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孩子叫別人家女兒。人家女兒整天吃了睡睡了吃,我家兒子一放下就哭,哭就哭會兒吧,可是歇斯底里嚎了半小時都不肯停;人家女兒坐在那一玩就兩三個小時,我家兒子一刻不停、簡直像打了興奮劑一樣;可是盡管他這么鬧哄哄,居然也會脆弱得一塌糊涂,“媽媽媽媽”的喊不停……
男孩有多難帶,每個生了兒子的父母都有一把辛酸淚……
不過,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就會對男孩有更多的寬容!
兒子女兒為什么差別那么大?
因為你可能不知道,在他們還是6周大的胚胎時,就有了自己性別特定的大腦結構和形態(tài),他們是按照完全不同的軌跡思考噠。
男孩腦干中有更多的脊髓液,血液中的多巴胺含量比女孩更多,這使他們體力更出色,精力更旺盛。
●所以男孩總是有使不完的勁,上躥下跳,你得24小時跟在他后面。他們潛在的荷爾蒙的攻擊性轉化成了動作性的游戲、競爭性與領袖欲。而女孩則可以安靜地坐在那玩上很久。
●對于聲音,女寶寶的敏感度高太多,女寶寶所聽到的噪聲量是男寶寶的兩倍。所以對于噪聲,男寶寶不會有女寶寶的煩躁和不舒適。
在了解了男孩之后,要更有耐心的給予他們更適切的教養(yǎng)。
有些男孩他們不是變成班上的英雄,就是變成十足的搗蛋鬼。這些男孩其實具有領導力潛能,如果老師和家長能夠和這種男孩成為朋友,引導他們的精力往好的方面發(fā)展,他在學校就會表現優(yōu)異。如果忽略甚至否定這個男孩,那么他的自尊心可能就會建立在攻擊成人上,許多問題也接踵而至。
運動無疑是讓男孩釋放過剩的精力的好辦法,運動還能給男孩帶來很大好處,例如歸屬感、促進健康、增強自信。
男孩較之女孩落后的語言能力,是很多家長比較發(fā)愁的。據神經學家醫(yī)生的研究發(fā)現,想要避免孩子發(fā)生學習和語言問題,可以采取許多方法加以協(xié)助。只要孩子在正確的年齡開始學習,大腦就會有非常好的反應。
從嬰兒時期,就可以循序漸進的教他說話、念書給他們聽、把握機會對他們解釋周遭事物。
在上學問題上,很多科學家認為,男孩不適宜過早上學。因為男孩的大腦發(fā)育比女孩慢了6~12個月,其中所謂的精細動作協(xié)調發(fā)展的尤其遲緩,這是因為他們仍然處于粗略動作協(xié)調的發(fā)展階段,手臂、腿部和身體肌肉的神經還在發(fā)育,總會忍不住想要動一動身體,因此無法安靜坐好,在粗略動作協(xié)調發(fā)展完成之后,他們才會開始學習精細動作協(xié)調技巧。
舊有的觀念讓大人對待男孩通常比較嚴厲,更喜歡擁抱女孩,較少和男孩親昵,甚至經常因為調皮而打男孩。
而男孩其實需要更多的溫柔、笑容以及身體的親密接觸,尤其是在他們0~6歲的啟蒙階段。男孩需要學習的第一堂課更是親密。
男孩從媽媽的身上學習愛人,他們將媽媽視為第一個親密和愛的典范與對象,媽媽在教導和談話時展現的樂趣,有助于男孩的大腦發(fā)展語言功能,也能讓他更容易與人相處。
除了媽媽的貼身愛護之外,很多研究顯示孩子和爸爸玩耍的方式更有活力。得到爸爸疼愛,經常和爸爸一起玩的男孩,和其他男性的相處也更從容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