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化學武器是化學武器的一種。它的體內不是直接裝填毒劑,而是將相對無毒或低毒的兩種化學物質,分別裝在彈體內隔墻的兩邊或兩個容器里,在彈丸飛行過程中隔墻破裂或被炸開,彈內兩種化學物質靠彈丸旋轉或攪拌裝置混合,迅速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毒劑。那么,它是怎么發明的呢?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研制出了一種新式的飛航式導彈,但初期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發動機動力太小,飛彈無論是飛行速度還是打擊能力,都不能達到預期效果。于是,他們召集武器專家,經過兩年研究,終于又制造出一種新型發動機,這種發動機功率極大,而且安全、可靠,被安裝在飛航導彈上后,飛行速度大大提高,打擊能力也明顯增強。德國第一次試驗新式飛彈便把目標瞄準了英國首都倫敦,飛彈準確命中多處目標,但不得不面對一個事實,它的破壞力實在太弱,被擊中的目標倫敦不久便在工程兵的努力下恢復運行。一時間,德國媒體一片嘩然,這種飛彈造價十分昂貴,但破壞力竟然這么小,就算德國國防預算再多,也無法承受這樣的武器研制支出啊!
二戰中被轟炸的倫敦城(遠處殘存的建筑為圣保羅大教堂)
德國國防部無法平息國內的置疑聲,不知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這時,化學專家弗里茨·哈伯的一個學生朗斯打了報告,稱如果國防部能給他半年的時間,那么,他就可以解決這種導彈殺傷力問題。這個朗斯是個戰爭狂,據傳兇狠狡詐,只跟了弗里茨不到一年時間,便被弗里茨開除,但不能否認的是,他在化學研究方面確實很有思想也有思路,被弗里茨開除后,他應征入伍,并在武器研制部門就職。國防部看到朗斯的報告,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即批復并先期撥付一大筆研究資金。
朗斯開始了研制,其實,早就打報告之前,他的心中便有了一個極其可怕的想法:人類兵器對峙,殺傷力畢竟是有限的,倘若能夠利用化學氣體,或是液體的毒性散發,那么殺傷力是十分巨大的。新研制的飛彈飛行速度快、安全穩定、命中率高,倘然帶上化學液體或是毒氣爆炸后,打擊重兵集團,那么它瞬間殺傷力是何等之高啊!為此,他開始嘗試為這種飛彈裝填化學毒液,可好長時間也沒有成功,因為普通的化學毒劑裝在炮彈內不僅腐蝕彈體,且自身也會變質,因而平時大量貯存這種毒劑彈是相當危險的,怎么來解決運輸貯存問題呢?他苦苦思索,但是毫無辦法。
一天,朗斯正在圖書館中查閱資料,突然一本自然方面的書出現在他的視野里,看了半天的專業書籍,一點相關知識都沒有查到,他便順手拿這本書看起來,一個小小的故事引起了他的注意。南美洲哥倫比亞森林里有一種氣步甲蟲,這種甲蟲具有一種特殊的本領,能發射液體“炮彈”。原來,這種液體“炮彈”是它的自衛武器,也是一種毒液,當它遇到敵害時便噴射出來傷害敵人,液體噴出時不僅有惡臭味,而且伴有輕輕的射擊聲音,以迷惑、刺激和驚嚇敵害。如果這種液體濺落到人的皮膚上,會產生明顯的灼熱感。科學家對甲蟲進行解剖分析后,發現小甲蟲骨里有3個小室,一個室里儲有苯二醋溶液,另一個室里儲有過氧化氫。這兩個室里的液體如果單獨噴射出來是不起作用的。但是,當兩室的液體進入第三個室后,它們與那里的催化劑有機酶混合發生化學反應,瞬間就會變成溫度高達100℃的毒液,并迅速射噴出來。
氣步甲蟲噴射毒液過程
朗斯看到這個故事后,當即在圖書館中喊了起來,他覺得他希望得到的化學武器不出一個月就會有結果了。回到實驗室后,他立即著手研究,依照甲蟲的體內構造,將兩種或多種能產生毒劑的化學物質(毒劑中間體)分別裝在隔開的容器里,隔開的器具只是一層薄膜,當炮彈發射后,容器薄膜因為瞬間的受力而破裂,使兩種液體在飛彈飛行的過程中很快混合,瞬間生成致命的毒劑以殺傷敵人。由于初期化學物質安全無毒,且不會變質失效,所以不必為生產它建立專門的化工廠,只需在普通民用化工廠生產,便可滿足戰時需要。它的貯存和運輸都很安全,所以能夠快速、穩妥地供應前線。第一次試驗,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幾百只白鼠,短短數秒內全部死亡。德國國防部迅速批量生產這種武器投入前方戰場,至此,二元大規模殺傷的化武便正式出現在戰場上。
以后,使用化學武器作戰的狀況愈演愈烈。據統計,二戰期間,僅侵華日軍對我軍民使用毒劑達2091次,造成9萬多人傷亡。朝鮮戰爭中,據不完全統計,美軍用毒101次。越南戰爭期間,美軍共施毒700余次、13萬余噸,中毒者130多萬人。而且,這些化學毒劑至今仍然嚴重危害著當地的生態環境。最近一次大規模化學戰,是1980年至1988年間的兩伊戰爭,伊拉克與伊朗都先后使用了大量化學武器,而且,神經性毒劑首次被大規模使用。所有這些都證明了化學武器的慘絕人寰和滅絕人性。
裝有二元化學物質的化學彈
1997年4月29日,經過聯合國多個國家多輪磋商,《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終于正式生效了。這是第一部全面禁止、徹底銷毀一整類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并具有嚴格核查機制的國際軍控條約。它標志著人類將結束近百年的化學武器的威脅,開辟一個沒有化學武器的新世界。目前,聯合國呼吁各國在規定的截止日期前銷毀庫存的化學武器,并敦促那些尚未加入公約的國家盡快采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