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于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很多人也開始意識到了健康的重要性,各種養生保健用品充斥于市場,品質高低不等,作用好壞不明,價格參差不齊,讓人們難以抉擇;于是開始有人把視線放在了中醫中藥上,大力宣揚其療效,濫用“藥食同源”之說,蒙蔽他人視聽!
三七,并未被列入“藥食同源”目錄,它最多只能作為保健品,具有一定的養生保健功能,但是卻不能像食品一樣被長期食用,這就說明了它在長期使用的情況下不會像食物一樣安全,可能會出現藥物才會有的副作用;那么,既然國家都已經限定了它的使用范圍,咱們為嘛還要認死理呢?
三七止血的作用需要經過肝臟的代謝才能起效,雖然三七本身具有一定的護肝作用,但是必須要在“適時適量”服用的情況下才行,長期大量的服用三七,不會保肝,只會傷肝,所以,對于肝臟功能較差的人,還是不要吃的好;
三七,味甘、微苦,性偏溫,多數情況下并不會導致食用者“上火”,但是對于陰虛或濕熱體質的人來說長期服用三七可能會引起“上火”的癥狀;
總之,三七屬于藥品而不是食品,藥是用來治病的,所謂“是藥三分毒”,擅自用藥只會損害自身,養生保健也要有選擇,那么多“藥食同源”的東西,干嘛非得認準這一樣,再說了,沒病你吃啥藥!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如有不妥,還望指正!
這個我有親身經歷。我血脂高,聽朋友說服用田七粉可以活血化瘀清脂,于是去年四月開始服用田七粉,每天早餐后剩一口牛奶,放一小勺田七粉攪和服下,一開始人感覺比較舒服,臉色也開始透亮發白。可之后慢慢人感覺易累,我以為是睡眠不好引起的,到 去年十二月,走路抬腳都覺得累,去醫院檢查,醫生問生活習慣和日常飲食習慣及病史等情況,知道我服用田七粉后給我開化驗單查血,檢查結果出來轉氨酶197,比正常指標高出兩三倍,谷丙轉氨酶也高,醫生立馬讓住院治療,住院治療幾天,轉氨酶指標下來了,但谷丙轉氨酶還略高。出院時醫生叮囑別再吃田七粉了,讓過段時間回院復查,我感覺還好,到現在也沒去復查,田七粉就不敢吃了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這句話一點都不假,三七作為一種藥理作用非常廣泛的中藥,他的毒也是非常明顯的。目前臨床缺乏相關數據,但是許多藥理實驗已經證明了三七在動物身上的毒性。
肝臟毒性:
肝臟是人體的主要解毒器官,大部分藥物通過肝臟代謝。藥物對肝臟造成的損傷主要有成為產生自由基、肝細胞內鈣穩態失調、三酰甘油堆積及蛋白質合成障礙等的原因。AST和ALT在肝細胞中含量較高,肝細胞損傷后可釋放至血液中,是反映肝臟損傷最直接的指標。
有研究發現,給大鼠服用大劑量的三七皂苷,大鼠血清中AST和ALT明顯升高,肝臟相對體重系數明顯升高,同時病理學檢查可見肝細胞出現空泡變性,表明三七總皂苷1.6 g/kg的劑量即具有明顯的肝臟毒性。
腎臟毒性:
腎臟是人體主要的排泄器官,大部分物質均通過腎臟排泄,故對藥物比較敏感,藥物及其代謝產物可直接損傷腎臟、阻塞腎小管或產生免疫反應損傷腎臟。BUN和Cr是反映腎功能最直接的指標。
通過藥理實驗發現,高、中劑量組大鼠血清中BUN和Cr明顯升高,腎臟相對體重系數增大,同時病理學檢查可見腎小管上皮細胞腫脹,腎小管管腔閉塞等,表明三七總皂苷0.8,1.6 g/kg劑量即有明顯的腎臟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