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后,父母對子女仍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即使存在對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協議或判決,也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原告小佳(化名),現年4歲。其父母于2013年協議離婚,約定原告由其母親杜某撫養,其父親張某不需要支付撫養費用。但隨后不久,杜某便以小佳名義起訴要求張某支付撫養費,法院于2014年1月23日作出了民事判決書,判決被告張某每月支付原告小佳撫養費350元至原告滿十八周歲時止。后被告按期給付了2017年2月1日前的撫養費。
在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期間,小佳因就讀于南京的幼兒園,每月支付學費800余元。現原告以被告支付的撫養費無法滿足其要求為由,要求變更撫養費支付標準。
泗洪法院經審理認為,離婚后,父母對子女仍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即使存在對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協議或判決,也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雖然法院于2014年1月作出的生效判決確定由被告每月支付原告撫養費350元,但原告作為適齡兒童從2016年9月起就讀于南京的幼兒園,因此產生了教育費,出現了新情況,被告每月支付350元撫養費已無法滿足原告的需求,結合原告的實際生活需求、教育需求以及被告的負擔能力,法院酌定被告每月支付原告撫養費650元,直至原告年滿十八周歲時止。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第三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二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適用的解釋》第二百一十八條規定,法院最終判決被告張某支付原告小佳撫養費每月650元,從2017年9月起至原告小佳滿十八周歲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