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1 血旨主要成分為甘油三脂
血清中的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和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是一對二。兩者都有重要任務:低密度脂蛋白把膽固醇從肝臟運送到全身組織,高密度脂蛋白將各組織的膽固醇送回肝臟代謝。
2 低密度脂蛋白為人體膽固醇與低脂蛋白合成,高反映攝入脂肪過多,造成合成太多,代謝失常。
低密度脂蛋白和膽固醇結合而成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導致動脈硬化的重要因素,它的水平越高,動脈硬化的可能性越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常被稱為“壞”膽固醇。正常值:2.07-3.12mmol/L。
3 高密度脂蛋白和膽固醇結合形成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它如同血管內的清道夫,將膽固醇從組織轉移到肝臟中去,具有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也稱為“好”膽固醇。正常值為0.94-2.0mmol/L。
4 高密度脂蛋白增高,低密度脂蛋白降低,為良性反應,反之為變壞。
甘油三脂
甘油三脂(甘油三酯,Triglyceride,縮寫TG),又稱脂肪,是由食物脂肪與肝臟合成的,是長鏈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脂肪分子。它是血液中血脂最重要的一種。 它們不溶于水,與蛋白質結合成脂蛋白,在血液中循環運轉。甘油二酯與第三個脂酰CoA分子作用生成甘油三酯,起催化作用 甘油三酯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脂類,大部分組織均可以利用甘油三酯分解產物供給能量,同時肝臟、脂肪等組織還可以進行甘油三酯的合成,在脂肪組織中貯存。
人體血液中有4種脂肪:膽固醇、中性脂肪、游離脂肪酸和磷脂類。膽固醇是一種油油復合體,大部分由肝臟制造。人體內膽固醇的總量為100到200克。其中三分之二在體內自行合成,三分之一來自食物。膽固醇必須和脂蛋白結合才能運送到體內各部分。脂蛋白又分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血清中的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和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是一對二。兩者都有重要任務:低密度脂蛋白把膽固醇從肝臟運送到全身組織,高密度脂蛋白將各組織的膽固醇送回肝臟代謝。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癥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膽固醇)含量降低<0.90mmol/L。
偏低成因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總體來說低密度脂蛋白偏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生活中飲食不合理,攝入脂肪過低造成的,有些人過度減肥造成低密度脂蛋白偏低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另外肝病患者肝臟代謝異常及低密度脂蛋白肝臟合成障礙都會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偏低。
低密度脂蛋白偏低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日常生活中,時運動量過大。
二、攝入脂肪過低,飲食不合理。如過多攝入青菜和水果等清淡的食物,而動物的內臟等含脂肪較多的食物攝入量過少。
三、肝臟代謝異常及低密度脂蛋白肝臟合成障礙都會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偏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肝功能異常。
偏高成因
低密度脂蛋白
其實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原因與日常生活飲食及習慣有很大的關系,通常情況下,以下情況可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偏高。
1.飲食不合理。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是導致體內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主要原因,而動物產品,如牛肉,豬肉,全脂牛奶和蛋黃都是飽和脂肪酸豐富的來源,而加工和油炸食品含有高濃度的反式脂肪酸。如果吃這類食品,會增加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并導致其指數偏高。
2.運動少,肥胖。因為人體經常不運動,或者作為肥胖者,體內常常會有很多熱量,而身體得到高于實際需要的熱量,就會將多余熱量儲存為脂肪,引起甘油三酯偏高。
3.精神壓力過大,心情郁悶。很多人傾向于吃大量脂肪類食物,飲酒和吸煙,以幫助緩解緊張情緒。所有這些都會導致低密度脂蛋白偏高。
4.遺傳因素。因為基因對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生產和處理速度發揮了關鍵作用。
食用含有乳酸菌的食品有助于降低體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
偏高危害
低密度脂蛋白
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危害有以下三個方面:
斑塊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性
如果血液中LDL-C濃度升高,它將沉積于心腦等部位血管的動脈壁內,逐漸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性斑塊,阻塞相應的血管。
引發多種疾病
引起冠心病、腦卒中和外周動脈病等致死致殘的嚴重性疾病。
危及心臟
LDL-C水平如果超出正常范圍時就會使心臟的危險性增加。因此LDL-C常被稱為是“壞”膽固醇,降低LDL-C水平,則預示可以降低冠心病的危險。
治療保健
極低密度脂蛋白
通常情況下低密度脂蛋白(LDL)以非氧化狀態存在,LDL的氧化將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因此防止低密度脂蛋白被氧化和適度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對預防和治療動脈粥樣硬化意義重大。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癥的藥物治療,可考慮使用血脂調節藥。血脂調節藥品種很多,效果各異,但就其作用原理而言不外乎干擾脂質代謝過程中某一個或幾個環節,如減少脂質吸收,加速脂質的分解或排泄,干擾肝內脂蛋白合成或阻止脂蛋白從肝內傳送進入血漿等。
1.以降低血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為主的調脂藥物。包括:
①膽汁酸螯合劑:如考來烯胺(消膽胺)和考來替泊(降膽寧)。
②HMG-CoA還原酶抑制劑(他汀類),已在臨床上使用的有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佛伐他汀。 還有如力平之,來適可等。缺陷是可能導致橫紋肌溶解,尤其是與貝特類藥物合用時。
2.防止【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被氧化的藥物主要有:
低密度脂蛋白
蝦青素、葉黃素、b-胡蘿卜素、CoQ10、花青素、靈芝孢子、茶多酚等,其中以蝦青素最強,臨床研究也證實了當志愿者每天服用1.8、3.6、14.4和21.6mg蝦青素連續2周后,LDL氧化的時間分別被延長了5.0% 、26.2% 、42.3%和30.7%;從而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
低密度脂蛋白和膽固醇結合而成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導致動脈硬化的重要因素,它的水平越高,動脈硬化的可能性越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常被稱為“壞”膽固醇。正常值:2.07-3.12mmol/L。
高密度脂蛋白和膽固醇結合形成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它如同血管內的清道夫,將膽固醇從組織轉移到肝臟中去,具有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也稱為“好”膽固醇。正常值為0.94-2.0mmol/L。
血脂是血液中各種脂類物質的總稱。其中最重要的是膽固醇和甘油三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