湯。

注意事項:

1天麻使用安全,無明顯毒副作用,但注意不要誤購偽品,以免損害身體。

2天麻僅用于高血壓病的輔助治療,有高血壓者仍然需要堅持抗高血壓的藥物治療。

保存知識:放置于通風干燥處,防蛀。

五味子:益氣生津補心腎

五味子為木蘭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實。《神農本草經》稱五味子有“益氣,咳逆上氣,勞傷羸瘦,補不足,強陰,益男子精”等功效。五味子因其辛甘酸苦咸五味俱全而得名,但以酸味為主。五味子分為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產于長江以北各省的五味子稱北五味子;產于長江以南,以浙江、福建為主的五味子稱南五味子。北五味子個大肉厚,光澤油潤而味濃,品質優于南五味子,其中以東北三省所出產的北五味子質量優于其他省,而三省之中又以遼寧省的五味子品質最佳,為道地藥材,有“遼五味”之稱。

五味子味酸甘性溫,歸肺、心、腎經,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的功效,是較好的滋補強壯藥,適用于老年人體質虛弱、久咳虛喘、口燥咽干、心悸、失眠多夢、自汗盜汗、尿頻遺尿等癥。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五味子含有木脂素類化合物、揮發油、酚類化合物、有機酸、糖類、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五味子能夠增強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與抑制的協調,改善人的智力水平,提高學習記憶效率。五味子有增加腸道的吸收功能,促進肝糖原代謝及解毒保肝、降低轉氨酶的作用。

五味子治療用量為每日5~10克,養生保健用量為每日3~5克。

服用方法:

1老年人體質虛弱,體倦乏力、失眠多夢、口燥咽干等:五味子100克,白酒500毫升,將五味子洗凈,放入酒中浸泡,浸泡15天,每日搖動一次。每次飲用20%~%30毫升,每日兩次。

2老年人氣血不足,失眠多夢,頭昏心悸等:五味子500克,龍眼肉500克,將兩者洗凈,加水適量,煎煮兩次,每次1小時,將兩次的煎液合并,去渣,加蜂蜜500克,用慢火熬成膏狀。每次1湯匙,每日2~3次。

3老年人陰虛內熱,口燥咽干,五心煩熱等:五味子5克,西洋參2克,開水浸泡代茶飲。

4五味子10克,童子雞1只,調料少許,加水適量,燉煮1小時,食肉喝湯,

有滋補作用。

注意事項:

1五味子除以上所述的南北五味子外,尚有其他品種,所以老年人用于滋補時應選用北五味子,南五味子滋補作用較差。

2外感表邪有熱者忌用。

3五味子酸味較重,如代茶飲口感偏酸時可加少許白糖調味。

保存知識:放置于通風干燥處,防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黑芝麻:滋潤強壯抗衰老(轉載)
中藥藥理歸類【原創】
中醫最實用的十大經典古方
祛風、散寒、除濕保健酒.pdf
驗方
中藥材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牟定县| 平顶山市| 芦山县| 宁陕县| 武宁县| 龙州县| 江川县| 白朗县| 德令哈市| 喀什市| 化州市| 抚远县| 涟水县| 海林市| 龙岩市| 新安县| 茂名市| 福安市| 本溪市| 崇礼县| 儋州市| 高州市| 太康县| 永福县| 大洼县| 精河县| 镇巴县| 纳雍县| 郁南县| 彩票| 揭东县| 孙吴县| 宁陵县| 蒲江县| 文安县| 张掖市| 汪清县| 呼伦贝尔市| 日喀则市| 新泰市| 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