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房子也許是許多人一輩子最大的投資,也是一輩子的希望,它的任何“小事”對購房人來說都是“大事”。但是,當你準備用一生拼搏的積蓄去購買一套二手房時,你所走的每一步都有可能掉入中介“陷阱”中。
一、房產中介的真相
真相1: 中介都是一錘子買賣,坑你對他最有利
中介賣給你的是別人家的東西,對他來說有什么責任和風險是小問題,不成交、沒有業績、被扣薪水才是大問題。所以對中介來說,如果房子有風險,告訴你,這一單就可能做不成了;反過來,如果他不說,幾十萬上百萬的中介費就到手了。
中介公司拼的是規模,而不是服務;中介拼的是業績,而不是口碑——絕大多數人不會買了房立刻在同一個小區再買第二套,或者把房子往外賣,所以中介生意沒什么回頭客。對他來說最理智的選擇,就是盡可能的宰你。
真相2:小中介更容易坑你
這里說的小中介指那種夫妻老婆店,可以認為,除了連鎖大品牌的中介之外,都是小中介。小中介基本都沒有網簽資格,屬于掛靠,在簽合同的時候需要蓋掛靠公司的公章。萬一你官司纏身或者被坑了,是找這家小中介,還是找蓋章網簽的中介呢?到時,兩家公司再來個踢皮球,就很難收場了。
因為小中介出事的特別多(雖然大中介也不少),出了事以后門店一關,你的錢就拿不回來了。
大中介相對比較重視自身的信譽,如果確實是因為中介的個人行為給你造成了損失,中介公司會賠償你。
不過,愿不愿意賠償是一回事,有沒有賠償能力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別完全相信中介。在買房前一定多了解中介的各種坑,了解房產買賣的各種細節和流程,把風險控制在最小。你什么都懂,中介騙不了你,也就不敢坑你了。
二、中介的陷阱和應對方法
陷阱1:虛假房源
二手房網站上的房源多得眼花繚亂,其中既有真實房源,也有一些表面上看起來裝修好、價格低性價比高的房子,實際卻并不存在的“釣魚房”,用來吸引購房人上鉤。
一般中介接到購房人電話的回答有兩個套路:
一是房子已經賣出去了,并主動提出介紹其他房子給購房人。
二是房子主人現在不在,不方便看房,提出先帶購房人去看其他房子。
破解之法:對于中介提出看其他房子,你最好心里有個購房原則,價位多少、面積多少,房子缺點能接受到什么程度,不要因為中介的幾句話就失去原則。
因為有些中介為了促成交易,把房子的缺點說成優點,比如房間朝北說夏天會涼快,房間朝東就說沒有西曬,緊靠高架就說交通便利,樓層高就帶你去陽臺看采光,廚房小就說做飯少,衛生間面積小會說保暖性好,洗澡不冷等等。
買房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思路走,否則中介忽悠了幾句就心里沒底了,離掉坑里不遠了。
陷阱2:制造搶購的氣氛
常見的套路就是,中介先帶你到房子里面,陸陸續續又有幾波人都來看房,然后中介告訴你待會還會有幾批客戶過來看房子,讓你趕緊做出決定,否則好的房源就會被別人搶走了的。其實,這只是中介制造出來的一種搶購氣氛。
破解之法:遇到這樣情況,千萬不要著急,一定要本著長遠的思路來看待這樣的問題。因為買房子不是小事,所以千萬不要急于下決定。
陷阱3:只是簽個名,竟然損失20萬
王鋼蛋之前想買房,找了一個綱哥中介公司,看完房走的時候,中介讓她順手簽一份“看房確認單”。后來,她又到另一個中介公司去看房,當然還是相中了之前看的那套,價格比原來中介的低了20萬,就在這個中介簽合同買了房子。
沒過半個月,一開始帶她看房的那個中介,拿著她簽字的看房確認單,要她支付20萬元的中介費。并向法院起訴了她。理由是這套房是他們介紹的,所以要付費。
看房確認單,就是某年某月某日,某個中介公司帶客戶看了什么樣的房子,看房確認單背面一般都有小字,寫著傭金多少錢,簽了看房確認單,就表示中介方給客戶提供了服務。這就是向你索取中介費的依據了。
因為中介費其實就是一個信息費,最后不管是否是從他那里簽的合同,都有可能要付費。
破解方法:對于買房人來說,中介帶你看房子,沒問題,但是在正式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和中介合同之前,什么東西都不要簽,都不能簽。
陷阱4:阻止你仔細查看房屋質量
在二手房買賣過程中,中介為了促成交易,賺取傭金,往往引領你走馬觀花地查看房屋,買方不知就里,倉促成交,等到問題發現之時,中介也會以種種理由推脫責任。
破解方法:你自己務必看遍房子的每一處,包括天花板有否漏水痕跡,廚廁下水是否通暢,山墻有否滲水霉變,南側采光有否遮擋等等。不要讓中介領著你在房間里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關鍵問題一個沒看到。
而且,一定要找個不同的時間點來再次看房,主要看采光、噪音和樓下有否配電站垃圾房等設施。
陷阱5:隱瞞房子的背景和未來規劃
比如該房屋是否將來要拆遷,該房屋周圍是否要建垃圾場,是否修建橋路等。這些因素將影響房屋的使用價值或商業價值,中介方為了促成交易,進行隱瞞將會損害買方的利益。
破解方法:買方在購買之前,要到當地相關的政府部門網站查詢。
陷阱6:吃差價
中介通常會采用“背靠背”的談判交易方式,不讓買賣雙方見面,通常的借口是房主出國了,由其居間傳遞信息。買家在想要一些購房折扣時,中介卻說:“賣家說了,這是最低價”從而賺取差價。
如,王小姐看上一套公寓房,中介答應幫忙砍價,最后叫價66萬。后來才知道中介跟賣家說的價格是50萬。她憤而找中介公司理論,但是合同已經簽了,在說什么都沒用了。
破解方法:堅決不讓價,見面再加價。在沒有見到賣房人之前,你的報價堅決不讓,即使你不讓,中介也會幫你在賣房人面前說好話,因為他怕談崩。你的加價要留到與賣房人見面時再出,這樣你可以以較少的加價換取賣房人較多的降價。
陷阱7:費外收費
中介常常巧立名目向買家收取各種費用,如“看房費”、“意向金”等,甚至虛構“審稅手續費”、“按揭手續費”等等費用。收取定金時言明是定金,退還時卻說一半是定金、一半是傭金,對于一半傭金不予退還。
一些中介機構收費標準不透明,普遍收取“貸款服務費”,但如直接在銀行辦理貸款并無此費用。一些二手房中介以拒絕辦理過戶或扣押房產證為要挾,過戶前惡意提高服務費。
破解方法:要了解正規房產中介的收費標準和收費詳細清單,很多項目是不收費的,小中介就是騙你不知詳情,如果你什么都懂,他就騙不了你了。
買房千萬別懶,稍微懶一點,損失的可能就是幾萬、幾十萬。菜市場買一斤菜,你還貨比三家呢,買房一輩子最大的支出,怎么敢完全相信陌生人呢。
陷阱8:學區房、地鐵房、拆遷房,全是中介的噱頭
中介口中,沒有一套房子不是學區房地鐵房的。靠著菜場小學就是學區房,離地鐵站5公里就是地鐵房,老房子就是拆遷房。
破解方法:務必通過官方途徑核實。是否是學區房絕不是一個小小中介說了算的,就算去年是學區房,今年也未必。就算是學區房,你買來也不一定能入學。
一定要自己上區教育局網站,查詢各學校招生范圍和入學落戶要求,否則勞師動眾不算,耽誤孩子讀書可是大事。
tips,尤其是學區房買賣,在合同補充條款上一定要寫:
1.買房人的目的是借此可以讓子女入學**學校,業主承諾本房屬于**學區房,可以上**學校,且學籍未被占用,可以正常使用。
2.如***房不屬于**學校的學區,或學籍被占用,買房人立即單方解除合同,并且退房。
3.業主已收房款退還買房人,且按總房價30%支付違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