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關注中國教育報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關注,請點擊標題下方的“中國教育報”
文章來源:源創圖書微信
圝圝據媒體報道,暑期來臨,一些家長自發組團,高價為孩子補課,不僅后進生補,一些優等生也在“加餐”。但您知道嗎?其實最好的教育來源于家庭。
圝圝全國知名校長陳錢林就通過家庭教育,養育了一對優秀的兒女,兒子14歲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18歲獲美國名校全額獎學金攻讀博士;女兒16歲入讀南方科技大學首屆教改實驗班,20歲獲三所世界名校全額獎學金攻讀博士。
圝圝所以各位爸爸、媽媽趁著這個假期好好陪陪孩子吧!
圝圝如果說,學校在學科教學上是強項的話,家庭教育在做人教育上可更有作為。孩子的習慣教育,僅靠學校教育是不夠的。孩子的情商,也需要個性化的引導。學習方面,家長也有許多發揮的余地。陳杳與陳杲常與我談論課本上的故事,我發現教材中許多故事都很有哲理,僅從知識或能力的角度分析,實在可惜。每當兩個孩子與我討論時,我會從倫理學、邏輯學、哲學等角度進行分析,無形中鍛煉了他們的思辨能力和價值觀。
圝圝我國學校普遍是大班額,教師很難照顧到全體學生,有很多個性的事需要家長來引導。兩個孩子讀中學時,瑞安學校的英語教學在口語方面總體不強,如果也順其自然,英語口語會影響他們的發展。我尋訪到以口語教學見長的名師吳志老師,陳杲從高一開始,陳杳從初二開始,跟吳老師練習口語。每周一次課,學習了兩年時間,兩個孩子的英語口語水平提升很快。他們讀大學后,都說在吳老師那里的學習“太重要了”。
圝圝還有,健身,僅靠學校是遠遠不夠的。身體健康這樣的大事,如果家長都放手不管,這無論如何是失職。如果是語文、外語,家長還可找自己不懂的理由,而健身問題,只需要投入時間,怎能都推給老師?
圝圝孩子對一般事物的興趣,往往停留在膚淺的層面。如果發現有持久興趣,有可能是這一事物與孩子心智的某方面有特別聯系,家長不能輕易放過,看看是否有什么特別的教育契機。
圝圝陳杲3歲時的一天,關上門躲在房間里,靜聽鬧鐘發出的滴答聲。我引導他觀察聲音與秒針的關系,結果他很快學會了看分針與時針。還有一次,我帶陳杲去看望我的一位老師,那里門牌有點亂,陳杲在尋找門牌號的過程中,發現了單雙號的門牌規律。這些事情,顯現了陳杲對數學特別敏感。
圝圝陳杳幼兒時,好幾次晚上睡覺時要點著燈。原來,她假裝睡覺,等我們下樓后,她再看天花板上燈旁邊的小飛蟲。我問她有什么好看的,她說,小飛蟲的一家人都在說話,然后說了想象出來的“對話”。我再次發現,陳杳的想象力特別強。
圝圝學與玩并不矛盾。陳杳與陳杲幼兒時,我常以游戲引導他們學習。例如,做“狼與羊”的游戲:父子各手持玩具狼與玩具羊賽跑,“羊”被“狼”抓住了,“狼”說“如果你們誰能解決我的難題,我就放了羊”,于是,背古詩、做數學題、解決生活中的難題就成為一種情境性的學習。這種快樂的學習本身就是玩。“狼”還會說“誰能鍛煉身體20分鐘,我就放了羊”,或“誰能畫一張畫,我就放了羊”,或“誰能把客廳的地板擦干凈,我就放了羊”,兩個孩子同樣都搶著做。
圝圝剛搬家到瑞安市區時,家里常常停電。兩個孩子很喜歡停電后點蠟燭,可以玩影子游戲,用手形變換看影子變換。我借機引導他們觀察光線經過木頭的小孔和管子之后的影子變化,給他們講光學原理,他們很感興趣。陳杳曾寫了篇作文《我愛黑暗》,還喜歡上了暗物質研究。后來,在報考南方科技大學教改實驗班的面試中,陳杳對暗物質的認識,贏得了評委老師的好評。
圝圝孩子犯錯如家常便飯。家長要引導孩子認識到,犯錯是不可避免的,關鍵在于對待錯誤的態度和尋求糾正錯誤的方法。孩子犯錯后,固然需要批評甚至懲罰,但也要給孩子留足面子。
圝圝陳杳幼兒時與陳杲吵架后,常會一個人跑到房間大哭,一定要等大人去勸說一番才出來。有一次,我在家,故意遲些去勸,然后躡手躡腳地走到房間門口,發現她并沒有哭。原來她在聽大人的腳步聲,調節哭的“進度”。我躡手躡腳地回到樓下,再大模大樣地上樓,聽到陳杳在哭。我推門進去,勸一會兒,陳杳就高興了。陳杳后來說,聽腳步聲,就可判斷是誰上來了。我之所以沒有在陳杳不哭的時候推門進去,是為了避免她讓人發現假哭的尷尬。
圝圝許多家長很在意有用與無用。凡閱讀,喜歡孩子看作文類書籍;凡勞動、學雷鋒,常認為無價值。當前高中普遍開設了通用技術課程,有些家長不認同這門課程,認為其無用;學校要求孩子假期參與社區考察、體驗勞動,有些家長就代勞去蓋個章來應付……這些做法并不妥。
圝圝教育是復雜的系統工程,對一些綜合性的課程,很難分清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無用的。比如說讀報紙,很多人都覺得沒用,而陳杳與陳杲正是通過讀報紙,拓展了知識面,并從中獲得對社會的認識。
圝圝教育不能有太多的功利性,如果為了名聲而拔苗助長,并不可取;但如果有了特別的契機,那就要把握機會。
圝圝家長需要與孩子訂一些規則,但規則不能太多。孩子畢竟是孩子,規則太多不容易記住。幼兒期時,孩子相對順從些,盡管如此,家長也要對孩子多一些商量的口氣。從小學高年級段開始,家長如果還希望強加控制,孩子往往就會反抗。對孩子的教育,以中度要求為好,這樣既不至于太寬松而滋生壞習慣,也不至于太嚴格而留下痛苦的印記。
圝圝我家的家庭教育,總體是寬松的。陳杳與陳杲非常自由地玩,一般我都少有干涉。兩個孩子的學習分數,我基本上不在乎。考試了,我會鼓勵一下;分數出來了,我先聽聽他們自己的評價,之后也基本上只是鼓勵一下。
圝圝一直以來,我把家庭教育看作自己的重要職責,給了陳杳與陳杲更多的愛。
圝圝我妻子是小學語文教師,與普通的媽媽相比,她多了一份教育的理性。兩個孩子出生后,妻子請假三年,給了孩子更多的愛。1998年9月,我妻子調到瑞安實驗小學任教,為了有更多的時間與孩子在一起,我們在離瑞安實驗小學不到200米的地方買了房子,便于妻子上班,客觀上也使兩個孩子有更多的時間與媽媽在一起。我妻子曾被評為溫州市優秀班主任,但考慮到要有更多的時間給兩個孩子,妻子一直沒有參評副高職稱。
圝圝從親情的視角,孩子的生長也非常需要祖輩的參與。相比于父母,祖輩對孫輩的愛更加包容,親情味更濃。兩個孩子出生后,我父母從農村來到我家,一直到陳杲考上大學,我們都住在一起。兩個孩子嬰幼兒時,我家庭教育經驗不豐富,有時可能會對兩個孩子過于嚴格,我父母正好可以中和一下,常使我們的家教更有彈性而多了份親情。
(注:陳錢林,杭州師范大學附屬學校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