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6/1720:48
紫砂壺乃是茶具之首,泡茶最佳,素有「不奪茶香又無熟湯氣」之美譽,
這也是許多人喜歡用紫砂壺的原因。
真正的好壺,僅僅是泥好,工好,款好還不夠,還必須通過“養”和“把玩”,激發壺的內在構造,壺身更加細、潤、柔,神情奕奕,溫潤如美玉。
喜歡紫砂壺的同時也要注意養壺,一把好壺養出來溫潤端莊,自發黯雅之光,而不注意的話,或發賊光或將壺身養花,就糟蹋好壺,大煞風景了。
四種不科學的養壺方法
1,包漿法
包漿法即是在泡茶時將茶汁淋在壺上,認為這樣能夠讓茶壺吸收多一些營養,而且不擦也不刷,這個養壺的方法是不科學的,因為久而久之,茶壺就會被一層茶垢包起來,這樣茶壺表面就會變得膩黑而無美感了。
很多壺友喜歡用茶湯澆淋壺體,這種方法其實是不可取的。紫砂壺燒成后為雙重氣孔結構,氣體經壺體可微弱外逸,水分子不會經壺體外滲。當壺體受熱時,用軟刷蘸茶汁刷壺,用茶汁直接澆淋壺表,茶汁中的脂體會順勢進入壺體,但凝脂留在壺表就會阻塞氣孔,損害通透,應盡快用熱水沖干凈。
2,干擦法
干擦法就是用干茶巾來回擦拭茶壺,認為這種方式養的壺教亮,但是養成后,最怕的是人的手氣和水氣,一旦沾到了壺面,那之前辛苦養成的光澤就會容易褪去,導致壺面光澤不勻。
3,濕擦法
濕擦法就是在壺身熱的時候用茶巾沾茶水擦拭壺身,不斷的搓擦,這種方法就像是擦皮鞋一樣,但是養亮后,如果久置半年不用,光澤就會逐漸褪去。擦拭應適度,不應過度擦拭。
4,勤刷法
勤刷法就是在泡茶時將茶水淋在壺上,然后用小刷子或者毛筆勤加刷洗,使茶汁均勻刷在壺上,但其實這不是一個養壺的長久之計,這種方法就像是在刷皮鞋,是一種假亮。
正確的養壺法
每次泡茶后應該把茶葉掏空,用熱水把茶壺內外沖洗干凈,稍稍擦拭,倒置陰干即可。養壺是一件漫長的事情,切不可操之過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