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雨中的杏花村被牧童遙遙一指,就紅了上千年。清明將至,多少人又開始臆想那個古樸的鄉野村落,又有多少人開始質疑它?《清明》這首詩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猜想的空間。沒有人知道詩歌中提到的村子真正在哪里,甚至連詩作是否由杜牧所創都遭到懷疑,但一千年之后我們的確知道,原來全國各地有著好多的杏花村。
本文所介紹的幾座“杏花村”,你覺得哪一處田園最有當初的味道,哪一處的風光最能迷了今人的眼?
梁山東麓 十里杏花村
清明節小長假,正是梁山東麓“十里杏花村”里杏花盛開的時節。這里是《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王林開酒店的地方,也是將士們喝慶功酒的地方。
綿延十余華里的杏花,宛如粉白色的大海,芳香撲鼻,沃野十里,爛漫如詩。徜徉杏花林中,恍若置身仙境。老樹、老屋、老人、石墻、小路、古橋、古井、古廟……此情此景讓人不禁艷羨當年梁山好漢們的那份逍遙與自在。
西安藍田媧氏村 “百年杏花村”
藍田縣華胥鎮的阿氏村,原名媧氏村,據說女媧曾在此居住。這里以出產媧氏大杏聞名,村中種植的杏樹,有的已經上百年。
每年三月初,漫山遍野的杏花開放,整個村莊浸在花海之中,如詩如畫,有網友稱它是名副其實的“杏花村”。
安徽池州 杏花村香泉井
杜牧曾經做過兩年池州刺史(公元844—846年),在當地留下了很好的口碑。
明朝《池州府志》中曾經記載:“杏花村,在城西里許,杜牧‘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舊有黃公酒爐,后廢。’”
安徽池州城西有一口古井,據說杜牧喝的酒就是這井水釀造的。這口唐代古井,又稱“黃公井”“香泉井”。杜牧寫《清明》時喝的酒,由一位姓黃的老漢釀造,他當時是這口井的主人。清光緒時《貴池縣志》記載:杏花村香泉井,相傳香泉似酒,汲之不竭。
今年清明節之際,國家4A景區杏花村景區還將為詩人杜牧舉辦祭祀活動。
山西汾陽杏花村 杜牧尚饗地
山西汾陽縣杏花村,相傳自南北朝以來,便以產美酒著稱,所產之汾酒素有“甘泉佳釀”的美譽。到了唐朝時期,村內酒店已達72家,詩人有“處處街頭揭翠簾”之句。
近日,汾陽發現杜牧曾祖父官終汾州刺史。懷著對曾祖父的敬仰,早春清明時節,杜牧曾北游并州、汾州,一路上寫下了《并州道中》《清明》《過田家宅》等詩歌。
湖北麻城杏花村 御賜“杏花古剎”
古時,麻城杏花村風景幽美,楊柳依依,小橋流水,樵歌牧唱,分外誘人。北宋蘇軾貶謫黃州路經此處,意外地見到了隱居于此的友人陳季常。從此,他三次來杏花村飲酒賦詩,尤其是他撰寫的《方山子傳》,將此處記入其中,流傳千古。明清詩人也多有詩賦。清乾隆皇帝曾御賜巨匾“杏花古剎”于村廟。
由于多種原因,杏花村的古色古香曾一度被歷史所遺忘,其景點除“杏花古剎”尚在喘息之外,其他景點早已蕩然無存。2007年,麻城杏花村重建。
南京杏花村 “金陵春”聞名于世
杜牧曾經幾次到南京游玩,一次是公元833年,當時31歲的杜牧從宣州到揚州去做官,在江南江北之間往返,途中經過南京。第二年杜牧送弟弟到鎮江當官。
南京的杏花村以出售美酒“金陵春”聞名于世。每當杏花盛開的季節,人們登上鳳凰臺,為春日一大樂事。進入杏花村內,酒肆門前酒旗飄舞。當時有“來到杏花村,不飲也醉人”的說法。詩中提到的牧童,也有依據。在杏花村東南一帶的不遠處,和古長干里鬧市區綿延相接;而近處,則是條塊毗連的菜畦和阡陌縱橫的田野,淮水環繞,水塘散布,經常可以看見牧童橫笛在牛背……
隨著歷史的風風雨雨,杏花村亦飽經滄桑,至元末,村內遭受一場戰火,杏樹林被摧毀殆盡,僅剩“老樹數株”。明代又進行大面積復植,逐步恢復舊觀,可惜,當清軍進入,杏花村又重遭毀壞。以后,杰出名家吳敬梓不忍林區被損,又興工補植100余株,致使杏花村留住了舊日的風采,仍為人們觀賞的勝境,沽酒的雅處。“杏花沽酒”名列清“金陵四十八景”之一。至清代晚期,杏花村已日漸荒圮,后蕩然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