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的招安夢和悲劇
曙 光
史上確有宋江其人,及其聚義和受招安之事。不同的是,歷史上宋江是被官兵打敗后迫不得已而招安。小說中是宋江在二勝童貫、三捉高俅的勝利姿態(tài)下主動招安的,其醉酒填詞可見一斑:日月常懸忠烈膽,風(fēng)塵障卻奸邪目。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相同的是,無論是歷史還是小說,宋江都被皇帝弄死了。即統(tǒng)治者對農(nóng)民起義軍終懷二心,玩弄招安和“剿殺”兩手準(zhǔn)備。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封建統(tǒng)治者慣用伎倆天下盡知。
中國古典小說受史傳影響,多以正史為線,糅合野史、雜記和民間傳說做其基本寫法。如《紅樓夢》、《三國演義》等,連神話小說《封神榜》,也以史實為背景?!端疂G傳》細(xì)節(jié)大都為虛構(gòu),但史書所載之“宋江起義”卻為其本源。小說的魅力就在于此。它不同于空穴來風(fēng)、風(fēng)靡一時和勢成過眼云煙的穿越、架空和科幻作品,這也是它長盛不衰,成為中國四大名著的根本原因?!端疂G傳》主要反映北宋末年的政治情況,宋徽欽二帝雖精通文藝,但政治上昏庸無能,天下失政,奸臣當(dāng)?shù)溃斄T乏,民不聊生,群豪并起,以至內(nèi)憂外患。它既抨擊了封建統(tǒng)治下的政府及其貪官污吏,又揭露了作為統(tǒng)治階級專政工具的刑獄和軍隊的酷虐。在中國古代文學(xué)史上,著名史學(xué)家金圣嘆就譽之為“無美不歸于綠林,無惡不歸于朝廷”,是歌頌被壓迫階級的反抗斗爭的佳作,非常集中、強烈、突出地表達(dá)了封建社會農(nóng)民的民主性和革命性要求,是官逼民反的典型。小說中諸多性格明顯的英雄好漢和故事情節(jié),早已成為膾炙人口的話題。
悲劇的宋江,無疑是《水滸傳》的核心和靈魂人物。沒有宋江,就沒有流傳久遠(yuǎn)的水泊梁山故事,即成也宋江,敗也宋江。宋江的造反生涯,成也忠義,敗也愚忠。對宋江的評價歷來褒貶不一:有謂之農(nóng)民起義的杰出領(lǐng)袖;有歌頌他為大義凜然、智勇雙全的綠林豪杰;有貶低他是“剿殺”農(nóng)民起義的劊子手;有說是革命者;有說是投降派;有人罵他是陰險狡詐的賊首……無疑體現(xiàn)了《水滸傳》作者施耐庵高超的藝術(shù)手法,把宋江表現(xiàn)得如此豐滿、如此生動,將其革命性、軟弱性和愚忠交織在一起,最終被招安,出賣了農(nóng)民起義成果。但施耐庵畢竟離不開所處的歷史環(huán)境,畢竟沒有毛主席那樣的雄才大略和洞察力,也難有連聚義起事都不敢的當(dāng)今一些只會網(wǎng)上坐而批投降派者的想象力和辯才。
宋江原是山東省鄆城縣一個小小押司,即經(jīng)辦案牘等事之小吏。在江湖上有兩個綽號,一曰“及時雨”,意味“及時雨全部送到江里去了”——可江里缺水嗎?二曰“呼保義”,似可理解為“宋江呼喊保護大義”。就是說,其不過是喊喊口號。他仗義疏財,救危濟困,樂交天下好漢,深受周邊群眾喜歡,在江湖上久負(fù)盛名。他敢于擔(dān)當(dāng)“血海似”的干系,為朋友兩肋插刀,如替晁蓋通風(fēng)報信;敢于冒著生命危險,孤身千里探父親;敢于拒絕江湖好漢的救助,心甘情愿赴江州伏法;敢于在反對意見異常尖銳的情況下,有條不紊地推進自己的招安事業(yè);敢于在朝廷最需要的時候,帶領(lǐng)梁山好漢出生入死、南征北戰(zhàn);敢于在遼國利誘下、兄弟反對下、貪官毒害下,依然堅持對宋朝忠心耿耿。但也有殘暴的一面,臨終都要親自毒死忠誠于他的李逵,為哄好漢上山,不惜將人逼上絕路。也有不坦誠的地方,他明明想通過接近李師師而實現(xiàn)招安夢,卻假裝去東京看燈。但這個又矮又黑的小押司,偏偏就成了梁山一百零八將中的老大,眾好漢還就真服他!哪怕為之拋頭顱、灑熱血都無怨無悔。
宋江是逼不得已才上梁山的,并非其自覺自愿。宋江在鄆城縣錯手殺了人,為逃避官司,躲到小旋風(fēng)柴進府下。聽聞父親病危,回鄉(xiāng)省親,被官人帶走,至江州伏法。途中,被好漢相救,勸他到梁山入伙,宋江卻說,“你們殺了公人,救我上山,倒將我置于不忠不孝之地。弟兄們?nèi)羰钦娴目蓱z宋江,就讓我宋江先去江州牢城服罪。期滿回來,再與你們相會?!苯?jīng)好漢再三相勸,他才勉強同意上山看看。晁蓋也勸他,他便說“兄長休題!老父在堂,宋江不曾孝敬一日,如何敢違了他的教訓(xùn)?如何敢連累他?如果我上逆天理,下違父教,做了不忠不孝的人,雖生何益?如眾好漢不放宋江下山,宋江情愿乞死!”直到在江州潯陽樓題了反詩,被梁中書問斬,好漢們拼命救了出來,宋江無路可走了,這時才同意上梁山入伙。
一旦上了山,宋江的招安思想便表現(xiàn)出來了。當(dāng)好漢們設(shè)計把徐寧騙上山,宋江執(zhí)杯向前陪罪說:“宋江暫居水泊,專待朝廷招安。萬望觀察憐此真情,一同替天行道?!?/span>晁蓋一死,宋江就做了老大。把晁蓋的聚義廳改為忠義堂,大力推行招安路線。城墻上祭起了“替天行道”大旗,這是梁山好漢的政治綱領(lǐng)和行動指南,是左右梁山人馬靈魂的政治旗幟。組織上,它是凝聚力量,團結(jié)骨干,使其“同心合意,同氣相從”的黏合劑;政治上,它是確定梁山運動方向、斗爭性質(zhì)和造反目標(biāo)的指路燈。替天行道表現(xiàn)在政治上便是除暴安良、殺貪懲奸。正如毛主席評價一樣:只反貪官,不反皇帝。凡是朝廷命官到了梁山,宋江首先是喝退左右,執(zhí)酒陪罪,向其表露招安思想,特別是對些官大的人,例如:坐了第二把交椅的盧俊義、大將軍呼延灼、大刀關(guān)勝等。乞求招安的急切心情,昭然若揭。宋江有政治頭腦,會走上層路線。李逹、魯智深、武松、林沖、三阮、吳用是反對招安的。但他們終究義氣占在上風(fēng),沒有做頑強的抵抗。
朝廷害怕綠林好漢做大,派軍來剿殺。在第三次打敗高俅之后,水軍捉了這個與梁山好漢不共戴天的敵人。書中這樣寫到:大吹大擂,會集大小頭領(lǐng),都來與高太尉相見。各施禮罷,宋江執(zhí)盞擎杯,吳用、公孫勝執(zhí)瓶捧案,盧俊義等侍立相待。宋江乃言道:“文面小吏,安敢反逆圣朝!奈緣積累罪犯,逼得如此。二次雖奉天恩,中間委曲弊,難以屢陳。萬望太尉慈憫,救拔深陷之人,得瞻天日,刻骨銘心,誓死圖報?!?/span>這時的宋江簡直就是一個奴顏婢膝的奴才!他的階級屬性與高俅別無二致了。毛主席晚年評價宋江:宋江投降,修正主義,把晁蓋的聚義廳改為忠義堂,讓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爭,是地主階級內(nèi)部這一派反對那一派的斗爭。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臘。真是一語中的啊。
招安之后,為了建功立業(yè),對皇帝表忠心,宋江主動率領(lǐng)眾好漢滅遼國、殺王慶、平田虎,節(jié)節(jié)勝利。但由于奸臣當(dāng)?shù)?,皇帝昏庸,并沒有得到重視。宋江還不死心,聽說方臘在江南造反后,因“人馬久閑,屯扎不宜”,又主動征戰(zhàn)。方臘領(lǐng)導(dǎo)的也是一支強勁的農(nóng)民起義隊伍,宋江此舉自覺地當(dāng)上了萬惡不赦的封建統(tǒng)治階級鷹犬的角色。在宋江義軍和朝廷軍派的圍剿下,方臘全軍覆沒。宋江義軍也損兵折將,八死九傷。中國歷史最可悲的還不是受了壓迫不反抗,而是受壓迫的小人物自相殘殺,而達(dá)貴者自得其樂,坐收漁翁之利。這種流毒,于今甚烈。比如,殺小孩事件,城管與小商販火并,壓力太大報復(fù)社會傷及無辜,革命派內(nèi)部無原則的死掐等等。
宋江的招安夢實現(xiàn)了,但眾好漢則是死傷連綿,凄凄慘慘,活著多半也退隱江湖了,只有個別落得了好下場。而宋江自己也被毒死了,他即便是死,也擔(dān)心李逵會造反,因而將他一起毒死了,其忠心可昭日月。但這種愚忠至死的下場也昭告后世,類似不聽話的“亂邦”,無奈揭簾的“子羊”,政治弱智華“侏儒”和徒有虛名的葉“呂端”等,均不過是重演了當(dāng)代宋押司的悲劇;即便一些批穿西服的宋江者,也不過是在毛主席和評《水滸》理論的啟發(fā)和引導(dǎo)下,大炒歷史舊飯,終好網(wǎng)上論道而不敢深入反皇帝的實際罷了??膳逻€不止是宋江,而是李逵們。這個歷史教訓(xùn),后人應(yīng)當(dāng)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