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上一篇文章《張本智和正手狂拍,放棄對拉真的明智嗎?》中,看到球友@樓上老李的留言,說想讓我分享一下自己訓練和比賽的心得。
很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那就先從訓練說起吧。
首先,業(yè)余球友練什么技術最吃香?性價比最高?
一、練發(fā)球:一手好的發(fā)球往往可以直接得分;最好能一個相似動作發(fā)出幾種不同旋轉。
二、練拉高吊:業(yè)余比賽基本是下旋球誰先拉起來誰得分,而且能反拉高吊的很少,基本都是下意識去擋去防,大概率會直接擋出界。
三、反手練防球和變直線:對于直板來說,反手推直線很容易,但是對于橫拍來說,反手變直線可能有些困難。不過這一招確實好用,值得下功夫。
因為我是打直板的,所以多說幾句直板。業(yè)余比賽大概率發(fā)反手底線長球開路,原因很簡單,對手覺得你不具備正手側身搶攻的能力。建議直板的話,可以去切一板、擠一板,改變球的旋轉讓對手別扭。
四、練擺速:業(yè)余比賽中,傳統(tǒng)近臺快攻打法為主,弧圈為輔,這樣擺速就顯得很重要了,擺速快的話才有能力來接好對方的變線。
五、練搓球:搓的好對面不好起板,你就掌握主動權了。業(yè)余球友本來起下旋就很難,球搓的轉就更起不來了。
以上是我對業(yè)余球場實用技術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因為我是靠乒乓球考的高中和大學,所以對乒乓球訓練也有一些感悟,下面一起聊聊。
首先,不能蠻練!有的球友可能是迫切想提高自己的球技,所以練的很苦;但是效果反而不好。我自己曾經也有這種經歷,那段時間特別迷茫一度想要放棄。
2016年省中運會被對手大逆轉后,我回來“懸梁刺股”拼命加練,晚自習下課后繼續(xù)練,但也就是那個時候,沒注意到自己已經很累了,還在拼命練。身體已經跟不上了,所以動作就開始變形,那段時間我就把動作打壞了,然后自己還沒注意到!
乒乓球畢竟是以技巧為主的運動,拼命練沒什么用的。更多的是你要想明白自己要怎么練,要怎么打;練明白后再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來進行調整,不要過度勞累。
其次,要循序漸進,不要盲目跟風。我開始練球那會兒,正好是王皓的職業(yè)生涯末期、張繼科的巔峰期。因為我是直板,所以我很喜歡王皓,也很喜歡他的反手技術。
當時我“還沒有學會走就先學了跑”,先練的臺內球,后練的長球,正反手長的上旋球都打的不好,我卻開始練起了反手拉下旋和反手擰拉,正手挑打以及擺短。
在2013-2014年,身邊會反手擰的人還真不多,我那時就會了。也驚艷了我當時的教練。
不過因為我是“先練的短球、后練的長球”,導致很長一段時間反手底線長球一直接不好;還有一個就是搓球,一直以來我搓球也不是很好,因為小時候底子沒打牢(那時我的想法還真是直接用擰拉跳過搓球,現(xiàn)在想想很荒唐)
第三,發(fā)球要與自己的打法配套。我臺內球相對是比較好的,后來帶我的幾個教練也看出來了。在2018年訓練的時候,教練發(fā)現(xiàn)我老是發(fā)長球,這明顯和我的技術不配套,當時那個教練就直接說了“你臺內球好,那你發(fā)長球干嘛”點醒了當時的我,也讓我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
第四:技戰(zhàn)術要與自己的打法相吻合。雖然我擰拉練的多,但是后面銜接反手來球,我都是直接側身用正手,反手快撕我并不好。所以現(xiàn)在我的大學教練是讓我去擺短,而不是去擰拉。他說“你擰起來干嘛,等著別人兩面甩你嗎?”這就明顯我這個擰拉和其他技戰(zhàn)術有點不吻合,所以后邊我就減少了擰拉的使用(雖然很酷),多去控制對方。
這是我自己總結的關于該怎么訓練的一些內容,下期給大家?guī)硪恍┪易约罕荣惖囊恍┛偨Y
總結來說,我的感悟就是:首先要知道自己想練什么、想怎么打。再考慮自己練的技術,是不是和打法風格相配套。如果不配套,是很可能自己給自己挖坑的....
好啦,今天這一篇就先聊到這兒,后邊準備再寫一篇講比賽感悟的,還請各位多捧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