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通氣會,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段思明發布了發生在福建校園內的刑事犯罪典型案例。
發生在校園內的刑事犯罪典型案例(福建)
目 錄
1.盧某某故意傷害案
2.張某某故意傷害案
3.劉某某、江某故意傷害案
4.楊某聚眾斗毆案
5.哈某某故意傷害案
6.何某某、卓某某、陸某某聚眾斗毆案
7.長汀三名未成年人聚眾斗毆致人死亡案
8.官某某尋釁滋事案
9.許某某故意傷害案
10.劉某某、肖某、王某、楊某犯聚眾斗毆案
11.黃凱文、魏某某搶劫案
12.楊某某故意傷害案
13.林某某、樓某某強制污辱婦女案
14.陳某故意傷害案
15.卓某某故意傷害案
16.黃某某、李某某、黃某某、張某某故意傷害案
一、被告人盧某某故意傷害案
(一)基本案情
2012年11月5日16時許,被告人盧某某到南靖縣某中學高中部找朋友,在高中部四樓看到林某某,因林某某曾與其產生過糾紛,被告人盧某某遂將林某某叫到男廁所內質問,并動手對其進行毆打,林某某也還手毆打盧某某,雙方發生打架,雙方均有受傷。經南靖縣公安局法醫鑒定:被害人林某某的損傷程度屬于輕傷;被告人盧某某的傷情屬于輕微傷。
(二)裁判結果
被告人盧某某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一人輕傷,其行為已構成故意傷害罪,依法應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盧某某犯罪時未滿十八周歲,依法應當減輕處罰;被告人犯罪后,自動到公安機關投案,系自首,依法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被告人歸案后積極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取得被害人的諒解,依法予以酌情從輕處罰。依照刑法有關規定,對被告人盧某某犯故意傷害罪,免予刑事處罰。宣判后,沒有上訴、抗訴,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
(三)典型意義
本案是一起未成年被告人毆打未成年被害人的案件。被告人及被害人曾經都在漳州某學校就讀初中,林某某在學校時有幫過與被告人盧某某有糾紛的人。因被告人盧某某平時不注意自己的道德素養,法制觀念淡薄,不能冷靜處置同學間發生的小事,而是斤斤計較,從而導致犯罪。從本案中可以發現,對未成年人法制教育是一項長抓不懈的工程,要時刻引導未成年人認真學習,遵守法律法規,與人和睦相處,珍惜學習時光,做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二、張某某故意傷害案
(一)基本案情
2014年12月15日晚上21時許,被告人張某某(系閩清某中學高一學生)在女生宿舍6樓開水間因排隊提開水的事情與同校女生陳某某發生爭吵,之后被告人打了陳某某右臉部一拳,導致其右眼部、鼻子受傷。經鑒定,被害人陳某某因外傷致鼻骨右側及右側上頜骨額突骨折,屬輕傷二級。2015年1月l3日,被告人在母親陪同下主動到派出所接受訊問,如實供述犯罪事實。
在本案訴訟過程中,被害人陳某某提出附帶民事訴訟,2015年5月13日經法院主持調解,雙方當事人達成了調解協議,由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一次性賠償被害人各項損失人民幣50000元,并已履行完畢,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出具了諒解書,表示愿意諒解被告人,希望法庭對其減輕從寬處罰,判處緩刑直至免予刑事處罰。
(二)裁判結果
被告人張某某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一人輕傷,其行為已構成故意傷害罪。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成立。被告人犯罪時未滿十八周歲;在犯罪后自動投案,并能夠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行為,系自首;本案系因民間矛盾激化引發,且被害人對雙方矛盾激化負有一定責任;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與被害人達成了調解協議,并已付清全部賠償款,取得了被害人及其親屬的諒解。綜上,鑒于被告人犯罪情節較輕,具有良好的悔罪表現,社會危害程度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依法免予刑事處罰。
(三)典型意義
校園學生沖動好斗事件,近年來在新聞上屢見不鮮。比如本案被告人張某某就具有很典型性。被告人張某某成長于完整、和睦的家庭,平時性格外向,在學校表現良好,追求進步,擔任過班干部,在校期間曾獲得“文體活動之星”、“學習進步之星”、“熱愛讀書之星”等獎項;具有體育特長,曾于2011年獲得縣田徑運動會鉛球第六名、標槍第五名,2012年獲得縣田徑運動會鉛球第三名,2013年獲得市第50屆中小學生運動會鉛球第四名、標槍第五名。張某某平時交往的人員都是同學,沒有結交社會不良青年、沉迷網絡等不良行為,日常寄宿在學校,獨立生活能力較強。但因其性格較好強,年輕氣盛,故因瑣事受到被害人言語刺激時,不能理智地控制情緒,動手打了對方一拳致其輕傷,構成了故意傷害罪。經過法庭教育,被告人對自己的行為深感后悔,悔罪態度良好,其親屬亦表示今后一定對其嚴格管教,促其改過自新。
三、劉某某、江某故意傷害案
(一)基本案情
2011年6月22日7、8時許,被告人劉某某、江某認為閩侯縣某中學的秦某是與被告人江某在網上發生過爭吵的人,遂進入秦某所在的教室對其進行毆打后離開。10時30分許,兩被告人再次進入教室,對秦某頭部等處進行毆打。約三分鐘后,兩名被告人第三次進入教室,用腳踢打秦某腹部等處。經閩侯縣公安局法醫鑒定,秦某所受的傷是外力致使脾破裂屬于重傷,評定為六級傷殘。2011年8月29日,被告人劉某某、江某家長共賠償被害人損失人民幣117720元。2011年9月5日,被告人向閩侯縣公安局祥謙派出所投案。
(二)裁判結果
福建省閩侯縣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劉某某、江某故意以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為目的,毆打致一人重傷,評定為六級傷殘,其行為已構成故意傷害罪,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成立,法院予以支持。指定辯護人提出被告人劉某某、江某能主動投案,并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可從輕或減輕處罰,且犯罪時均未滿十六周歲,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兩被告人的家屬已賠償被害人方的損失,可酌情予以從輕處罰的辯護意見予以采納。根據兩被告人在本案中的犯罪事實、情節、社會危害性,依法對兩被告人予以減輕處罰。希望被告人應吸取教訓,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依照刑法有關規定,以故意傷害罪判處被告人劉某某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緩刑三年,被告人江某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緩刑三年。
(三)典型意義
本起是一起發生在校園內的學生暴力事件。就該案起因而言,被告人江某誤認為被害人系在網上罵他的人,在不問清事情的情況下,沖動叫上同學沖到被害人班級對被害人進行毆打,缺乏冷靜思考與理性對待,是引發本案的直接原因。除此之外,兩被告人三次沖入班級,校方未能及時制止,也是導致本案被害人重傷后果的原因之一。案發后,兩被告人已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取得諒解,兩被告人也表示真誠悔過。鑒于兩被告人均為初中三年級在讀學生,未滿十六同歲,人民法院本著“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給予兩被告人減輕處罰,并依法適用緩刑,有利于他們健康成長。孩子的習慣性格的養成,家庭與學校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家庭、學校應經常教育學生在發生矛盾時,要冷靜克制,學會容忍,“退一步海闊天空”,千萬不能感情沖動。
四、楊某聚眾斗毆案
(一)基本案情
2014年1月11日中午,中學生林某某將補習路上被已輟學同學哨某等人欺負的過程告訴其同學陳某某。當日晚20時許,陳某某召集已輟學的被告人楊某、張某等人找對方討說法,在永輝超市旁邊網吧樓下的小巷子內毆打了對方一名男子。隨后被打男子電話召集人員,被告人楊某這方亦打電話召集人員,被打男子方通過電話叫被告人楊某等人到馬尾步行街迪樂星KTV樓下。接完電話后,被告人楊某等人回住處拿鋼管、砍刀等工具,并分乘四輛助力車至馬尾區步行街迪樂星KTV樓下,看到KTV樓下有兩幫人就追打。被告人楊某手持鋼管與同伙在馬尾步行街金海大廈的停車場將在校生楊某毆打致傷,張某等人在馬尾步行街肯德基附近將被害人張某毆打致傷。經福州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鑒定,被害人楊某損傷屬輕傷一級,被害人張某損傷屬輕傷二級。
(二)裁判結果
福州市馬尾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楊某與同伙在公共場所持械聚眾斗毆,致二人輕傷的后果,其行為已構成聚眾斗毆罪。量刑上,一是被告人楊某犯罪時未滿十八周歲,應當予以減輕處罰。二是被告人當庭自愿認罪,悔罪態度誠懇,酌情予以從輕處罰。三是被告人案發后,其家屬積極協商賠償被害人的部分經濟損失,獲得被害人的諒解,酌情予以從輕處罰。據此,依照刑法等有關規定,以聚眾斗毆罪判處楊某有期徒刑二年五個月。
(三)典型意義
人具有群體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中學生喜歡與自己性格相近的同學組成小團體,一起學習、活動和玩耍,但因自我性格尚未穩固,容易受到其他成員思想和行為的影響,如本案就是一人被糾集斗毆而拉上其他在場同伴。中學生思想不成熟,辨識能力較差,自我保護能力較弱,應時刻警惕,謹慎交友,特別是與輟學的同學或帶有刺青、吸煙酗酒等社會人員來往,盡量減少夜間在外活動,特別是避免在酒吧、KTV、網吧、燒烤攤、大排檔、僻靜的公園、燈光昏暗的街道等區域活動。家長應當加強對孩子課余時間的管束,有效監管孩子的行為和去向,及時關心孩子的思想和情緒。
五、哈某某故意傷害案
(一)基本案情
2012年9月14日13時許,被告人哈某某在福州某中學九年級四班教室內與同班同學陳某某因糾紛發生肢體沖突,在沖突過程中哈某某順手拿起教室內的一把木頭凳子砸向陳某某的頭部,造成被害人陳某某顱骨凹陷性骨折。經鑒定,陳某某的傷情為重傷。案發后,被告人哈某某的父親已賠償被害人醫療費共計人民幣81000元,另校方賠償醫療費44000元,陳某某及其家屬對哈某某的傷害行為表示諒解。
(二)裁判結果
福州市晉安區法院少年庭經審理認為,被告人采用暴力手段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一人重傷,其行為已構成故意傷害罪。被告人在作案時年齡未滿十六周歲,庭審中自愿認罪,具有自首情節,其家屬積極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并得到被害人諒解,且福州市晉安區司法局對被告人作出符合社區矯正的評估意見,具備緩刑幫教條件,依法予以減輕處罰并適用緩刑。根據被告人的犯罪情節及悔罪表現,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十七條第二款、第三款、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第七十二條、第七十三條第二款、第七十六條之規定,以故意傷害罪判處被告人哈某某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
(三)典型意義
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養未成年人良好的品行,進一步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本著教育和保護的方針,有效地遏制未成年人犯罪,通過生動的真實案例告訴中學生什么是違法行為、哪些情況可能導致犯罪,以及怎樣避免遭受不法侵害、加強自我保護。立足審判,深化維權,堅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寓教于審,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為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構建和諧社會做出努力。
六、何某某、卓某某、陸某某聚眾斗毆案
(一)基本案情
2012年11月9日20時許,被告人何某某與鄭某某(已判決)因瑣事發生矛盾,后被告人何某某、陸某某、卓某某糾集劉某某等多人到福州市倉山區蓋山鎮某技術學院內,與鄭某某所糾集的常某富、趙某某、常某孟(均已判決)等人發生斗毆,后劉某某被常某富持匕首刺傷身亡。公安機關于2012年11月20日在福州市第二醫院將被告人陸某某抓獲歸案,同日在福州市倉山區財茂城福建建閩工程技術學校將被告人何某某、卓某某抓獲。到案后,三被告人對其違法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二)裁判結果
福州市倉山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何某某、陸某某、卓某某糾集多人參與斗毆,其行為已觸犯刑法,依法應當以聚眾斗毆罪追究刑事責任。公訴機關對被告人何某某、陸某某、卓某某的指控,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罪名成立。被告人何某某、陸某某、卓某某的辯護人要求對其從輕或減輕處罰的辯護意見予以部分采信。被告人何某某、陸某某、卓某某作案時不滿十八周歲,依法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歸案后,三個被告人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認罪態度較好,依法可以從輕處罰。被告人何某某、陸某某、卓某某是初次犯罪,作案時未滿十八周歲,到案后認罪態度較好,確有悔罪表現,且三個被告人均是在校生,具備監護和幫教條件,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更有利于對其教育改造,依法對其宣告緩刑。被告人何某某、陸某某、卓某某所犯的罪行較輕,其犯罪記錄將被依法封存。一、被告人何某某犯聚眾斗毆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個月,緩刑一年六個月。二、被告人陸某某犯聚眾斗毆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個月,緩刑一年六個月。三、被告人卓某某犯聚眾斗毆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個月,緩刑一年六個月。四、禁止被告人何某某、陸某某、卓某某在緩刑考驗期間進入夜總會、酒吧、迪廳、網吧等娛樂場所。
(三)典型意義
本案是一起因女生之間的矛盾進而雙方糾集多人參與斗毆,造成了一方人員死亡嚴重后果的案件。被告人法律意識淡薄,在遇到矛盾的時候即產生用人多勢眾、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被告人何某某因與鄭某某之間原系小矛盾,但雙方均糾集多人,甚至于糾集社會上的人員在校園內進行斗毆,嚴重威脅到校園安全,殊不知該行為已經觸犯了法律,并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嚴重后果。本院考慮到被告人均系在校生,且并未造成對方人員傷亡,其所在社區同意對其進行幫教,對其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故對其宣告緩刑。本案的依法審理,是對校園暴力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
七、長汀三名未成年人聚眾斗毆致人死亡案
(一)基本案情
2014年12月2日上午,被告人黃某某(15歲)因同班同學林某某與受害人梁某某發生爭執,即陪同林某華到教室找梁某某理論,并約定時間地點打架斗毆。
12月5日16時許,被告人黃某某糾集被告人肖某某(15歲)、鐘某某(17歲)和溫某某騎摩托車依約至長汀五中校門口,欲幫林某某與梁某某打架,因林某某已由其姐姐接回,且正值學校放學之時,雙方沒有打架,隨后由被告人黃某某又與被害人梁某某約好第二天下午二點到長汀三中后操場打架,雙方為了打架還互留了QQ號。
12月6日14時許,被害人梁某某依約一人背著內裝雙截棍的書包前往長汀三中后操場應架,被告人黃某某得知被害人梁某某已經帶人到了長汀三中后操場,即糾集被告人肖某某、鐘某某及溫某某、劉某某、戴某某一起分乘二部助力車趕至長汀三中后操場,并在現場碰到聞訊趕來的鄭某、雷某某(均另案處理)。被告人黃某某在現場其他人員的慫恿下率先沖上前用拳頭毆打被害人梁某某的頭部,隨后,被告人肖某某、鐘某某及戴某某、鄭某、雷某某也上前圍毆被害人梁某某致其受傷倒地。其中:被告人肖某某持摩托車大鎖擊打被害人的頭、頸部,被告人鐘某某也持摩托車大鎖上前,并用腳踢了被害人腿部;其他人用腳踢了被害人的屁股及腿部。打得差不多之后,三被告人一起逃離現場。被害人梁某某被毆打致傷倒在地上,由他人報120救護電話,并經醫生現場搶救無效死亡。
被告人在得知被害人死亡的消息后逃至龍巖,后由長汀縣公安局民警在龍巖飛劍網吧將被告人肖某某抓獲,并在龍巖林海賓館抓獲了被告人黃某某、鐘某某和戴某某。
(二)裁判結果
長汀縣人民法院審理該案后認為各被告人到案后基本供述了自己的罪行,認罪、悔罪態度良好,并委托家屬賠償被害人家屬的經濟損失,取得了被害人家屬的諒解?;趯ξ闯赡攴笐越逃?、感化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7月21日,長汀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召集人”黃某某與直接致人死亡的肖某某犯故意傷害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六個月、五年二個月,被告人鐘某某犯聚眾斗毆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八個月,緩刑二年。
(三)典型意義
校園聚眾斗毆是群體性違法犯罪,危害大,涉及面廣。長汀法院少年審判庭受理此案后先對被告人進行調查,發現各被告人家長均為文化程度較低的農民或務工人員,平常對子女均疏于教育,導致被告人遵紀守法意識不強,并且被告人黃某某已經被學校勸退。因此,社會各界應對學生的教育、關愛,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法治觀念。
八、官某某尋釁滋事案
(一)基本案情
2014年3月21日晚21時許,被告人官某某伙同蔡某某(在校生)等人在縣實驗中學門口無故用錘子敲打下晚自習回家的實驗中學學生林某某,造成其頭部受傷,經清流縣公安局物證鑒定室鑒定,被害人林某某的傷情為輕傷壹級。另查明,2014年3月份期間,被告人官某某伙同蔡某某(在校生)等人在清流縣兒童公園路段、九龍橋頭、紅綠燈路口、校園門口多次無故毆打在校學未成年學生,先后導致五名在校生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在共同犯罪中被告人官某某已年滿十六周歲,蔡某某等人未滿十六周歲,因此被告人官某某被提起公訴。被告人官某某在鳳翔街家中被抓獲歸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
(二)裁判結果
清流縣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官某某無視國家法紀和社會公德,隨意毆打他人,致1人輕傷,1人輕微傷,情節惡劣,其行為已構成尋釁滋事罪。被告人官某某多次毆打在校未成年學生,酌情從重處罰;犯罪時已滿十六周歲未滿十八周歲,依法從輕處罰;到案后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是坦白,依法從輕處罰。依照刑法有關規定判決被告人官某某犯尋釁滋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宣判后,被告人官某某表示服判,未提出上訴。
(三)典型意義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校園暴力案件,校園暴力在破壞校園正常秩序的同時,也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傷害,有的甚至仇視學校和社會,因此校園暴力的危害不容忽視。本案被害人林某某系未成年在校生,其生理和心理發育尚不成熟,面臨危險時也缺乏足夠的認識和防范能力,因此對本案被告人官某某無故毆打在校未成年學生從重處罰,體現了司法機關對未成年人的特別保護;另一方面,未成年人涉世不深,世界觀尚未定型,是人格形成和發展的最關鍵階段,也是最容易產生逆反心理的時期。因此,考慮到本案被告人系未成年人,在懲治其犯罪的同時,依法對其從輕處罰,也是我國法律對未成年罪犯寬嚴相濟的體現。我們希望,通過這個案例,廣大未成年人能吸取教訓,主動學法、守法,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同時也呼吁學校、家庭、社會和司法,加大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從源頭預防校園傷害事故的發生。
九、許某某故意傷害案
(一)基本案情
2014年9月23日、24日,被告人許某某(未滿15周歲)因走路姿勢、發型等遭到同為某中學學生的被害人林某某等人的不滿、指責而心生怨恨揚言要毆打林某某。2014年9月24日下午課間,被害人林某某、黃某某、翁某某以及在校生宋某、吳某、陳某某等人將被告人許某某約至該校教學樓廁所,許某某返回宿舍攜帶一把水果刀赴約。在廁所內,被害人林某某及陳某某等人用手打、用腳踢被告人許某某。隨后被告人許某某在遭到圍毆的情況下,抽出隨身攜帶的水果刀將被害人黃某某、林某某、翁某某刺傷。經鑒定,被害人黃某某、翁某某的人體損傷程度為重傷二級,林某某的損傷程度屬輕微傷。
(二)裁判結果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許某某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二人重傷、一人輕微傷,其行為已構成故意傷害罪。鑒于被告人許某某犯罪時未滿十六周歲,歸案后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且被害人對本案具有過錯,應予以減輕處罰。被告人許某某的犯罪行為致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黃某某、翁某某遭受經濟損失,應負賠償責任。本案中,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某中學作為管理者未能發現分屬不同班級的多名學生在上課期間聚集在廁所滋事,并致許某某持械刺傷黃某某、翁某某,某中學對該傷害后果應承擔一定的責任。據此,依照刑法有關規定,以故意傷害罪判處被告人許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其法定代理人以及某中學按照各自應承擔的份額分別賠償黃某某、翁某某醫療費等各項經濟損失共計人民幣三十一萬余元。
(三)典型意義
本案是一起因同學之間的糾紛而引發的典型校園傷害案件。究其原因,一方面,在學校中,同學間因瑣事起爭執是非常常見的。未成年人在自控能力薄弱的情況下,鋌而走險,不計后果,這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大特點。在本案審理過程中,法庭調查發現,被告人許某某性格內向,不愛與家長、老師溝通,在受到同學言語挑釁后,一時沖動刺傷同學,最終導致本案的發生。因此,當與同學因瑣事發生摩擦后,應當通過雙方自行協商或者報告老師、告訴家長等正當途徑解決,不能意氣用事,甚至動手動刀。另一方面,學校對學生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的職責,學生在校上課期間發生故意傷害事件,學校亦要承擔相應的責任。所以說,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十、劉某某、肖某、王某、楊某犯聚眾斗毆案
(一)基本案情
2014年3月的一天,在武平二中就讀的吳某某(另案處理)與隔壁班的同學鐘某某(另案處理)因為一女同學爭風吃醋,發生糾紛,雙方約定于3月21日下午到武平縣城樹子壩公園打架斗毆。后吳某某打電話讓張某某(另案處理)叫人并帶上工具幫忙打架。同月21日下午,張某某便邀集被告人幫忙打架,并請被告等人在二中附近飯店吃飯喝酒。接到電話的四被告人來到樹子壩公園靠近水閘橋邊的空地上等候。十分鐘后,吳某某來到樹子壩公園。當日下午5時許,吳某某看見鐘某某帶人從水閘橋邊走過來后,吳某某持鍍鋅管立即沖上前去毆打鐘某某,鐘某某見狀立即跑開。隨后,張某某持棒球棍和被告人劉某某等人追趕鐘某某,在不遠處的被告人王某看到鐘某某往他方向跑來,便跑過去將其攔下并撞倒在地。被告人肖某、劉某某等人上前用鍍鋅管毆打鐘某某,致其T2、3左橫突骨折。經龍巖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鑒定,鐘某某的傷情屬輕傷二級。2014年5月7日、9日、13日、19日,四被告人劉某某、肖某、王某、楊某先后到武平縣公安局平川派出所投案。
(二)裁判結果
武平縣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四被告人受他人邀集后,持械積極參與斗毆,致一人輕傷,四被告人的行為均構成聚眾斗毆罪。四被告人聚眾斗毆致一人輕傷,應對四被告人酌情從重處罰。四被告人犯罪時均不滿十八周歲、均能主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具有自首情節,對四被告人依法減輕處罰,可對四被告人依法宣告緩刑。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規定,以聚眾斗毆罪,判處四被告人有期徒刑一年八個月,緩刑二年六個月。宣判后,四被告人均表示服從判決,不上訴,會積極地接受社區矯正,爭做一名守法的好公民。
(三)典型意義
本案是一起不諳世事的同窗學子因小事,為面子,逞強好勝,相互約定并糾集他人在城區公園持械聚眾斗毆的案件。糾集的人員涉及城區好幾所中學的未成年學生,未成年學生愛面子、講義氣、講情面,平時不注重法律知識的學習,不三思而后行。在酒足飯飽后,對糾集者言聽計從,不問事件緣由,在他人邀集下伙同他人持械斗毆,觸犯刑律。實踐中,屢屢發生的聚眾斗毆或尋釁滋事的案件,一些已成年的觸犯刑律被處罰者也會因講江湖義氣等而一同走上法庭的被告席被追究刑責,不乏其者。法院綜合考慮四被告人的犯罪事實、犯罪性質、犯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后果,結合四被告人系未成年學生的特點,秉著“教育為主、懲罰為輔”,采取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對四被告人判處緩刑,給予四被告人繼續學習深造的機會,符合罪責刑相一致,做到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一。
十一、黃凱文、魏某某搶劫案
(一)基本案情
2010年5月,被告人黃凱文、魏某某伙同張凱(另案處理)經共謀后,爬墻進入福建省順昌中等職業學校,由被告人魏某某到學校電子閱覽室內,先后將該校數名學生騙至學校食堂后面,被告人黃凱文、張凱采用語言威脅、搜身等方法,搶走鄭某人民幣10元、胡某人民幣120元,其余學生因身上沒有錢而未搜到財物。后贓款被三人共同揮霍。
(二)裁判結果
順昌縣人民法院經審理后以為,被告人黃凱文、魏某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脅迫等方法搶劫他人財物,其行為均已構成搶劫罪。被告人黃凱文、魏某某搶劫未成年人,酌情予以從重處罰。被告人魏某某作案時未滿十八周歲,且當庭自愿認罪,積極退出贓款,有悔罪表現,依法予以減輕處罰。被告人黃凱文當庭自愿認罪,有悔罪表現,酌情予以從輕處罰。依據刑法有關規定,判處被告人黃凱文犯搶劫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三千元;判處被告人魏某某犯搶劫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并處罰金三千元,退出的贓款人民幣130元返還給各被害人。
(三)典型意義
搶劫罪是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暴力性犯罪,社會危害性大,其中,校園搶劫案不僅使學生的合法權益遭受損害,也給學生們的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恐慌,擾亂校園正常教學秩序。本案中兩名被告人犯案時均不滿18周歲,均是農村家庭出生,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忽略對子女的家庭教育;被告人自身法律意識不強,致使其最終走上犯罪道路。
十二、楊某某故意傷害案
(一)基本案情
周敏(已判刑)與被害人陳某某(未成年)因爭搶女友一事產生矛盾,2013年1月17日9時許,周敏得知陳某某在南平市農業學校時,便糾集被告人楊某某(未成年)等人一同前往學校毆打陳某某,在學校后門斜坡處遇上陳某某時,周敏先沖過去用磚頭往陳某某頭部砸了一下,楊某某隨后用隨身攜帶的匕首將陳繼民背部劃傷,在陳某某跑至學校攀登橋處時,周敏又沖過去打陳繼民,楊某某亦拿起磚塊往陳繼民頭部砸了一下。經福建武夷司法鑒定所鑒定,陳繼民因外傷致左頂骨凹陷性骨折、左背部一長11.5cm創口,均構成輕傷。
2013年4月9日,被告人楊某某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公安機關對其采取取保候審的強制措施,同年4月27日楊某某毆打他人致輕微傷偏重,5月13日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拘留6日并處罰款200元的行政處罰,5月22日經南平市建陽區檢察院批準被逮捕。同案人周敏歸案后先行賠償了被害人陳某某全部經濟損失共計人民幣10000元,在本案審理期間,經本院主持調解,被告人楊某某又賠償被害人陳某某繼續治療費損失共計1000元,取得了被害人諒解。
(二)裁判結果
南平市建陽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楊某某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一人輕傷,其行為已構成故意傷害罪。依照刑法有關規定,以故意傷害罪判處被告人楊某某拘役五個月。被告人楊某某對判決結果無異議,表示不上訴。
(三)典型意義
本案事發校園,被告人及被害人均為未成年人,其中被害人系在校生。被告人受他人蠱惑,盲目講朋友義氣,持兇器在校園內傷害未成年學生,可酌情從重處罰。雖具有多項法定以及酌定從輕的情節,但被告人楊某某曾因攜帶管制刀具被處罰,在本案中亦使用匕首傷害他人,其性格沖動,做事欠考慮,且在取保候審期間,又因小事而毆打他人致輕微傷偏重,其父母作為監護人未能盡到監管和教育的職責,其本人具有一定的人身危險性,因此被告人楊某某不具備適用緩刑的條件。本案審理過程中,心理咨詢師通過心理測評得出的結論亦為:被告人楊某某心理年齡尚小,容易沉浸在自我世界中,自我約束能力弱,有一定的社會危險性。故本案適用實刑更有利于教育、感化和挽救失足未成年人。
十三、林某某、樓某某強制污辱婦女案
(一)基本案情
2013年4月10日17時許,被告人林某某認為其被陳某某辱罵,糾集樓某某、黃某某(均為未成年女性),到光澤縣某中學找該校學生陳某某(女,未成年)欲行報復,因陳某某警覺躲藏,林某某等人尋找未果。當日20時許,林某某通過他人將陳某某約出并帶到光澤縣某超市后面的巷子里,林某某與樓某某先后對被害人實施摔耳光、拉扯頭發等毆打行為,致使被害人鼻子流血,此后,林某某叫被害人“把衣服脫光”,陳某某因害怕哭泣而不敢反抗,遂將衣褲脫光,林某紅、與樓某某及在場的另二名女學生對被害人圍觀取笑。其間樓某某使用手機對陳某某的裸體拍攝了十余張照片,爾后將照片通過手機藍牙傳送給在場人員。當晚被害人陳某某即向公安機關報警并到醫院就醫,法醫鑒定,陳某某的鼻部及面部的損傷為鈍物傷,傷情為輕微傷。被告人樓某某與林某某等人得知被害人報警后,將手機中被害人的裸照刪除。
(二)裁判結果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樓某某、林某某無視國家法律,伙同他人聚眾以暴力方法強制侮辱婦女,其行為已構成強制侮辱婦女罪。本院綜合考慮被告人林某某、樓某某系初犯,作案時均不滿十八周歲,主動歸案并如實供述犯罪事實,案發后積極賠償并取得對方諒解,以及案發時在場人員均為女性,被害人裸照被刪除,未造成其他惡劣影響等情節,結合司法局建議對被告人適用社區矯正的調查評估意見,決定依法對被告人減輕處罰并適用緩刑。以強制污辱婦女罪判處林某某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二年;判處樓某某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
(三)典型意義
這起案件的被告人與被害人均是花季少女,事件的發生令人震驚與痛心。審理中我們了解到,被告人樓某某與林某某的父母均離異,二人自幼均缺少監護人的有效監管,祖父母對其過于溺愛,管教乏力,其處在青春期缺乏正確的引導,思維叛逆,行事任性,法制觀念淡薄,因而走上犯罪道路。而被害人陳某某亦缺乏自我保護意識,明知林某某等人案發當日下午已到學校欲對其報復,當晚亦輕率應約外出,身處險境后亦不懂呼救、逃跑。本案再次提醒我們,為人父母者應當提高責任意識,不僅應當保障孩子的物質需要,亦應當重視孩子的心理成長,加強人生觀的正確引導,切實履行好監護責任。學校亦應當加強安全教育,尤其女學生應當懂得自尊自愛與尊重他人,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十四、陳某故意傷害案
(一)基本案情
2015年1月20日23時許,被告人陳某(時年16周歲)在其宿舍樓的409寢室,因瑣事被李某某等人毆打。后,被告人陳某為報復,從其403寢室拿出一把水果刀到409寢室外持刀將李某某逼退至412寢室內后將李鑫森的脖子劃傷。經鑒定,被害人受傷致氣管破裂、食管全層破裂,并經手術修補,評定為重傷二級;同時致縱膈氣腫(自行吸收),評定為輕傷一級;頸前部皮膚創口疤痕7.3cm、甲狀腺挫裂傷、右側胸腔少量積氣,評定為輕傷二級,綜合評定為重傷二級。被告人陳某受輕微傷。2015年3月27日,被告人自動向公安機關投案,并如實供述了上述犯罪事實。在本案審理期間,被告人的家屬已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人民幣100000元,并取得被害人諒解。
(二)裁判結果
廈門市集美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陳某持械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一人重傷,其行為已構成故意傷害罪。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成立。陳某犯罪時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系未成年人犯罪;其犯罪后自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其已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并取得諒解;被害人在本案中有過錯;綜合以上情節,對陳某依法可以減輕處罰,對其適用緩刑不致于再危害社會,可適用緩刑。公訴機關的量刑建議適當,予以采納。辯護人的辯護意見理由充分,予以采納。據此,依照刑法等有關規定,判處陳某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緩刑二年。宣判后,被告人沒有提出上訴,目前該案件已生效。
(三)典型意義
本案是一起因瑣事發生糾紛而引發的連環校園暴力案例,由一個“輕”暴力導致了本案的暴力犯罪行為。本案的犯罪行為屬于典型的校園暴力行為,由于被告人和被害人均系同校同學,法律意識淡薄,又處于青春期年輕氣盛階段,不可避免的會因為瑣事發生糾紛而導致打架事件,進而演變為刑事犯罪案件。本案中,鑒于被害人對于犯罪后果的產生存在過錯,同時陳某在案發后認罪態度良好,第一時間報警,聯系年級老師,將被害人送至醫院救治,主觀惡性較小,并非蓄意傷害,且在案件審理期間,陳某家屬能夠積極賠償被害人的經濟損失,取得了被害人的諒解,故對陳某判處緩刑,給予其一個重新回歸社會的機會,并希望能夠以此給予在校學生一個警示教育,讓同學們懂得如何妥善處理矛盾糾紛,如何相互尊重。
十五、卓某某故意傷害案
(一)基本案情
2011年11月25日下午,被告人卓某某(男,時年14歲)在沙縣某中學教室上課時,因課桌間距問題與被害人王某某(男,時年14歲)發生口角,并受到被害人的威脅。被告人因害怕被王某某毆打,次日去學校上課時從家中攜帶一把水果刀藏在衣服口袋。當日8時50分許下課期間,被害人在教室從被告人身后拍被告人的頭,二人遂發生打斗。打斗過程中,被告人隨手掏出水果刀將被害人刺傷。經沙縣公安局法醫鑒定,被害人的傷情為重傷。被告人案發后在校保衛處等候公安機關處理,到案后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實。案發后,被告人主動賠償給被害人人民幣71 500元,并取得被害人諒解。
(二)裁判結果
沙縣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故意非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造成一人重傷的后果,構成故意傷害罪。由于被告人犯罪時未滿十六周歲,有自首情節,案發后,主動賠償被害人的經濟損失,并取得被害人諒解。據此,依照刑法有關規定,以故意傷害罪判處被告人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三年。
(三)典型意義
本案是一起校園內因同學糾紛而引發暴力侵害的典型案例。根據法庭審前社會調查了解,被告人平時表現良好,但性格內向,與同學缺乏交流。案發時,因課桌間距的瑣事和與同班同學產生糾紛,被害人用言語對被告人進行威脅恐嚇,被告人因害怕被毆打而攜帶水果刀上課,最終釀成嚴重后果。此類案件反映了,部分未成年人心智未成熟,行事沖動,不能采用合理的方式化解人與人之間的矛盾糾紛。家庭、學校和社會應當注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注意提高他們的溝通相處能力,避免此類案件再次發生。
十六、黃某某、李某某、黃某某、張某某故意傷害案
(一)基本案情
2012年3月28日21時許,被告人黃某某、李某某、黃某某、張某某因對被害人鄧某某等人在其就讀的中學內喝酒并收其酒錢心生不滿,被告人黃某某、李某某提出要教訓對方,之后由黃某某、李某某吩咐幾個低年級的學生找來三根鐵棍,四被告人在該校操場邊的小路,采用鐵棍敲和用腳踢的方式對被害人鄧某某等人實施毆打。經永安市公安局法醫鑒定,被害人鄧某某的損傷為重傷,被害人魏某某的損傷為輕微傷叁級。2012年6月15日,被告人黃某某、張某某接到永安市公安局電話通知后主動到公安機關接受調查;2012年7月5日,被告人李某某被永安市公安局抓獲歸案;2012年8月14日,被告人黃某某主動到永安市公安局投案。
另查明,四被告人賠償受害人鄧某某經濟損失合計88814元,賠償受害人魏榮增經濟損失合計22460元。
(二)裁判結果
永安市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四被告人以故意非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為目的,將他人打致重傷或輕微傷叁級,其行為已構成故意傷害罪。四被告人的行為,屬共同犯罪,應根據其犯罪情節和作用大小依法分別予以處罰。案發后,四被告人均能如實交待自己的犯罪事實并當庭自愿認罪,其中三被告人還主動投案自首,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同時,四被告人均積極賠償受害人的經濟損失,并取得受害人的諒解,認罪態度均較好,悔罪程度較深,可從輕處罰。依照刑法等有關規定,以故意傷害罪分別判處四被告人有期徒刑三年至一年十一月,緩刑五年至三年。
(三)典型意義
本案是一起即將畢業的初三學生在校園內持械毆打傷害他人的刑事案件。四被告人對闖入校園喝酒并滋事的校外人未能理智對待,及時報告老師或校保衛科,而是在與其發生口角后產生報復他人的心理,加上自身控制力弱,沖動,辨別是非能力又差,從而釀成悲劇的發生,既造成他人身體的傷害,也將自己送入監牢。在法庭幫教下,四被告人認識到平時不注重學法,法制意識淡薄的嚴重后果,并表示要真誠悔改。為了給四被告人一次悔改的機會,不影響其繼續升學和日后就業,法庭均判處緩刑。然而經此一事已嚴重影響到其學業的完成,最終四被告人均未考上高中,告別了多姿多彩的學生時代,人生軌跡也就此改變。因此,加大在校生法制宣傳力度,提高其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不單單是學校、家庭的責任,也是全社會的責任。希望此類的校園悲劇不要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