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陶長公主劉嫖,是漢景帝的同胞姐姐,因姐弟之間從小來昵慣了,漢景帝即位之后,她仍經常出入宮闈。竇太后的寵愛,景帝的縱容,使這位長公主在漢宮中成為一個不可小視的人物。
她工于政治心計,將女兒陳阿嬌作為政治籌碼。她先是想把女兒許配給栗姬的兒子栗太子劉榮,但因她經常向漢景帝獻美女而與栗姬矛盾甚深,此議被栗姬嚴詞拒絕。劉嫖大為憤怒,對栗姬表示“你以為當太子的一定能成為皇帝嗎?”表現出欲推翻劉榮的傾向。此時,景帝的另外一個妃子王娡主動提出聯姻,給了館陶公主一個臺階下。后來長公主的女兒陳嬌被許配給膠東王劉徹(也就是后來的漢武帝)為妃。劉嫖因此也積極活動,最終推翻劉榮,使劉徹成為太子。同漢武帝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陳阿嬌,成年后做了太子妃,繼而又正位中宮。陳阿嬌是太皇太后的外孫女兒,母親館陶長公主又是輔立太子劉徹的有功之人,再加上陳阿嬌嬌艷無比,所以非常受寵。 這時的館陶長公主已由皇帝加了封號,跟從竇太后的姓尊稱為竇太主了。
后來武帝寵幸其姊平陽公主府中的歌女衛子夫,此事讓陳皇后非常妒嫉,憤怒之下殺害了不少人。而她又沒有子嗣,花費九千萬求醫仍然無法懷孕,衛子夫卻有了身孕。最后她只好求助巫術,但事情被武帝發覺后,終于被廢。當時館陶公主十分不滿,多次向平陽公主抱怨,起初是因為她的幫助才讓武帝能登上皇帝寶座,如今卻棄她女兒不顧;而平陽公主也只是冷淡的表示,還不就是因為陳皇后不能生育的關系。從此她在宮中的地位也就大為降低了。
竇太主的丈夫陳午過世后,她已是個五十多歲的婦人,寡居在家。此時,她迷戀上一位叫董偃的美少年。董偃的母親本是賣珠人,他從十三歲起就常與母親出入竇太主家,當時旁人都稱他長相俊美,于是竇太主召見他,并且從此將他養在府里,供他讀書,并讓他學習各種才藝。董偃到十八歲時,在外做竇太主的隨從,回府里則是她的內侍。董偃生性溫柔和善,再加上竇太主的關系,因此許多人都接見他,稱他“董君”。后來有個安陵爰叔告訴他,私侍太主是有罪的,而董偃自己也很擔心這件事,便獻計要董偃建議太主向武帝獻上長門園做為離宮。果然武帝為此相當高興,將此園命名“長門宮”,而太主也樂得賜爰叔萬金做為壽禮。
后來爰叔又獻一計給董偃,讓太主稱病不能見武帝。武帝前往探病,太主表達想招待武帝的意愿。等太主病好后,武帝便讓太主安排宴會。等武帝到太主那邊后,太主解下首飾,向武帝下跪謝罪,等武帝讓她起來后,又拉董偃叩拜謝罪。整場宴會上太主與董偃對武帝畢恭畢敬,招待有加,讓武帝非常高興,從此董偃頗受尊寵,常出入宮中參加活動。
東方朔對董偃相當不以為然,認為他私侍公主,敗壞男女風化,又使君王不務正業。武帝從此疏遠董偃,董偃也漸漸不得寵信,在三十歲那年郁郁而終。竇太主在失去董偃后數年才過世,遺言不愿與其夫陳午合葬,而是要求與情夫董偃合葬于霸陵。竇太主的要求,也被認為是往后公主貴人做越禮之事的開始。
館陶縣,位于華北平原南部,河北省南端偏東,始建于西漢初年,已有2200多年的建國歷史。因其城西北七里有陶丘,趙置驛館于其側,故名館陶。春秋時期,館陶是晉國的冠氏邑。《唐會要·公主》“凡公主封有以國名者,鄎國、代國、霍國是也;有以郡名者,平陽、宣陽、東陽是也;有以美名者,太平、安樂、長寧是也。”
館陶的丈夫陳午在女兒被廢至長門宮的第二年去世,謚號夷。長子陳須繼承了堂邑侯之位。館陶去世后,元鼎元年,陳須因在母親服喪期間淫亂,且與兄弟爭財,當死,自殺,堂邑侯爵位自此國除。次子隆慮侯陳蟜因在母親服喪期內犯“禽獸行(亂倫)”之罪,當死,自殺,隆慮侯國除。女兒陳后被廢后死于長門宮,相關的有司連其死于何年都未記錄,以至于史書上只能含糊的以“(堂邑侯隆慮侯國除)后數年,廢后乃薨”蓋過去。館陶和陳午的二男一女,兒子淫亂爭財,女兒行巫蠱詛咒,可見館陶此人并不專注于教育兒女,只顧自己享樂,造成了陳家后來國除的命運。
司馬遷《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元鼎元年,侯須坐母長公主卒,未除服奸,兄弟爭財,當死,自殺,國除。 司馬遷《史記·惠景間候者表》:元鼎元年,侯蟜坐母長公主薨未除服,奸,禽獸行,當死,自殺,國除。
班固《漢書·外戚傳》:明年,堂邑侯午薨,主男須嗣侯。主寡居,私近董偃。十余年,主薨。須坐淫亂,兄弟爭財,當死,自殺,國除。后數年,廢后乃薨,葬霸陵郎官亭東。
劉嫖熱衷權勢,西漢的歷史舞臺上,留名千古的漢武帝劉徹、景帝皇后王娡、武帝 蘇小明飾演館陶公主皇后陳氏、武帝皇后衛子夫。而這一位皇帝和三位皇后,都與館陶公主息息相關,她確實是一個無意間為中國歷史涂了一筆重彩的公主。金屋藏嬌的野史故事,她與董偃“主人翁”的典故,流傳至今,更被人們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