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平涼這些特色美食,
吃貨們默默地補課去吧!
作為一枚吃貨,你知道平涼的這些讓人流哈喇子的美食嗎?如果不知道,你還對得起“吃貨”這倆字嗎?看完后,“吃貨”們,咱們一起默默地補課去吧。
◆ ◆ ◆
涇川罐罐蒸饃
這種上大下小形似小罐的饅頭色白如雪,皮薄如紙,熱柔冷酥,醇香味長,含水量少,長存不餿。相傳涇川罐罐蒸饃在清康熙年間清圣祖愛新覺羅玄燁(即康熙)過涇川品嘗后贊曰:“天下扶麥之麥在涇川矣!。并定涇川罐罐蒸饃為貢品,歲歲朝貢。
涇川火燒子
火燒子是涇川獨有的特產,是將上等麥面和好,每斤面加大油二兩,揪成劑子搟圓,擦上大油,再將面拉開卷起,卷起拉開,揉圓,放入蔥花、大油、調料包好壓扁,入鏊,約半小時即成,還有的包上糖餡,如法制作而成。小碟盛一個,筷子一夾,油淌,糊了嘴與臉,咬一口,已是滿嘴油與蔥花香味,但不膩,燙的不好嚼,如吃炭火般,香味料味在熱中燙中不斷強化,是攝取香味熱量的最佳創造。
平涼漏漏涼粉
如果說把涼粉切成條不容易入味,那么這個漏漏涼粉呢?好吧,我相信你看到這個得時候在吞咽口水,只記得這個涼粉的調味料種類超多啊把涼粉切成條不容易入味,那么這個漏漏涼粉呢?好吧,我相信你看到這個得時候在吞咽口水。
靈臺酸湯面
靈臺酸湯面亦稱“細長面”,以細、香、柔、長著名,是靈臺傳統的地方名優面食,也是招待親朋客人的上等飯。它柔軟耐嚼,湯香撲鼻,做法精細,獨具一格。酸湯面一是面細而長,二是湯酸而辣。食用時,前鍋下面,后鍋氽湯,擺幾個小菜,邊下邊吃,先細、后中、再寬,盛面湯多面少,每碗只是兩三口,三種面都得嘗到。講究“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九品兼備方為上品,歸結為一句話:柔嫩勁道,湯香撲鼻。當你胃口不是很好的時候,絕對需要一碗酸湯面!記住辣椒自己加啊。
饸烙面
饸烙面幾乎成為平涼小吃的名片,說起平涼小吃,首先浮入你腦海的應該就是土暖鍋、饸烙面吧?這就是傳說中的土暖鍋!
血條湯
血條湯,紅白事的小飯基本上就是血條湯泡饃。此湯是用新鮮動物血和面壓成面條,煮熟后撈在類似于“哨子面”的湯中,不同的是這個湯中的豆腐是切成條狀,一般來說必備香菜。
花花面
花花面,平涼特色食品,尤以涇川縣最為有名。花花面主要由高粱面炮制而成,入口順滑,各位請看,面條兩邊是白的,中間是紅的,色彩搭配得天然和諧,包你吃得飯量大增,吃相由雅還俗。
苜蓿饃
苜蓿饃,相信這個東西就有人沒吃過,將鮮嫩紫苜蓿與面粉和勻做成饅頭,有苜蓿的香味,更重要的是饅頭吃起來更松軟,口感更好!至于營養價值神馬的咱這里就不扯那么遠啦!
爐齒饃
看看像神馬?沒錯,像爐齒子,所以叫做爐齒饃,不過現在有錢不一定還能買到。
洋芋攪團
洋芋攪團是用平涼當地生產的洋芋精制而成。先把洋芋用清水煮熟,剝去粗皮,晾在案上,待僅存余溫時,便倒進特制的木槽或石臼之中,先用木棰慢慢地砸揉,到洋芋成糊狀時再舉棰猛砸,直至成為一團瑩瑩放光、韌柔如膠的模樣即可食用。分熱食、冷食兩種食用法。熱食,放入酸菜漿水中略煮,連同酸菜漿水盛碗后調以鹽、油潑辣子即食;冷食,盛入熗煮的融醋、油潑蒜、辣子為一體的醋湯中入碗即食。
平涼釀皮
不同于周圍陜西和甘肅各縣市的釀皮,風格、風味自成一體,調料中充滿了芥末香,大家都熟悉,最愛吃的還是那個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