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凌晨4:45,SpaceX的重型獵鷹火箭首次發射成功了!它不僅裝著埃隆·馬克斯的紅色特拉斯跑車成功完成首飛,還成功收回了兩枚助推火箭!這意味著,我們距離向火星移民又進了一步。
這件事的主導者埃隆·馬克再一次成為了世界的聚焦點,他的一生是那種可以被寫進小說、搬上銀幕的傳奇人生。在這本《硅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的冒險人生》里,我們可以看到他獨特的性格和永不知足的企圖心,以及在事業、婚姻和情感上遭遇困境時的強大力量。
本文選自中信書院好書快聽欄目。好書快聽旨在用最短的時間,讓你吸收一本書的精華。本期分享的書是《硅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的冒險人生》。
《硅谷鋼鐵俠》
阿什利·萬斯 著
2016年3月
購買請點擊封面
說到鋼鐵俠,我們首先想到的應該是托尼·史塔克主演的電影。在電影里,鋼鐵俠是武器制造企業的CEO、物理學家、工程師,同時也是天才發明家。而在我們現實的生活里,也存在這樣一個如同被電影神化的人物,那就是這本書的主角——埃隆·馬斯克。你可能知道他是特斯拉的老板,夢想是移民去火星。但是你知道嗎,為此他竟然真的自己造起了火箭,而且還真讓他成功了。這個人的人生簡直像是開了掛,傳奇兩個字都難以形容。
本書結構
第一部分,講的是埃隆馬斯克的成長環境和生活狀態;
第二部分,介紹了埃隆馬斯克創業發家史,要知道他背后的產業可是包括了paypal、特斯拉、太陽城、SpaceX;
第三部分,是埃隆馬斯克對未來的規劃。
埃隆·馬斯克的成長和生活狀態
首先來看一下他的出身,埃隆馬斯克出生在南非一個富裕的白人家庭,父親和外祖父各有一架私人飛機,家庭成員每年都會出去旅行一次。這讓他從小就很有探險精神。因為喜歡思考,常常自己陷入沉思中,對周遭發生的一切沒反應,醫生以為他聽力有問題,還因此切掉了他的扁桃體。他喜歡讀書且過目不忘,長大拿到沃頓商學院經濟和物理雙學位,之后去斯坦福大學讀博士。在看到了互聯網的商機之后,他毅然辭職,投入創業大軍的行業。
有人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是比你聰明的人卻比你還要努力。他創立第一家公司時,每天就睡在電腦旁邊,醒了就繼續敲代碼,每周工作時間超過100個小時。據統計,美國人平均一年坐4次飛機,而2013年全年,馬斯克一個人就飛行了185次。他每年都會用表格列出自己這一年里每周飛行了多長時間,評估一下自己是不是有點兒忙過頭了。
馬斯克的日常是這樣的:周日下午和五個孩子一起飛回洛杉磯。當天晚上他自己再飛到紐約,睡一覺起來之后,周一他會參加電視臺的脫口秀節目、開會、發郵件。周二早晨,他要飛回洛杉磯去SpaceX上班。周二下午,他飛往圣何塞去特斯拉工廠。當晚,再飛往華盛頓和奧巴馬總統見面。周三晚上飛回洛杉磯,在SpaceX工作幾天。然后再去黃石公園,參加谷歌董事長埃里克·施密特主持的一個周末會議。如果不是這么嚴格要求自己,他可能不會取得現在的成就了。
2
馬斯克的創業發家史
通常來說,這個世界可以分為兩類創業者,普通創業者和大神級創業者。普通創業者決定做創業這件事情要考慮有沒有風口,能不能融資,好不好變現。但像埃隆·馬斯克這樣大神級別的創業家,他只會關注這件事能不能改變世界。
早在1995年,馬斯克開始第一次創業,他和自己的弟弟一起創辦了一個網站叫Zip2。這是一個公司黃頁的網站,類似最早的阿里巴巴。1999年,馬斯克賣掉了這家公司,賺到了2200萬美金。他拿這筆錢繼續創業,創辦了X.com,這個網站后來跟Paypal合并了。再后來,Paypal被當時很牛的電商eBay收購了,賣了15億美元,馬斯克得到了1.65億美元的股份。
這時候,馬斯克開始反思小時候關于火箭飛船和太空旅行的夢想,他認為這是比設計互聯服務更加偉大的使命。他對火星很感興趣,就登陸了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官網,想查一查登陸火星的計劃,卻發現NASA對此什么計劃和安排都沒有,一點兒都沒有!
當時是2002年,距離美國宇航員登陸月球已經30多年了。他覺得這樣不行,一定要想辦法把人類送上火星,征服火星成了他這個階段的夢想。為了這個,他成立了一家公司,叫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
當時,美國最便宜的火箭造價6500萬美元,如果要兩枚,那就要1.3億美元——相當于要花掉馬斯克之前賣掉PayPal得來的1.65億中的大部分。他又想到去俄羅斯買火箭,但是也要800萬美元一枚,而且對方沒什么誠意,只想從他這個互聯網大亨身上狠狠敲一筆。
一般人努力到這個份兒上,也就差不多了,但馬斯克沒有停在這里。他做了一個嚇人的決定:自己造火箭!請注意,那可是火箭,不是汽車,不是高鐵,不是飛機,是火箭!這種事情難道不都是一個國家舉全國之力才能干成的嗎?但是馬斯克就這么決定了,自己干!他用了幾個月的時間研究航天工業,研究背后的物理原理,努力學習關于太空的一切知識,在這個過程中他覺得自己制造的火箭完全可以比俄羅斯人賣的更便宜。為了研究這件事靠不靠譜,馬斯克召集了一個團隊,其中包括了美國航天界的各路人才,得出的結論是:理論上來說,用低成本制造火箭并沒有什么問題。
就在忙著建造火箭的大計劃的同時,馬斯克還張羅了另外好幾攤子事情。在這期間他遇到了電動汽車狂熱者斯特勞貝爾,兩人一拍即合,創建了特斯拉汽車。這還不夠,他還和自己的表兄弟一起做了一個叫作“太陽城”的清潔能源項目。太陽城用太陽能發電,通過這樣的清潔能源保證地球不被人類的能源需求榨干。
就在一切看上去都順風順水的時候,馬斯克開始經歷他人生中最艱難的一段時間。他命名的火箭“獵鷹1號”,到2008年為止,連續三次在進入軌道前爆炸。書中寫到,據馬斯克后來回憶,這三次發射已經基本耗光了他的家底,再有失誤,他的太空夢就得告吹了。所以,馬斯克不得不從特斯拉給SpaceX借錢,維持運轉。但特斯拉當時情況也不樂觀,他低估了汽車生產的困難和成本,結果是成本高過定價,即便最后把定價提高了,消費者都很憤怒,實際上他還是賠錢在賣車。
當時很多人猜測馬斯克可能會破產。直到2008年9月第四次發射,獵鷹1號成功進入軌道,事情才有了轉機。SpaceX成為了國際空間站的供應商,也因此收到了16億美元的款項,作為國際空間站提供12次運輸的費用。特斯拉的情況也慢慢好轉,2010年特斯拉在納斯達克上市,開盤當天馬斯克就賺回了6.3億美元。
火箭發射成功,成本果然比跟俄羅斯人買要低,而且還低不少,足足少了75%。可是馬斯克呢,他沒有躺在功勞簿上停止對人類未來的擔憂。他的終極目標是把人類變成一種跨越行星的物種。這個想法在很多人看來很愚蠢,但對馬斯克來說,這就是他存在的理由。人們常說,天才和瘋子只有一線之隔。這本書里,作者對他的采訪中多次談到馬斯克的思維方式與常人不同——他遵從“第一原理”,也就是剝開事物的表面,從本質入手。
這樣的思維差異,可能決定了馬斯克是個不好相處的人。作者采訪的眾多相關人士里,他對待員工的方式,似乎在強調他是個徹頭徹尾的“暴君”:那些在電子郵件里犯語法錯誤的營銷人員會被要求直接走人,還有,如果最近沒有做出令人稱道的成績,也得走人。特斯拉陷入危機的時候,他要求員工在周六周日也必須努力工作,睡在桌子底下,直到項目完成。有員工表示不滿,希望能有時間陪陪家人,馬斯克就會說:“我們破產后,你會有更多時間陪家人的?!?/p>
有一次,一個員工因為孩子出生,錯過了公司的一場活動,馬斯克在郵件里把他罵得狗血淋頭,他說:“我們正在改變世界、改變歷史,如果你不打算全力以赴,那你就別干了。”如果有人告訴馬斯克,他的要求是無法實現的,比如預算實在降不下來,或者在截止日期前無法造出某個部件,他就會說:“好吧,這個項目與你無關了,從現在開始我是這個項目的 CEO。在擔任兩家 CEO 的同時,你的工作也由我來做,但我可以完成?!备膳碌氖牵粌H僅是說說而已!每次他解雇了某個人,都會接替那個人的工作,最后,無論是什么項目,他都能完成!
如果說馬斯克對待同事與員工苛刻,那在對待家人、對待自己上是不是會有所不同,答案是毫無可能。馬斯克把工作看得比自己和一切人類情感都重要。只能說,世界上的工作狂很多,但是像馬斯克這個級別的工作狂,真的不多。不過他付出的一切也的確有回報,從2012年起,馬斯克的公司開始對競爭者形成了真正的威脅,想要逐一打敗太陽城、特斯拉或SpaceX變得更加困難。馬斯克的明星力量開始顯現,對三家公司的影響巨大。特斯拉的股價暴漲時,太陽城的股價也會同時上漲。SpaceX成功發射之后,情況更是如此。目前,SpaceX 成為航空航天業最穩定的運營商,特斯拉已經是全球最酷最暢銷的純電動豪華汽車,太陽城是最大的消費者商用太陽能電池板安裝供應商。最近,馬斯克又發布了新計劃,2024年要在火星上建造基地。
3
馬斯克對未來的規劃
馬斯克對自己產業的未來十分樂觀。關于特斯拉,他和員工都希望能夠重新設計特斯拉在帕洛阿爾托的總部。根據目前的增長率來看,太陽城將實現它的承諾,成為一家大型公用事業公司以及太陽能市場的領軍企業。
雖然還沒有詳細的火星計劃,但馬斯克說,在2025年,SpaceX應該能夠造好一臺推進器和一艘宇宙飛船,能夠把很多人和貨物送上火星。他打算把坐飛船去火星的費用控制在人均一百萬美元或50萬美元,在火星上建立一個自給自足的殖民地,之后人們會把自己在地球上的財產變賣后搬到火星上去,就像過去人們移民到美國那樣,搬家到火星,在那兒找到工作,然后一切步入正軌。解決了交通運輸問題,那么在那兒建造一個可以居住的密封透明溫室也不再是難事。
對于許多SpaceX員工來說,何時能看到他們真正的勞動回報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問題。盡管SpaceX員工薪酬不算低,但也絕對不算很高,他們當中很多人都盼望著公司上市的那一天,這樣他們便可以通過出賣股票賺錢。但馬斯克并不打算在近期內進行IPO,原因很簡單,要向投資人講明白火星計劃是件很困難的事情,因為移民火星或其他星球沒有現成的商業模式可循。
除了這些之外,馬斯克還花了好幾個月構思超級高鐵的想法,想建造一個速度比飛機還快的交通工具。理論上,人們將能夠在大約10分鐘之內穿梭于兩大城市之間。乘客還能夠把汽車開進艙體,到站的時候,他們就可以開著車一起去另一座城市了。而且,他這個超級高鐵的造價,預計才是加州高鐵計劃的十分之一。
總結來說,馬斯克是一個走在世界大部分人前面的人,他敢想常人不敢想的事情,而且一旦做了計劃就會全力以赴去實現它。《硅谷鋼鐵俠》講的就是這樣一個人的故事,他一直無視“世界規則”,卻一直打敗“不可能”,他充滿激情地討論著汽車、太陽能板和電池,讓人忘了它們其實是很冷門的項目。他相信技術,認為技術能夠真正改善人類的生活。即使這些技術早已經讓他名利雙收,他也依然馬不停蹄,當你聽到這段話的時候,馬斯克和SpaceX很可能已經成功地使一枚火箭降落在海上平臺,或是佛羅里達的發射臺;特斯拉可能又發布了新款汽車的特殊功能;馬斯克也許已經正式向谷歌資料中心研發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