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然無法能給理性下定義,我們通常說的理性包括了思想(各種思悟、聯想)、理智、記憶并由此產生的意見(如經驗、信念)和推理等。。最近讀到法國學者的一本書,剛開篇的其中幾句話就給我頗有啟發,歡迎大家來討論:
1、“堅持理性的秩序就是自然的秩序,一切事物從原則上說都是可以認知的,就是說,就一種無限精神而言,因為這種精神保證了我們心靈的正確運用,也確保了種種不同的自然的存在物的相互關聯。”
“理性的秩序就是自然的秩序”也就是說理性的觀念及理性的方式原則和自然規律具有一致性,具有真實性,正如愛因斯坦所說“最不可思議的是世界竟是可以被認識的”,“一切事物從原則上說都是可以認知的”很多人持不相信態度,但注意這里的原則是指從理性的原則,而非人為的原則。而自然的規律聯系和心靈(理性)的正確運用是由“無限精神”確保的,也就是說,唯有正確運用理性,才能認識自然。。上面書上的這段話正是17世紀形而上理性主義的特征(笛卡爾為首、馬勒伯朗士、、萊布尼茲、斯賓諾莎等),被稱作“大理性主義”的特征。
2、“經驗論和經驗論所設定的“實質”絕對不能解釋普遍性,除非依據理性自身天然內在的原則,或者說,依據理性直接從其本身與上帝這一絕對思想統一中汲取的原則。”
依靠感官和經驗的累積運用絕對不能認識規律、認識普遍性,經驗論設定的“實質”沒有實質的意義,只有理性自身天然的內在原則具有認證性,而理性則是從與“上帝”的統一中汲取自身的原則,這里的上帝也相當于前面那段話的“無限精神”。
3、“真理要求我們發現,而不是要求我們構建。理性是一種天賦,而不是一種獲得。”
并不是人創造了真理,同樣理性也不是人的主觀思想意識的產物。
4、正如亞里士多德所主張的,理性規定人的“本性”是按照它與“永恒真理”的相互關系。
并非人性產生理性,而是理性“規定”了人性,如果問人的定義是什么,那么首先就要考慮“理性規定了人性”,亞氏的“永恒真理”相當于前面的“上帝”、“無限精神”,或我們說的宇宙、存在、生命。。
我們再來看看理性的大祖師柏拉圖對理性的定義(說法):理性是知識的最高等級,它的認識對象是存在,無知的對象是非存在,而意見介于知識和無知之間,比知識曖昧,比無知明確,對象介于絕對的存在和絕對的非存在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