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的軍隊攻入了越南共和國總統府(南越)和美國駐越南共和國大使館,宣告了越南共和國政府覆滅。
歷史教材上通常稱這是越南人民軍的勝利,其實,這更是活躍在南部的“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的勝利。注意這輛攻入總統府的中國63式水陸坦克上懸掛的就是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的旗幟。
1961年2月,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把越南共和國分散的各反政府武裝力量統一組成越南共和國反政府武裝力量。1964年,越南南方解放武裝力量已發展成擁有20萬人的反政府武裝部隊,并控制了越南共和國五分之四的土地,三分之二的人口,逐步形成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有利的戰略態勢。
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的兵力一直以來都是各方軍事家頗感興趣的議題,一般認為不會少于50萬。其中有平民、學生、前南越軍人等各種對南越政府不滿的人士;但因成分相當復雜,戰爭的減員死亡與群眾的投奔加入,同時又擅長隱匿與游擊戰,其兵力是否真有此數也是頗大的疑問。
但可以確定的是,其所使用的武器種類繁雜,先進者有繳獲自美軍,也有蘇聯援助的,落后者甚至用刀矛弓箭殺敵,衣著輕裝,軍糧粗劣而少量,擅長夜襲、地道、叢林伏擊等戰術,常埋設陷阱與炸藥,并活用局部優勢,因此常給人好打人海戰術的印象。無論如何,越共在戰爭中盡管犧牲巨大,兵力卻也愈打愈多,武器在越戰后期也有大幅改善。
1975年4月30日,越南共和國(南越)政權覆滅后,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在此成立了越南南方共和國。1976年越南南北統一,改國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1973年1月27日,在決定越南命運的巴黎會議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作為其中的一個方面,其他三方分別為越南民主共和國、美國、越南共和國。并最終簽署了《關于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巴黎和平條約)》。
隨后,美國軍隊全部撤離越南南部,越南共和國即刻覆滅。南越之所以滅亡如此迅速,很大程度上因為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已經控制了越南南部絕大多數地區。
這些平民、前政府軍軍人、學生組成的游擊隊,一直活躍在第一線。越南統一之后,出于各種考慮,并沒有正面宣傳其歷史功績,給外界一種越南人民軍包打南越政府和美國入侵者的印象。
當然,沒有越南人民軍的強大攻勢,徹底解放南部還需要更多時間和更大的犧牲。
沿著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事先控制的公路,越南人民軍得以長驅直入,攻取南越首都西貢。
街頭正在為胡志明祈禱的南越民眾,可見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已經發動了廣大平民,有了很堅實的群眾基礎。
剪掉象征資本主義的長發,可能對于某些人來說情感上有點接受不了,但這卻標志著新時代的開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