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皇帝,自己的父親是皇帝,自己的兒子是皇帝,這都是很正常不過的。可在唐朝有一位皇帝,他本人是皇帝,父親是皇帝,弟弟是皇帝,兒子是皇帝,侄兒是皇帝,母親也是皇帝。這樣的皇帝,在歷史上僅有一位,那便是唐中宗李顯。
唐中宗李顯,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684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兩度在位。章懷太子李賢被廢后,被立為皇太子。弘道元年即皇帝位,皇太后武則天臨朝稱制。光宅元年,被廢為廬陵王先后遷于均州、房州等地。圣歷二年召還洛陽復(fù)立為皇太子。神龍元年復(fù)位。
父親:唐高宗李治
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唐朝第三任皇帝,其母為長孫皇后,為嫡三子。貞觀五年封為晉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長子皇太子李承乾與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繼被廢,他才于貞觀十七年被冊立為皇太子,貞觀二十三年即位于長安太極殿,開創(chuàng)了有貞觀遺風(fēng)的永徽之治。
母親:武則天
被稱為武則天或武后,中國歷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認(rèn)的女皇帝。唐高宗時為皇后,尊號為天后,與唐高宗李治并稱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后自立為武周皇帝,705年退位。武周一朝結(jié)束,唐朝復(fù)辟,恢復(fù)以神都為東都。
兒子:唐殤帝李重茂
又稱'唐少帝',唐中宗李顯第四子。圣歷三年,封北海王,后進(jìn)封溫王。景龍四年中宗被毒死后,為韋后所立,而形同傀儡,實權(quán)均屬韋后。李隆基殺韋后,他被廢。景云二年改封襄王。開元二年轉(zhuǎn)為房州刺史。同年七月去世。時年二十歲。謚號殤皇帝。
弟弟:唐睿宗李旦
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則天幼子,唐中宗李顯弟。初封殷墟王,領(lǐng)冀州大都督。他一生兩度登基,三讓天下,在位時間文明元年至載初二年和景云元年至延和元年,共在位8年。公元690年讓位于母后武則天,被封為皇嗣。公元710年再度即位。公元712年禪位于子李隆基,稱太上皇,居五年去世,享年五十五歲,廟號唐睿宗,謚號玄真大圣大興孝皇帝,葬于橋陵。
侄子:唐玄宗李隆基
李顯的弟弟唐睿宗李旦的兒子。公元685年出生在東都洛陽。712年至756年在位。唐隆元年六月庚子日申時,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聯(lián)手發(fā)動“唐隆政變”誅殺韋后。712年李旦禪位于李隆基,后賜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國家的最高統(tǒng)治權(quán)。前期注意撥亂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勵精圖治,他的開元盛世是唐朝的極盛之世,在位后期寵愛楊貴妃,怠慢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侫臣,導(dǎo)致了后來長達(dá)八年的安史之亂,為唐朝中衰埋下伏筆。756年李亨即位,尊其為太上皇。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