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分娩的四個產程 順產 第一產程——從臨產至宮口開全(10厘米),可分為兩個階段:潛伏期和活躍期。潛伏期:宮縮逐漸加強,宮頸管消失至宮口開大到4厘米。該期間持續時間不定,一般需要5~85個小時。如果產婦的第一產程超過20小時,則被認為是異常。活躍期:宮口開4厘米至開全,先露部進入中骨盆。此期產婦約持續5小時,宮頸擴張12厘米/小時。當先露部進入骨盆后,產婦開始感到有向下屏氣的迫切要求,然而,當宮頸未開全時應避免向下屏氣。以防宮頸撕裂和浪費體力。準爸爸小提醒此時家人的陪伴和鼓勵至關重要,對于疼痛不明顯的準媽媽要多鼓勵、多表揚,一起堅定自然分娩的信心,讓準媽媽按時進食,以保證充沛體力。對比較脆弱的準媽媽,則要多安慰,不要表現出絲毫的厭煩情緒,盡可能留在身邊。 第二產程——從宮口開全到胎兒娩出。產婦平均約持續2小時,如進行硬膜外麻醉,時間可能延長。此時,產婦會感覺宮縮痛減輕,但在宮縮時會有不由自主的排便感,這是胎頭壓迫直腸引起的。自然分娩時,在宮縮的同時學會正確屏氣向下用力,調動腹直肌和肛提肌的力量幫助胎兒順利娩出。宮縮間歇時停止用力,抓緊休息。當胎頭即將娩出時要張嘴哈氣,避免用力過猛使胎頭娩出過快,造成會陰撕裂。 此時醫生在陰道檢查以明確胎位,指導產婦在每次宮縮時配合用力屏氣,使胎頭逐漸下降,經過盆腔,逐漸擴張陰道口。宮縮時,接生者用左手掌覆于胎頭上控制胎頭的進展速度。右手手指彎曲保護會陰部,協助胎兒娩出,接生者對胎頭娩出速度的控制是分娩安全的關鍵。 當胎頭娩出后,胎體旋轉,雙肩處于出口前后徑位置,輕壓胎頭,前肩自恥骨弓下娩出。胎頭略抬高,后肩從會陰處娩出,最后胎體相繼娩出。助產士清理新生兒的呼吸道,吸盡口、鼻、咽的黏液和羊水,刺激新生兒的腳心,您就能聽見寶寶的響亮的第一聲啼哭了。然后進行臍帶處理,最后將新生兒放置于溫暖的嬰兒床或母親懷中。您就能夠看到寶寶的樣子了,很多母親看到寶寶后會有些失望,這個血糊糊,黏糊糊的小東西和自己想象中的寶寶的樣子完全不一樣!別忘了,寶寶剛剛降臨人世,還沒有好好地洗個澡呢,寶寶每天的變化都是很大的。 第三產程——始自胎兒娩出直至胎盤娩出。胎兒娩出后,在1~2次宮縮后胎盤開始剝離,出現少量出血。此時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用力屏氣,協助胎盤娩出。通常在30分鐘內胎盤會完整的娩出,如胎兒娩出后45~60分鐘胎盤仍未娩出,則需徒手剝離。 剝離后醫生會檢查胎盤是否完整,因為胎盤組織殘留宮腔會引起產后出血,甚至感染。如胎盤不完整,需探查宮腔。 等到縫合會陰切開傷口后,母親可以和新生兒一起進入產后觀察室。此時就可以開始哺乳了,將寶寶放在懷里,促進與孩子的感情交流。觀察產婦出血,血壓及一般情況約1小時后可以轉到普通病房。 第四產程——胎盤娩出至產后4小時。多數并發癥在此期發生,需嚴密觀察 筆者是晚上9點左右突然陣痛的,好像還聽到哪兒響了一聲,和LG開玩笑:骨盆裂了吧?隨后每隔幾分鐘就開始疼,后打車去了醫院,一路上還欣賞著夜色。 10點左右到了急診室,醫生馬上幫我檢查,已經開到3指了,自己去的待產室,在那里又過了2個多小時開到了8指,想大便的感覺一陣比一陣強烈,到了產房,自己爬上產床,護士為我消毒,打麻藥,并給我剪了一口子,好痛啊!!比陣痛還厲害的。寶寶出來后,看到孩子的那一剎那,我哭了,覺得做媽媽真不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