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財經訊6月18日,萬達集團的眾籌項目正式成立,資金預計投向5座在建萬達廣場。而在三天之前,其推出的眾籌產品“穩賺一號”就在推出3日內售罄,共發行資金50億元。
穩賺一號,真的能穩賺不賠?
穩賺一號是萬達集團攜手快錢推出的“試刀產品”,在快錢官方網站上,首頁的顯著位置正是穩賺一號。
據萬達集團透露,首期眾籌50億元中,有5億是面向個人投資者發售的,另外45億元面向機構投資者。
資金流向和用戶是萬達集團區別自己與其他眾籌產品的亮點:萬達集團官方透露,“穩賺1號”的優勢在于其能夠“穿透”層層環節,預計直接將資金投資于萬達商業地產的萬達廣場項目上,這比起那些投資于股市的項目,顯然具備更高的安全保障。
萬達的公開資料顯示,“穩賺1號”以萬達廣場作為基礎資產,募集資金將全部投資于2015年新開工且在2016年開業的只租不售的國內二、三線城市商業廣場項目。但萬達有權根據籌集情況調整基礎資產。
這給上述萬達集團引以為豪的產品亮點予以了印證。另外,產品收益部分是外界最為關心的問題:“穩賺一號”真的能穩賺不賠嗎?
產品說明顯示,“穩賺一號”的收益由兩部分構成,一是萬達廣場項目的租金收益,每年派發,大約年均能達到6%;二是投資物業的增值收益,在退出項目時一次性發放。萬達的方案顯示,資產包在3年之后可選擇REITs(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或其他形式上市,投資者可獲得項目增值部分的70%。
而萬達集團對外界稱,這一產品當初之所以命名為“穩賺”,并非是簡單意義上的“穩賺不賠”,而是要拆分開來看,“穩”字第一。同時“穩賺1號”的產品說明書本身,也有著明確的風險提示:“由于萬達‘穩賺1號’認購標的為發起人擁有的眾籌標的份額,在投資過程中可能會面臨多種風險因素。”
這其中列出的第一項首要風險是,“政策監管風險”:有關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規則發生變化、導致無法實現您的交易,您由此可能遭受損失。
同時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另一個風險來自于行業內部,開展互聯網金融服務的門檻太低,存在很多并不規范的地方,而像跑路這樣的事件也時有發生,需要投資者提防。”
對此,萬達金融負責人認為,“穩賺一號”預計投資于運營商業的萬達廣場項目,沒有任何房產銷售,恰恰可以避開調控影響。此次融資正是服務于未來萬達商業地產的輕資產轉型,在去地產化之后自然也就不再受到房地產行業波動的影響。
此外,萬達快錢還為“穩賺1號”設計了幾種退出方式,一是三個月后,理財產品可以在快錢交易平臺上轉讓;二是未來可以REITs方式上市,投資者可以獲利退出;三是三年后資產向第三方出售,投資者獲得資產增值收益而退出;四是項目7年到期時,萬達集團以1.5倍價格進行回購。
無法歸類的產品:股權融資還是債權融資?
“穩賺1號”究竟是屬于股權融資還是債權融資?這個問題從“穩賺1號”消息剛一公布的時候就引起市場的爭論。
由于定位于眾籌產品,因此外界將“穩賺1號”理解為股權融資。一位美國房地產眾籌平臺的產品總監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投資人購買“穩賺1號”享受物業增值收益,算是變相股東,可以歸屬到股權眾籌的范疇。另外,增值收益和本金均在最后發放,而不是每一期返還則是最大的風險,也是股權眾籌的特征之一。
然而不同于股權融資的是,“穩賺1號”產品的退出既可上市,又可向第三方轉讓,確實無法轉讓時,到期由萬達集團回購。同時還擁有每年預期的6%收益,因此也具有債權的特征。
萬達集團對此解釋稱,這一金融產品要具備當下互聯網金融產品普惠金融的理念,投資者可以以極低的門檻參與實體經濟的直接融資,免去中間環節而直接獲得投資收益;其次,所有的資金直接對接投資項目,從線上回歸到線下實體,而只有回歸到線下,實現產融結合,才是未來互聯網金融真正的發展方向。
同時萬達集團也指出,不能將快錢眾籌理解為萬達商業募資。根據預期,該理財產品資產增值收益絕大部分歸投資者,租金收益的絕大部分也歸投資者。萬達商業只負責選址、設計、建造、招商及管理,并分得30%的租金收益,是萬達商業典型的輕資產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