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從前的依靠馬車傳遞信息,還是現代的依靠互聯網傳遞信息,寫作的地位都居高不下。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涅朵奇卡·涅茨瓦諾娃》一書中寫到:“把悲哀里最大的悲哀、痛苦里最深的痛苦、憂愁里最絕望的憂愁表現出來。”這是他對自己寫作的要求,也可以看出一部優秀作品由來。
從古至今,寫作的重要性都有目共睹。以前交通不便,見面困難,人們只能依靠書信傳達對家人的思念,雖然現在交通方便了很多,但是大家又分散在不同的城市,受各種因素的阻礙,見面也很不易。所以,很多時候也只能通過網絡文字或者視頻向對方傳達信息。
文字是一個把語言重組的過程,再以書面的形式表現出來。每個時代都遺留下來很多優秀的作品,我們都從小開始閱讀寫作,正常的是大家的寫作能力會越來越好,但實際上寫作進行到今天,真正能夠提筆就寫出一段清晰明了的文字的人也不多,那么問題出在哪呢?
首先大家對于寫作的認知有誤是一個重點,第二是沒有系統學習過。一些人的工作跟寫作沒有直接的聯系,所以就覺得自己不需要會寫作,平時需要寫的內容比較簡短,可以應付也就無所謂結構,即使寫出來的東西言不達意,也不在意。現在很多人也直到成年后需要寫作時,才會去學習寫作的技巧,前二十多年并沒有學校系統的去教導學生如何寫作,自己也意識不到寫作對自己生活的影響,“書到用時方恨少”,到需要用到的時候才追悔莫及。
寫作具有普遍性,但害怕動筆寫的人比比皆是,甚至不能夠把一段簡易的話寫通順,很多人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說話的時候邏輯挺清晰的,但是事實就是如此,即便是換一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對于很多人來說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前段時間朋友的兒子要從老家轉到上海上學,期間填資料,有一段介紹要寫,她當時問我怎么寫,我看要寫的內容不多,就說這個很簡單的,你把你兒子的情況簡述一下,再說說來這上學的原因就可以了,當時我就沒有再關注這件事了,當她寫好后,讓我看,我當時挺震驚的,不到200字的介紹,不說結構,連讀起來都不通順,我說你平時說話不是挺好的,怎么寫出來的這樣子,她說這完全不一樣啊。這是前段時間朋友那發生的一件事,但是也反映出大家把寫作看的太圣神了,覺得能夠寫出文章的人都很厲害,自己沒有這方面的才華也就不需要學習了,以至于能夠坦然接受自己不能寫作的事實,
村上春樹說:“小說這種東西,多少有些文采的人或許一生中都能輕而易舉地寫出一兩部來。”
村上春樹29歲的時候開始寫作,前29年沒有出過任何作品,但接二連三的作品都受到眾多讀者的喜愛。人生這么漫長,一個人一生幾十萬字的小說都能寫出兩部,幾百字的書信,應該是人人都動筆就可寫的。
對于寫作可以一無所知,但是不要逃避問題。我們生活在一個資源豐富的時代,一切技巧都是可以通過學習掌握的。學習是我們終身都不能放棄的唯一技能,一個人只有保持學習,才能不斷進步。學習別人的方法加以總結,不斷完善,為自己所用。
寫出一篇簡短的清晰的文章其實并不難,只要掌握一些讓自己輕松上手的方法,你也能從提筆就怕到什么都能寫。
勞拉·布朗的《完全寫作指南》給了我們寫作很好的建議。只要你掌握了其中的6個寫作流程,寫作的時候加以運用,寫作對你來說并不是難事。
勞拉·布朗博士擁有30年的寫作經驗,曾為不同的寫作機構制定培訓計劃。還與眾多跨國公司合作,幫助在美工作的商務人士,快速掌握當地的寫作環境,還在哥倫比亞大學和美國愛納大學開設寫作課程。
按部就班講的節奏,捷徑講的是效率,有的時候有捷徑可走,有的時候沒有。有的時候我們就要合理運用,就像買東西都有說明書,因為說明書的存在,不需要我們再摸索用法,節約了不少時間。
寫作也是一樣,只要掌握了勞拉·布朗博士總結的6個寫作流程,文中還有大量的可以直接借鑒的案例,不會寫作的人也能快速上手寫作。為了大家能夠快速掌握,接下來我會介紹其中最重要的6個流程。
了解流程之前,著重強調一點
“成功的關鍵是,不要以任何特定的順序做完這六件事,只要保證在寫作的流程中,每件事都做了一遍即可。”
目標是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能夠幫助我們更加理智的看待自己寫出來的每一個章節是否達到了自己的預期。在進行任何一項寫作時我們都應該先確定目標,這樣才能確保我們寫出來的文章是有意義的。
就拿這篇書評的文章來說,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的目標是寫出一篇能夠幫助大家快速掌握寫作技巧的書評,也就是我想要通過閱讀這本書獲得的知識,所以在讀的時候我會根據要傳達給大家的內容,去選擇性的閱讀重點內容。
而我給大家解讀書中的6個寫作流程,也是我總結出從每個章節里面學到的知識,以及這些知識能夠給我們帶來的益處,并寫出來,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大家快速了解這本書的內容,掌握寫作的流程,了解每一個流程存在的意義,而所有的構成都為了完成最終的目標,寫一篇書評。
“努力思考你的寫作目標是一個好的寫作起點。”
如果你讀完一本書什么都沒記住,寫作寫到一半寫不出來,那么你就要看看自己的目標是什么,這樣可以讓你節約不少時間。
了解讀者有兩個關鍵點:信息和態度
選擇信息的黃金法則是:讀者能夠了解了你的信息并行動起來。
你通過這篇文章告訴了讀者什么信息,了解了這些信息他們會產生什么行動?
態度是成功寫作的關鍵。你寫的內容讀者認同嗎?讀者會因為對某些信息不同的看法而產生抵觸心理嗎?只有了解了讀者的態度,你才能對相關內容做一些調整。
文字需要面向的是大眾,那么你在寫作前要考慮到大眾的需要。明確自己的讀者類型,寫出相關的內容。就像我們書籍會有不同的分類,就是方便創作者和讀者的雙向溝通,創作者寫出自己擅長的文章,而讀者根據需要買到自己需要的書籍。
“頭腦風暴是一個編排所有可能相關內容的過程,將他們排列在一起,以備寫作之用。”人的頭腦的發散性的,在寫作時會根據一些信息聯想出很多相關的信息,當我們不確定寫作是否會用到時,可以先把所有內容寫下來,積累足量的素材,才能在寫的時候更加流暢。
頭腦風暴要遵循四個原則:
1:想出的點子越多越好
2:不要審查,不要評論
3:接受不同尋常的想法
4:合并改進你的點子
頭腦風暴是一個不斷延伸的過程,所有的流程中都能帶給我們幫助,只有不斷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了解讀者的需要。
組織文章的方式要根據我們文章的類型和寫作的目的。說明書和駕駛指南,可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如果描述一件事,可以采取時間順序。說服某人,可采取因果順序,根據因素的重要程度一次排列,加強效果。
有人說初稿寫得好的人,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文章的邏輯是否正確,內容是否清晰明了,你的初稿就可以展現出來。
寫初稿的時候不建議養成邊寫邊看自己前面內容的習慣。有的人在寫作的時候不斷的回過頭去看自己前面的內容,覺得跟自己后面的內容不符合,挑自己文章的問題,這樣很容易讓自己焦慮,以至于不知道如何寫下去。
初稿就是自己初次的稿件,所以可以一口氣堅持寫完,回過頭再全部看一遍,這樣才能對自己的文章作出正確的評價。
《文心》一文中授課的王先生對自己的學生強調:“作成了最好自己仔細看過,有一句話、一個字覺得不妥當就得改,改到無可再改才罷手。這個習慣必須養成:做不論什么事情能夠這樣認真,成功是很有把握的。”
從這句話里我們就可以看出修改對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不管是文字的錯誤還是句意的錯誤,都要極力避免這種問題的出現,如果是文章,會給別人的閱讀帶來不好的體驗,如果是工作上的文案,會讓人對你的工作能力產生質疑,也是自己沒有責任心的表現。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相同的字在不同的句子中包含的意思也不盡相同。
而且現在的文字都是電腦打出來的,速度很快的情況下準確性不是很高,當時自己可能注意不到,所以,在寫完后一定要反復的閱讀修改,最好是隔天進行,這樣才能清楚自己寫了什么,檢查句子是否簡潔,邏輯是否嚴謹,用字用詞是否準確,不要因小失大。
“無需努力的寫作,總的來說就像沒有樂趣的閱讀。”
寫作不簡單,寫出好的作品需要我們付出很多的努力,但是開始寫是最基礎的也是最重要的。
《完全寫作指南》的每一個流程都是一個獨立的部分,但也與其它的流程相輔相成,掌握好這6個流程,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寫出一篇有邏輯的文章。而且這6個流程沒有固定的順序,不限制大家寫作的發揮,還給不知道如何開始寫作怕寫作的人一個方向,大家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寫作喜好,從任意一個流程開始都可以,只要把6個流程在寫作的時候都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