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年間,一代圣君唐太宗李世民喜愛王羲之書法,致使整個李唐王朝掀起了一陣“書圣風”,放眼天下,要不就是苦練二王書法精髓的,要不就是四處搜集王羲之真跡獻于李世民的。
不過李世民雖然喜歡王羲之墨寶,可他并沒有一雙火眼金睛去辨別真偽,為了不讓贗品流入宮廷,他先后找了兩位當時鼎鼎有名的書法家,為他鑒別。
第一位就是虞世南,虞世南是初唐四大家之一,書法超凡入圣,在虞世南去世后,李世民竟悲慟大哭,說道:“世南死后,無人可以論書。”
這個時候,有一代名臣的魏征走上前來,為李世民分憂解難,推薦另一位書法家,他就是李世民最得意的“大秘書”,還是李世民臨終前的托孤重臣,唐朝大書法家褚遂良。
褚遂良的到來讓李世民很是歡喜,他的書法造詣完全可以勝任這項工作,甚至于褚遂良幫李世民辨別書圣墨寶之后,天下再無一人敢上貢贗品,可見褚遂良的書法功力之精深。
褚遂良之書法,吸收了歐陽詢和虞世南的精髓,又上追魏晉,得二王神韻,在鑒別王羲之墨寶的時候,他從那些王羲之真跡里吸取了海量的精髓,最終使得他的書法發生了“質變”,不但讓唐楷走向了成熟,還開創了一種空靈瀟灑的書法新道路。
在李世民去世后,褚遂良哀傷至極,當時擔任中書令的他,依照禮法,要書寫一篇哀辭,與李世民一起葬入昭陵。
而這幅作品,就是著名的小楷《文皇哀冊》。
此作書于貞觀二十三年,成書之后,就陪入昭陵,后在唐末被大盜墓賊溫韜盜出,這才重現于世間。
縱覽全篇,雖是楷書作品,卻有著行書一般的流暢空靈之態,一改楷書最大的忌諱“板滯之弊”,讓整篇文字都活了起來,另外,此作之中還有著晉人意趣,有王羲之精髓夾雜其中,讓人驚艷萬分。
可以說,這幅小楷《文皇哀冊》是書法史上不可多得的珍品,甚至有專家按照褚遂良書法價格估值,這幅小楷《文皇哀冊》能值1個億!
今天,我們就將褚遂良小楷書作品《文皇哀冊》進行高清復制,字字與真跡一模一樣,送與大家,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