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園等,均可選食。
四季進補時也有禁忌之處。
一、進服補品要因人、因時辨證對待。如夏季有陽虛者,可用補陽食品,
秋季氣虛者,可用補氣的補品,但均須注意,忌用量過大,有些補品,食用
大多,適得其反,如多服了鹿茸、人參等補品,也會造成諸如發熱、煩躁、
牙鼻出血、或脘腹脹悶、不思飲食等現象,應引為注意。
二、不論服用什么補品,凡遇有感冒、發熱、消化不良、不思飲食的時
侯,都應忌食,須待病情好轉后再服用。
三、有些補品忌與其他食物同食,諸如吃人參時忌同食蘿卜,以免影響
人參的補氣功效;吃雞鴨時,忌同食含單寧酸的咖啡,以免降低對鐵的吸收
能力;吃牛奶時,忌同時進食菠菜,以免影響對鈣的吸收;有引起寒熱相差
很大的食品,最好也不要同時進食,諸如羊肉熱性食物與西瓜寒性食品。如
要進食,也應錯開時間,以免互相制約,失去應有的效果。
忌同吃的食物
許多食物由于相互問組合不當或寒熱性相差太大等原因,若而同時食
用,便出現營養價值降低,以致引起疾病現象,這便是所謂食物中的“相克”。
一、谷類、肉類、雞、鴨及各種蔬菜中都含有鐵質,吃這些食物時,不
宜同時飲用含有單寧酸的咖啡、茶葉或紅酒等,否則會降低人體對鐵質的吸
收能力。
二、牛奶、酸乳、乳酪等含有豐富鈣質的食物,不宜與黃豆、菠菜等一
起進食,因菠菜等含有豐富纖維質,會阻礙人體對鈣的吸收。
三、銅是身體制造紅血球的重要物質,平時可從魚類、硬殼果、動物肝
臟及雞蛋等食物中吸取,但如果把它們和含鋅量很高的食物,如瘦肉等混合
食用,會減少人體對銅元素的吸收。此外桔柑、橙、番茄、土豆等食物,維
生素C 豐富,也會抑制人體對銅元素的吸收。
四、酒精會干擾人體對多種維生素的吸收,如維生素D 、維生素B1 、B12
等,都會受酒精影響。魚類含豐富維生素D ,吃魚時不宜同時飲酒。
如何避免因錯誤食物組合而導致營養吸收能力降低,應該把上述具有“相
克”的食品分開進食,在進食某種食物3~4 小時后,再進食具有相克的食物,
以便使身體能將食物中營養全部吸收。
五、另有些食物寒性熱性相差頗大,如羊肉與西瓜、香蕉與芋頭、甘草
與鯉魚、皮蛋與紅糖、豆腐與蜂蜜、黃瓜與花生、芥菜與兔肉、狗肉與綠豆、
柿子與螃蟹、雞蛋與消炎片等等便是,在食甲這些食物時,最好也錯開時間
進食。
六、也有些食物在同食時只要加熱或加醋等方法,便可兔除產生的不良
效果,如含有維生素C 分解酶的蔬菜、黃瓜、胡蘿卜、南瓜等,這些食品生
吃時放些醋,可免受維生素C 分解酶之害,南瓜無法生吃,加熱至50”C 以
上,分解酶也就失活。此外,如圓辣椒、油菜、菠菜、草莓、桔子、西紅柿
等,這類食品如同黃瓜、胡蘿卜合吃,也宜加熱。
七、再如維生素B1 ,在帶胚芽的大米、黃豆、花生、毛豆、牛肝、豬肉、
火腿等食品中含量較豐富,能破壞維生素B1 的酶在蕨菜、泥鰍、蜆、蛤仔、
文蛤等中及鯉魚等淡水魚的內臟中含量較多,維生素B1 分解酶加熱后雖也失
效,但在生吃魚類、貝類時須多拌些醋,或先在開水里焯一下,分解酶遇酸、
遇熱后,就會失去分解能力。
還可采取避免維生素損失的配食方法:如黃瓜可與蔓青合吃,生菜花與
芹菜合吃,這樣彼此問的維生素成分就可保持,免去被分解的唇果。
哪些食物易引起中毒
食物的中毒一般分為細菌性與非細菌性兩大類。細菌性食物中毒系指進
食被細菌或其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癥病,一般包括細菌感染型和
細菌毒紊中毒型兩類病癥。非細菌性食物中毒包括有毒化學物質污染食品引
起的急性中毒,食品本身含有的天然有毒成分引起的中毒,食品在貯存過程
中產生的毒素引起的中毒,以及誤食上述帶毒食物而引起的中毒。
最常見的引起中毒的食物有:
1. 細菌性食物中毒:變質的魚、肉、奶、蛋及其制品,剩飯、剩菜等。
2. 真菌毒素與霉變食品中毒:食用霉變的玉米、紅薯、有著赤霉病的小
麥。
3. 有毒動植物中毒:如有毒的河豚魚、貝類及毒蕈、木薯、四季豆、新
鮮黃花菜與發芽的土豆等。
4. 化學性食物中毒:如被砷、亞硝酸鹽或農藥等毒物污染了的食物。
這些有毒的食品形成的原因也很復雜。主要是在食品生產、加工、儲存、
運輸、銷售等環節中,由于設備布局、工藝流程不合理,衛生設施不完善,
衛生制度不健全,食品從業人員患有某種疾病或不講究衛生習慣,使食品受
到細菌污染的,如沙門氏菌、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因保藏條件
不適宜、不衛生而造成的,如花生、玉米、大米、甘蔗等帶有在高溫條件下
生長毒菌,使食品具有根強的毒性。還有由于畜、禽、獸類傳染病的污染,
以及工業“三廢”的排放、農藥污染及濫用食品添加劑,使許多有毒化學物
質,諸如鉛、砷、汞等重金屬、有機氯、有機農藥等污染食品。食品在一定
條件下發生生物性或物理化學性變化,產生或增加有毒有害物質,如油脂和
全油脂的食品,在微生物、酶、空氣、陽光、溫度等因素作用下發生腐敗、
變色、變質等現象,如馬鈴薯發芽后的變黑變綠造成的毒素增多等。
因此,要采取相應措施,防止以上產生毒素的可能。
食物中毒的解毒方法
食物中毒的潛伏期很短,一般幾分鐘到幾小時便要發作。
細菌性中毒者,潛伏期可為幾小時,體溫升高、惡心、嘔吐、腹痛、腹
瀉為其主要特征。
非細菌性中毒者,潛伏期可以是幾秒鐘或幾分鐘,體溫失調,并以精神
癥狀為主要特征,如哭、笑、罵人、全身麻痹、多汗、視力模糊等,此類中
毒,如不及時搶救,要危及生命。
食物中毒發生后要及時向衛生防疫部門報告,及時送往醫院搶救。此外,
懂得一些急救、自救常識以應急,也很有必要。這里介紹幾種常見的食物中
毒的解毒應急方法,以供參考:
一、排毒。用食鹽一湯匙,炒后煎湯眼下,可起催吐作用。如因河豚魚
中毒,可用適量芝麻催化,再灌白礬水,可減輕中毒癥狀。也可用鮮冬瓜1000
克,削去外皮,用涼開水沖洗后,置紗布中榨汁,頻頻飲服。或用鮮橄欖50
克,用涼開水洗凈、搗爛、去核,加少許水再搗,用消毒紗布榨汁,一次服
用以催吐。
二、吸毒。用食用烤焦的饃以附吸細菌與毒素,饃上有孔隙到了腸道可
把腸管中多余的氣體、水分、細菌、毒素吸附住,以清潔腸道,減輕中毒的
毒性。
三、中和毒。服用蛋清、牛奶可減輕毒物對胃粘膜的刺激。如是堿性毒
物,可口服食醋、桔子汁等酸性溶液以中和毒物;如誤吞金屬或植物堿類毒
物尚未被吸收時,可即服濃茶,使茶中的鞣酸與金屬或生物堿結合而淀沉,
延遲或減少毒物被吸收;如是產酸產氣的細菌引起食物中毒而腹瀉,可用胡
蘿卜煮爛、過篩、去纖維制成泥狀服用。因胡蘿卜是堿性食物,含有果膠,
有使大便成形和吸附細菌及毒物的作用。
四、解毒。綠豆、醋、蔥、蒜有解毒殺菌作用,此外,生食茄子可解細
菌性食物中毒;胡椒可解魚、蟹、蕈等引起的食物中毒;烏梅可解細菌和組
胺引起的食物中毒;兔腦可解毒蕈的中毒。
忌讓兒童飲酒
兒童正處于生長發育時期,身體各部及內臟器官還不成熟,在假日、節
日、家人歡宴時,或大人有喝酒習慣時,由于缺乏科學知識,或孩子有著好
奇心理,便也讓兒童喝酒,雖然量少,但對兒童健康卻帶來影響與損害,不
能不引起注意。
由于酒精有著麻醉作用,飲了酒后會使皮膚血管擴張充血、心跳加速,
嚴重的會引起急性酒精中毒、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在兒童時期開始飲
酒,極易引起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缺乏維生素,從而成為產生肝硬化的重
要病因之一。
有人認為啤酒是“液體面包”,能幫助消化,且含有維生素B 、磷、鈣
等有益身體的元素,讓孩子喝些應該可以。其實,這也是誤解。據資料介紹;
通常啤酒中含有3~5 %的酒精,相當每一杯啤酒中含酒精1.5~2.5 克,雖
然含酒精成分不多,但仍不能忽略它帶來的危害。
目前我國生產的小香擯酒,是在水中對制3~5 %的酒精,加少量香精、
糖精和色素,再壓入CO2 制成,酒中還加入少量果汁。這種小香檳酒,只能
滿足人們的口感,對身體也沒有任何好處,有些家長給兒童喝這種小香擯,
這也是不妥的。最好還是以不喝為好,如要增加兒童營養與助興,不妨讓兒
童喝點果汁、汽水飲料當酒。
孩子忌常食巧克力
巧克力是一種含有較高糖與脂肪的營養食品,它芳香可口,頗受人喜歡。
許多孩子的父母常不惜高價給孩子購買巧克力,使它成了不少家庭孩子每天
常食用的食品之一,殊不知孩子常吃巧克力對健康是沒有多少好處的。
巧克力中除含有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以及一定量的維生素、鈣、
磷、鐵等外,還含有微量的可可堿和咖啡堿,它易使人精神振奮,傳說拿破
侖打仗時總要帶著巧克力以補充熱量、亢奮精神,如今巧克力成了運動員、
宇航員們必備的營養食糧。
然而,孩子,尤其是嬰兒幼兒處于生長發育期間,需要多種營養素,其
中最需要的是蛋白質,而巧克力中的蛋白質含量很低,它遠不如全脂奶粉的
蛋白質含量,更不如以黃豆蛋白為基礎的代乳粉等食品的含量,巧克力中的
糖、脂肪雖多,卻不能變為蛋白質。據科學測定:每千克大豆中所含蛋白質
較之巧克力高三百多克;每千克大米中所含蛋白質較之等量的巧克力也高得
多,且有其他多種維生素、無機鹽類。因此,以為給孩子常吃巧克力便可以
幫助發育,這是一種誤會。
再說,孩子應有正常定量用膳的好習慣,如果經常吃巧克力,更會敗壞
了他們的胃口,使許多孩子經常厭食、不好好吃正餐的飯菜,這是適得其反
的事,長此下去,會造成營養不良。
更值得父母們注意的是巧克力中所含的使神經系統興奮的近似咖啡因的
物質,它能刺激神經與造成便秘,顯然對健康是不利的,特別是對患有便秘、
腎病、肥胖癥的兒童,則應絕對禁止吃巧克力。
當然,在孩子正常飲食的情況下,餐后適當吃一、二塊巧克力是可以的
(一般以不超過50 克為宜),三歲以下的嬰幼兒還是以不吃為宜。
兒童需要哪些營養食品
營養素是指食物內所含的營養物質,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
維生素、礦物質和水。兒童在生長發育階段,身體要不斷長高長大,就需要
增加新的細胞,構成這些新細胞的材料就是食物中的營養素。因此,營養素
是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的物質。由于兒童生長發育快,新陳代謝旺盛,因此
所需各種營養素和熱能相對要比成人多。
蛋白質:母乳喂養的嬰兒,每日每公斤體重需要蛋白質2.0~2.5 克,牛
乳喂養需要3.0~4.o 克,如果小兒以植物蛋白(黃豆、米面制的代乳品)為
主要食物,則需要蛋白質的量應比人乳或牛乳稍高。一歲以上小兒要靠吃蛋、
瘦肉、魚以及豆類食品來補充蛋白質的需要。小兒由蛋白質所供的熱量約占
每日總熱量的15 %。
脂肪:脂肪的主要功能是供給熱能及脂溶性維生素,防止體熱散失和保
護臟器不受損傷。嬰兒每日每公斤體重約需脂肪4 克,六歲以上的需3 克。
脂肪所供給的熱量約占每日總熱量的35 %,母乳喂養的嬰兒脂肪約占總熱量
的50 %。
碳水化合物:在兒童營養中占重要地位,約占每天所需總熱量的50~60
%,供給足夠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減少蛋白質與脂肪的消耗,它又是大腦與
神經系統等主要器官的養料,還有強大的去毒與利尿作用。五谷雜糧、蔬菜
以及水果等凡是含淀粉或糖較多的食物中,都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母乳
喂養嬰兒,每日每公斤體重約需12 克,兩歲以上的需10 克。礦物質:在兒
童營養方面關系較大的有鈣、磷、鐵、鈉、鉀、銅、鋅、氟、碘等9 種。礦
物質是構成機體組織與維持機體正常生理活動所必需的物質,如鈣、磷、鎂、
氟是骨骼與牙齒的重要部分。鈉、鉀、鈣則是為細胞內液及問液的重要成分。
含鈣、鎂、鈉、鉀較多的食物有豆類、蔬菜、水果、奶類等,稱為堿性食品;
含硫、磷、氟等較多的食品為糧食、肉、魚、蛋等,稱為酸性食品。這兩類
食品適當配合,在維持人體酸堿平衡上有重要作用。鐵是構成紅血球血紅蛋
白的成分之一,缺鐵,血紅蛋白不能合成,會發生缺鐵性貧血;碘是甲狀腺
的必要成分,缺碘,會發生甲狀腺腫大;鋅參與胰島素的合成,缺鋅容易引
起小兒食欲不振的胃腸道癥狀。
維生素:是維持生命所必需的有機化合物,也是調節生理作用的重要營
養素,維生素分為脂溶性和水溶性兩大類,主要靠食物供給,當人體長期缺
乏某種維生素時,就會引起體內代謝的紊亂及維生素缺乏病,從而降低抵抗
力,患各種疾病及傳染病。
嬰兒由于喂養不當,飲食失調,造成胃腸功能損傷產生厭食怎么辦?可
服用康胃素、干酵母、乳酶生、胰酶生;或用中藥如黨參、白術、茯苓、淮
山藥、麥芽等調補偏虛癥者;以神曲、山植、內金、陳皮、菜服子等來調理、
消導偏實癥者,以興奮食欲中樞、恢復消化功能。
兒童健康飲食十二忌
兒童正處于生長發育時期,注意健康飲食十分重要,在平常生活中,由
于不注意飲食的健康,招致疾病,甚至帶來終生的病患也是常有的事。兒童
飲食中除供給足夠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等外,對有些應列
為禁忌的食物也應引為注意。這里根據平常生活中兒童禁忌的食物,列于下
面,以供參考。
一、果品方面:①不宜多吃罐頭。罐頭制作中常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劑,
如人工合成色素、香精、甜味劑、防腐劑等,這些人工合成物,對成人健康
影響不大,但對兒童來說,由于他們發育未健全、成熟,身體各組織對化學
物質的反應及解毒能力低。常食用罐頭,勢必加重臟器的解毒排泄負擔,影
響身體的健康與發育,甚至還會因某些化學物質的逐漸積蓄而引起慢性中
毒。同時,罐頭中的維生素經過加熱等處理及存放時間過長,也會損失。因
此,兒童以吃新鮮水果為好,少吃或不吃罐頭食品。②不宜多吃糖:糖是人
體必需物質,但食糖過多,會給人體帶來壞處,特別是兒童,食糖過多會影
響骨骼發育,易使牙齒脫鈣、溶解,形成齲齒,糖還會抑制消化液的分泌而
影響食欲,并影響蛋白質的攝入。
二、飲料方面:①不宜多食冷飲。冷飲對胃腸平滑肌刺激會引起強烈收
縮,導致腹疼,并減弱消化食物的能力,甚至嘔吐,停食等癥狀。②忌在牛
奶中加米湯。這是由于牛奶中含有多種營養成分,而米湯、米粥這些以淀粉
為主的食物里,含有一種脂肪氧化酶,會破壞牛奶中含量很高的維生素A,
而兒童維生素A 的攝取主要依靠乳類食品,如維生素A 長期不足,會導致兒
童發育遲緩,體弱多病。因此,忌在牛奶中加米湯、糕于粉。③忌給兒童飲
過濃的茶。濃茶會影響胃酸分泌與刺激胃粘膜引起胃功能失調,還會妨礙腸
道對鐵質的吸收,引起缺鐵性貧血,特別是兒童腸道發育還不十分健全,飲
濃茶則更有害。
三、蔬菜方面:①不宜多吃菠菜。菠菜中含有大量鐵劑與各種維生素,
不少人認為多吃菠菜可補血,有助兒童發育。其實不然,菠菜中鐵的含量雖
高,但人體難以吸收。相反,菠菜卻會奪去兒童發育所需的鈣質,這是因為
菠菜中還含有大量的草酸,草酸入人體后,遇到胃中的其他食物里的鈣,便
會凝固成不易溶解和吸收的草酸鈣,而嬰兒的骨骼與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