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內覺察
回歸本源
凈化我們的念頭
念頭決定了我們的未來
我們常說凈化我們的內心,凈化內心凈化的究竟是什么呢?
在這里凈化的實際是我們的身語意。
身語意是什么?
身就是我們的行為,我們對外的行為;語就是我們的言語,對外的語言;意
一個人最需要守好的就是我們的念頭,因為念頭會影響我們的語言以及行為。
試想一下,如果你想要批評你的孩子或者伴侶,你是語言先行了,還是念頭先動了?
一定念頭升起了,才會有言語上的批評。
如果有人打了你一巴掌,你想打回去,這個時候是行為在先還是念頭在先呢?
一定是念頭先動了,才有
所以,凈化身語意,意的凈化要放在首位,如果我們只在行為和語言上下功夫,并沒有在我根源上解決問題。
只有我們在念頭上下功夫,凈化我們的念頭,才能真正地改變行為和語言。
念頭這個根源改變了,語言、行為改變了,外界的一切投射也就改變了。
很多人會說我非常善良,內心非常的有愛,常常把我的錢捐出去,常常做一些利他的事情,也常常做志愿者,可是我的生活還是很多麻煩事?
這就又說到為什么要在我們的念頭上下功夫,因為根源不在行為上。
覺察我們每一次起心動念,如果我們每天都在行為上行善,但我們起的念頭卻不自知,這都意味著沒有在根源積累。
也許是做著利他的事情,但內心并不平衡,也可能是出于面子在做,或者為了更大的利益。
種子不對,結果自然不同,就像我們要種一個百合花,卻拿了玫瑰的種子,不管怎么用心澆灌,它都不能成為百合。
所以,不管我們在行為上如何下工夫,如果我們的念頭不轉,就無法真正
所以說,凈化我們的念頭,我們的念頭決定了我們的未來。
安住在清凈之中
調節內在的意識頻率
外在一切的人、事物都是我們內心的顯化,萬事萬物都有其頻率,當你內在意識的頻率和外界同頻的時刻,就會產生共振。
不管當下外界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發生了什么事情,實際上都和我們內在的頻率相對應的。
如果我們想讓外在世界更加美好,我們就要在內心深深地體驗美好。
如果我們的內心異常的混亂,被各種各樣的念頭吞噬,那我們的外在也一定是雜草叢生的,會遇到諸多的問題。
要想進入到美好的體驗,就需要調節我們內在的意識頻率,讓內在的意識頻率變得穩定、變得祥和、變得清凈。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停止每一次胡思亂想,因為每一次胡思亂想都是一次負面的播種。
觀察一下,一天之中你有多少個時刻是在胡思亂想的,設想未來沒有發生的事情,擔憂未來賺不到錢,擔憂未來關系不好,擔憂孩子不能更好的成長。
或者時不時地想起過去別人對你的傷害,以及過往的一些經歷和遺憾。
總而言之,每一個時刻,都不在當下,每一個時刻,都在做著負面的強化,到最后內在沒有了力量,心沒有了力量。
覺得自己哪里都不好,家庭、事業、關系、身體沒有一樣是好的,因為心已經在不斷地消耗中匱乏了。
當我們對外界的人、事物開始擔憂、焦慮、害怕的時候,都意味著我們的內在已經進入到非常匱乏的狀態。
這個時候我們要是給我們內在的意識頻率調頻,體驗當下的感覺,體驗美好的感覺,將低能量的頻率調節到高頻的能量之中。
停止每一次胡思亂想,因為每一次胡思亂想,都是在做負面的強化。
就像滾雪球一樣,它在一點一點的積累下,變成了雪球,我們的意識也是相同的。
如果我們不做正面能量的強化,沉浸在胡思亂想的念頭中,負面的雪球就會越來越大。
不斷地調節內在頻率,進入到清靜之中,就像一個平衡的標尺,當不平衡產生時快速調回到平衡的狀態。
讓自己時常安住在清凈中,就是安住在力量里,那種狀態你看外界的世界都是美好的,任何事情發生你都可以應對,因為你是力量本身。
凈化身語意
回到自足的內在中
我們要從自己的行為以及語言覺察背后的念頭,通過外在的行為覺察更深層的心念。
比如說,你今天又抱怨了。
事后不要進入到對這個行為的內疚,而是覺察到自己在抱怨前,內心升起的是什么樣的念?
通過我們的行為以及語言,覺察到背后的那個念頭,然后將心調節到清凈的意識頻率。
當你能夠進入到這種清凈的意識頻率中,你的智慧、你的力量、你的富足都會慢慢地升起,同時你和外界的美好的能量都能夠共振到。
我們內在是具足的,當我們內心的力量升起,外界的一切事情對你來說都不是問題。
心若無力,一切都無力,所以說我們要在我們的心念上下功夫,通過每一次行為覺察到念頭,盡可能地讓自己回到清凈之中。
回到清凈就是回到了內在自足的狀態里,如果想讓未來更好,就要更多地在清靜之中,更多地處于智慧之中,而不是無明之中。
播種好每一個當下
就是播種好你的人生
這個非常重要,也非常的簡單,如果你想種百合花,就一定要用百合的種子;如果你想收獲的是玫瑰,就要拿玫瑰的種子。
如果你想讓未來過得一帆風順,在此時此刻要播種善意的種子;如果你想讓未來富足,當下就要播種富足的種子。
萬事萬物都是頻率的共振,覺察你播種的種子,就能改變外境的呈現。
如果你渴望美好,而你當下所產生的是對未來的擔憂、對未來的害怕、對很多人的嗔恨,那就需要你先把這顆種子轉化成美好的種子。
如果你想有一顆富足的種子,在為他人去奉獻的時候,就不要吝惜,播種富足。
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一個人想給一個機構捐贈一些物料,這是好事,也是在播種善意。
但是在做的過程中,發現超過了自己的預算,開始產生第一個念頭,怎么
最后算賬的時候,發現比預期還要多,就開始懷疑,做這件事到底值不值,甚至還產生了一絲后悔,最后一定心,算了,就這樣。
事情到這里其實還沒有結束,后來某一個不經意的時刻,又不經意地想起了這件事,內心還是有一些遺憾。
我們看這個過程,發心是善意的,但在做的過程產生了多少個負面情緒。
本身是在種一顆富足的種子,但在做的過程中,強化的卻是內在的匱乏感,那這件事還不如不做。
所以說,播種好每一個當下就是播種我們的人生,盡可能地覺察當下的每一個念頭,播種好每一個當下。
當負面事件發生的時候,不用探究,為什么我這么好,還會遇到這樣的事情。
要去覺察自己是不是心念不夠清凈,經常無意識地進入到負面的胡思亂想中,所以才會共振到這些負面的能量。
把每一件事都作為訓練心的工具,每一個當下都去播種善意,未來就一定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