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全世界已有40多個國家選定國石作為國家和民族的象征,早在10多年前,我國一些玉石文化的愛好者及部分專家就建議“評選中國國石”。 1999年8月,以“中國國石定名研討會”的召開為標志,國石評選正式拉開序幕。在首次國石評選會上(1999年),昌化石、壽山石、青田石及新疆和田玉、遼寧岫巖玉、河南獨山玉6個石種從參評的數十種玉石中脫穎而出,成為國石候選石。2000年,經綜合群眾投票和專家評審,國石候選石增加了4種,即內蒙古巴林石、湖北綠松石、福建華安玉和臺灣珊瑚。2001年后,國石評選進度曾一度減緩。在2003年6月召開的中國國石工作研討會上,候選石名單再度發生變化。百余名專家對原定10種候選石進行了反復推敲和篩選,于同年7月最后確定了此次展出的“兩玉四石”——遼寧岫巖玉、新疆和田玉、昌化石、壽山石、巴林石、青田石為正式候選國石。由于昌化石、巴林石、青田石、壽山石同屬于工藝美術石材中的著名彩石,以其色彩絢麗、質地細膩、紋理自然、硬度適中備受篆刻家及雕刻家們的青睞,自此便并稱為我國的“四大印石”,也稱“四大名石”。
■ 壽山石 福州的壽山石,分布在福州市北郊與連江、羅源交界處的“金三角”地帶。壽山石在寶石和彩石學中,屬彩石大類的巖石亞類,其特點是:質潔凈如玉,柔而易攻。壽山石的種屬、石名很復雜,約有一百多個品種,按傳統習慣壽山石的總目一般可分為“田坑”、“水坑”和“山坑”三大類。若以礦脈走向,又可分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所謂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礦區的田底、水澗、山洞開采的礦石。 壽山石,具有“細、結、潤、膩、溫、凝”之六德,故有“一寸田黃三寸金”之說。其石質、石色、石形、石紋豐富多彩,晶瑩滋潤,儲藏品種豐富,硬度為摩爾 2.5 — 2.7之間,是上等雕刻彩石,除了大量用來生產千姿百態的印章外,還廣泛用以雕刻人物、動物、花鳥、山水風光、文具、器皿及其他多種藝術品。福州先民早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已將它打磨成石珠、石鏃了。目前出土發現最早的壽山石雕刻品距今已 1500 年了。南宋時,壽山石礦已規模開采。經元、明、清發展,形成了獨立的壽山石雕產業。
■ 巴林石 巴林石,出產于中國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的巴林右旗,學名叫葉臘石。巴林石色澤斑斕,紋理奇特,質地溫潤,鐘靈毓秀,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發現,并作為貢品進奉朝廷,被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稱為“天賜之石”。1973年我國正式大規??碧介_采巴林石。1978年國家輕工業部將巴林石礦列為我國三大彩石基地之一,正式命名為中國巴林石。在“四大印石”中巴林石最為年輕,目前的市場價值低于其他的傳統印石。到今天,巴林石名品輩出,為中國印章石重重地描出精彩的一筆。 巴林石質細膩,溫潤柔和,軟硬適中,最適于篆刻印章或雕刻精細工藝品,為上乘石料,歷來為中外友人所推崇,乃是藏品中之珍品,多次在國內參展,譽滿南北東西。巴林石的石文化,內涵豐富,它不僅涵蓋著赤峰地區遠古文明的紅山文化、草原青銅文化、契丹遼文化和蒙元文化深厚底蘊,而且將以精美的石文化,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上寫下重重的一抹。巴林石的分類命名,基本上采用傳統印章石的品名,但也不乏自己的名份。巴林石大體上可分為雞血石、福黃石、凍石、彩石
■ 昌化石 昌化石產自浙江省臨安的玉巖山,由于古時該地隸屬于昌化縣,因此當地的這種石頭就取名昌化石。昌代石色麗質嫩,適合用于制做精美的雕琢擺件。昌化石其中的部分礦石經過朱砂的滲染,形成了世上罕有的“雞血石”,昌化雞血石是印石中的珍貴品種。 昌化石的礦物成分以粘土礦物地開石為主,常含有高齡石等粘土礦物。石質相對多砂,一般都較壽山石和青田石稍堅,且硬度變化較大,還常含有未完全蝕變成地開石的硬質石英斑晶,硬度遠遠大于地開石,工藝上稱其為“砂丁”,為雕刻家所大忌。昌化石的顏色有白、黑、紅、黃、灰等各種顏色,品種也細分成很多種,多以顏色劃分。如白色者稱“白昌化”,黑色或灰色雜黑色者稱“黑昌化”,多色相間者則稱“花昌化”。而昌化石中,自古至今,自國內海外,最負盛名的便是“昌化雞血石”了。
■ 青田石 青田石產于浙江省北部青田縣,屬葉蠟石類。青田石呈蠟狀,帶有油脂、玻璃光澤,無透明、微透明或半透明,質地堅實細密,溫潤凝膩,色彩豐富,花紋奇特,易于篆刻,是中國篆刻用石最早之石種。早在菘澤文化時期,人們就開始認識并利用青田石,出土于湖州市千金鎮磚窯的文物“青田璜”便是憑證;宋代時已有較多的開采,多用于制作“文房雅具及文人所用的圖章,小件玩耍之物”;而到明代,隨著石質印材逐步代替金、玉、銅、牙等占據絕對優勢以及晚明文彭的“青睞有加”,一時間作為上品印石的青田石聲名大噪;到了近代,青田石開始步入綜合利用階段,不僅用于工藝制作,還用于工業,并以實用為主,文房用品、石碑、香爐、佛像等等不一而足。 青田石有黃、白、青、綠、黑、灰等多種顏色,但與壽山石強調色彩的濃郁相比,更偏重清淡、雅逸。據統計共分有10大類108種,其中名品包括微透明而淡青中略帶黃的封門青、晶瑩如玉而“照之璨如燈輝”的燈光凍、色如幽蘭而通靈微透的蘭花青等。這三“青”與田黃、雞血石并稱為三大佳石,其價值也越來越高。此外,還有黃金耀、竹葉青、芥菜綠、金玉凍、白果青田、紅青田美人紅)、紫檀、藍花釘、封門三彩三色)、水藻花、煨冰紋、皮蛋凍、醬油凍等,均與實物名稱相類,較易辨別。其中備受贊譽的封門青,礦量奇少,色澤高雅,質地溫潤,以清新見長,帶有隱逸淡泊的意蘊,被譽為“石中之君子”。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