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開展“三愛”教育活動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黨組《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在全國各級各類學校深入開展“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教育的意見》深化中國夢宣傳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素質教育,根據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落實十八 大精神為主線,圍繞“中國夢”教育,充分發揮學生隊員、學生少先隊組織和班級等基層組織的作用,利用課堂教學、教育實踐活動等,引導學生不斷升華對“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以下簡稱“三愛”)的理解和認識,增強踐行“三愛”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樹立良好的道德風尚,激發廣大學生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刻苦學習、努力奮斗的良好局面。
二、活動內容
1.把握“三愛”內涵,發揮主渠道作用。
準確把握“三愛”的精神實質和時代內涵,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將“三愛”教育融入思想品德理論課教學、貫穿于思想品德教育全過程,增強學生對“三愛”認識。
2.圍繞“三愛”主題,廣泛組織演講比賽。
圍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習能力、養成勞動習慣、堅定愛國信念等內容,教育和引導學生把個人的學習成長和國家的前途命運結合起來,升華學生對“三愛”的理解。
3 .緊扣“三愛”內容,開展愛心服務。
組織學生走出校園、走向各村莊,積極參加勞動體驗活動,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并在制度化上下功夫,推動學雷鋒活動常態化。建立和完善志愿服務活動機制,引導青少年樹立尊重勞動人民和勞動成果的思想感情。
4.結合“三愛”要義,開展文化育人活動。
充分發揮文化的育人功能,研究設計不同的活動形式及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班會、升國旗儀式、讀書讀報等活動。深化校園精品文化活動建設,打造一大批“三愛”文化活動品牌。
5. 開展“三比三爭”活動。 各班級開展“三比三爭”活動(即比學習、比文明、比貢獻,爭先進、爭優秀、爭模范),發揮學生隊員和骨干的引領作用,激發廣大學生“三愛”熱情,形成崇尚科學、樂于奉獻、心系祖國的校園風尚。
三、工作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任務。
各班要把“三愛”教育擺在重要位置,結合工作實際,把“三愛”教育與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相結合,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與深化中國夢宣傳教育相結合,與黨的群眾 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相結合,精心部署,做到組織落實、人員落實、責任落實,推動教育活動取得實效。
2.精心設計方案,強化督促檢查。
各班要根據自身實際,制定細化活動方案,創新活動載體,精心安排活動內容,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活動,確保活動有特色、有實效。通過多種有效方式,了解活動進展,總結交流經驗,研究解決問題,結合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把“三愛”教育的各項任務真正落到實處。
3.注重總結經驗,擴大教育影響。
各班要抓好“三愛”教育的先進典型,推進“三愛”教育活動的好經驗、好做法,及時形成總結,匯總到政教處,促進互相交流、互相學習,擴大教育效果和活動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