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公子孟
一個只講真話的公眾號
女人普遍認為,男人是一種特別花心的生物。
其實不然。
在這里啊,公子孟要為男人說一句公道話,我們一點都不花心,甚至可以說非常專一:
不管男人多大年紀,喜歡的永遠都是20多歲年輕又漂亮的小姑娘。
我鄰居沁姐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沁姐78年的,今年41了,平時特愛注重保養,護膚品啥的從沒落下過,但無論怎么保養,還是能從眼角的魚尾紋里看到歲月的痕跡。
她其實長得挺好看,濃眉大眼的,頗有關之琳的影子。
在一線城市有一套無貸、130平米的房子,價值近千萬,還有一套小公寓用于出租,稅后年收入保底也有40萬。
按道理這樣的女人應該很容易就嫁出去了,但是為什么她卻剩下來了呢?
一個字,挑。
沁姐25歲碩士畢業,學生時代的她,其實有一段長達6年的戀愛,對方是她的本科同學,兩人一起考研,研究生又上了同一所學校,可以說是十分惹人羨慕。
她當年的男朋友,算得上一表人才、積極上進,奈何兩人卻輸給了工作后的異地。
畢業后,沁姐來了北京,男朋友則回了柳州老家安安心心當個公務員。
沁姐受不了幾千公里的距離,多次叫男友來北京一起拼搏,對方卻并不愿意,遂只能以分手告終。
因此剛工作的那幾年,沁姐為了從失戀的陰影中走出來,沒日沒夜地加班,著實成了一名職場上的女強人,三年內連升職兩次,薪資翻了一倍。
隨之而來地,卻是她個人感情的耽誤。
28歲的時候,沁姐終于意識到得抓緊時間戀愛結婚了,于是踏上了她漫長的相親之路。
然而那個時候的沁姐,工作已經小有成績,憑自己的努力付了房子的首付款,對于男方的要求愈發挑剔了起來。
身高要180cm以上、學歷不能比自己低、收入更不能少于自己,最好三環內有房、有車還有本地戶口……
也不是沒有優質的男人,只是人家干嘛放著年輕漂亮的小姑娘不找,而去找一個年近30歲的沁姐呢?
在提倡資源互換的相親市場上,年齡已經成為了沁姐的硬傷。
很明顯,沁姐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她看來,自己拼了命地工作,把自己變優秀,自然是為了遇見更出色的另一半,一定不能隨便找個普通男人將就了。
“不將就”,成了沁姐找對象最重要的原則。
曾經出現過一個男人,對沁姐非常好,甚至可以說是言聽計從。
在沁姐面前,他沒有一點自己的脾氣,而且還會做飯,會做家務,經常給她送便當,雖然事業暫時不如沁姐,但好在自身能力并不差,是一支優秀的潛力股。
按道理說,女人碰到這種男人就該嫁了,可是沁姐還是非常艱難地拒絕了別人的示好。
為什么呢?原來是她嫌人家比自己小三歲,思想不夠成熟。
每逢朋友聚會,男人都要拉著沁姐去見自己各種各樣的好友,酒過三巡,還不忘搶著買單。
在他看來,把自己喜歡的女人帶進自己的朋友圈,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兒。
然而這在沁姐看來,卻是小孩子心氣,自己沒有義務去迎合他的朋友圈,每次都是疲于應付。
跟我抱怨的時候,總是一臉不耐煩:
“這么大的人了還總是聚餐喝酒,每次都要把我介紹給他的各種朋友,這么好面子,也太不成熟了吧!”
……
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沁姐35歲。
35歲對于沁姐來說,算是一個巨大的分水嶺,當年那些被她看不上的男人,反過來都看不上她了。
在那之后,別人給沁姐介紹的,大多都是離過婚的男人。
一次相親中,沁姐有點介意對方離異且有孩,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對方聽完反而笑了,慢慢地放下手中的茶杯:
“縱然我孩子已經三歲,我今年也仍然只有34,算起來還比您小不少。您說您一個年近40、早已過了最佳生育期的女人,還在意這些是不是有點可笑了?”
這個社會就是這么殘酷,容貌、身材、學歷這些外在條件對于女人來說的確重要,可是在擇偶市場上,女性的年齡資本,始終是被權衡最多的條件。
畢竟,擇偶歸根結底是關于雌雄交配、繁衍后代的事情。
相親相的可從來都不是人,而是條件。
一個有房有車、各方面條件都具備的優質男人,誰不愿意去娶一個年輕又漂亮的女孩呢?
至于錢,不好意思,他們并不需要。
如今,41歲的沁姐依然奔波在相親之路上,但是嫁不出去的原因,已經不同于當年了。
說得現實點,男人都嫌她老了。
“女人這一輩子,真的不是什么都經得起等。”
沁姐說這句話的時候,眼眶里還含著淚——她終于后悔了,然而已經晚了。
大齡剩女的悲哀,就是婚姻往往越挑越難。
的確,放眼當下的社會,除了名氣與美貌并存的女明星,現實生活中能有幾個30多歲的女人是嫁給所謂的優質男人的?
甚至很多大齡剩女最后的歸宿連“將就”的級別都夠不上。
扎心嗎?但這就是事實。
所以女人啊,趁著年輕趕緊把自己嫁出去,畢竟年齡,就是你最好的資本。
別等到真的剩下了,再追悔莫及。
-End-
女人這一輩子,真的不是什么都經得起等。
打開九宮格鍵盤
9鍵按3次
7鍵按2次
你會回來點“在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