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潛水游世界第3615次分享
點擊?這里,購買美亞潛水旅游保險
文/小鋼牙 出處/NBDive
NBDive是由海洋生物學家、水下考古學家以及一批由衷熱愛海洋和潛水的愛好者組成的團體,以寧波為主要基地,與海洋一起旅行,為環保共同努力是我們的目標。
提到海洋中的劇毒生物,潛水員腦海中第一個閃現的大概就是藍環章魚,據說一個藍環的毒性能毒倒30個成年人,所以即使有幸見到,很多人在驚喜之余,都有點緊張和敬畏。然而還有一種藍環的近親,顏色更絢麗,也更容易見到,但很多人卻不知道他有劇毒。
我們的主角就是Flamboyant cuttlefish(拉丁名:Metasepia pfefferi),火焰烏賊。
遲鈍的小河馬
火焰烏賊主要被發現生活在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等的眾多淺層海域的海底沙地,在一些微距潛點,比如藍碧,安汶,阿尼洛是比較常見的生物之一,成年體長也僅為6-8CM。加上頭小身體大,“四肢”短小,這給了它一個可愛和形象的名字--小河馬。
游起來是這樣的
不像槍烏賊(魷魚)以游動能力著稱,火焰烏賊體內的海螵蛸 (Cuttlebone,墨魚體內通常有一塊很大的白色硬鈣質片,通過改變海螵蛸內部氣體和液體的比例從而獲得不同的浮力)太小,所以火焰烏賊是個中性糟糕、游泳拙劣的潛水員,作為烏賊目(Sepiida)中唯一的爬行動物,它大部分時間居然要和它的遠親章魚一樣依靠它可愛的觸手在海床爬行。
爬起來是這樣的
鮮艷的小家伙
如同它的名字—火焰烏賊,使得它成為一種非常特殊,極易識別的生物,相信第一次見到火焰烏賊的潛水員肯定會被其炫目的外表和特殊的形態所吸引。火焰烏賊跟擬態章魚一樣,是技藝超群的偽裝大師,通過穿著不同的華麗外衣,迷惑天敵、偽裝伺機偷襲獵食以及吸引異性。
原理是,火焰烏賊有復雜的神經系統,通過調動細胞,不僅能變換色彩,就連表皮的紋理也能根據需要調節自如。通常情況下,火焰烏賊的體色呈現深棕色,當遇到攻擊或者干擾時,會迅速變幻出黑、白、黃等色彩;在其狩獵時,觸手又會呈現明顯的深紅色,同時揮動鮮艷的觸須,遠看就像一朵盛開的蝴蝶蘭。而有時雄性火焰烏賊在求偶時也會將自身“打扮”地更像雌性,以迷惑、避開競爭者從而接近心儀的異性。
雌性火焰烏賊通常會把受精卵產在珊瑚,礁石,浮木的邊緣縫隙中,當白色的卵隨著時間推移逐漸清晰透明時,就能顯現出小烏賊的雛形
我慢、我可愛,但是我有毒
更加鮮為人知的是,研究證實,火焰烏賊體內含有劇毒。作為唯一有毒的烏賊,以及三種含有毒素的頭足綱物種之一,火焰烏賊的毒性可以跟其大名鼎鼎的遠親--藍環章魚相比。但與藍環章魚通過唾液腺釋放毒素不同的是,它獨特的毒素被發現存在于肌肉組織當中,與河豚魚十分類似,通過食用才會進入人體內。雖然火焰烏賊的毒是防御性的,并不會因為接觸而感染,但作為有海洋保育意識的潛水員,不論有毒與否,都應避免觸碰海洋生物,降低對其生活習性的影響,尊重保護它們的同時也是保護我們自己。
后記
Cuttlefish是一種中小型軟體動物。與Squid、Octopus三者同屬于軟體動物門頭足綱。可能不少人(包括我在內)一開始會對于這3種形態、習性相似的生物難以區分。
Cuttlefish (墨魚) 又稱烏賊、花枝,與Squid同屬十腕目,有兩條長須八條短須。Squid(魷魚),也稱柔魚、槍烏賊,頭和軀干比墨魚的狹長,尤其軀干部末端很像標槍的槍頭,因此叫槍烏賊。和Squid一樣,Cuttlefish的觸須圍繞在它的嘴邊。而Octopus(章魚)又稱八爪魚,屬于八腕目,有八條觸須。
目前全球已知共有120種Cuttlefish,主要捕食小型甲殼動物如蝦和螃蟹,部分魚類也在它的食譜上。由于大部分Cuttlefish體型相對較小,海洋環境中有不少捕食它們的如大型魚類、鯊魚等掠食者,有時甚至也會面臨體型較大的同一物種的威脅。
點擊訂閱NBDive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