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市公司三季報的陸續披露,社保基金和QFII等長線資金的調倉換股路線也逐漸浮現。
數據顯示,截至10月24日17時,滬深兩市已有近400家公司披露了2022年三季報。在已披露三季報的上市公司中,紫金礦業、中國巨石、長城汽車、中國移動是社保基金持倉市值較大的4家公司;寧德時代、海大集團、瑞豐新材、TCL中環是QFII持倉市值較大的4家公司。從目前持倉看,社保基金和QFII都在新能源板塊有較多布局。
社保基金青睞紫金礦業
在已發布三季報的公司中,中國移動、貴州茅臺、中國電信、寧德時代、紫金礦業5家公司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超過100億元,融捷股份、理工光科、農發種業、煜邦電力、銀河電子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1000%。
績優公司受到社保、QFII等機構投資者的關注。數據顯示,在已發布三季報的上市公司中,三季度末有51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出現了社保基金的身影。
目前已披露三季報的上市公司中,三季度末社保基金持股市值最大的是紫金礦業,達26.66億元。此外,社保基金持有中國巨石、長城汽車、中國移動、山西焦煤、海大集團5家公司的市值也都超過了10億元。
社保基金持股數量最多的是紫金礦業,達3.40億股。三季度,社保基金增持數量最多的是招商輪船,社保基金在三季度增持4000萬股;其次是山西焦煤,社保基金在三季度增持3479.52萬股;社保基金在三季度增持蘇墾農發和中鐵工業也都超過了1000萬股;另外,社保基金在三季度還增持了巨星科技、偉明環保、海大集團等。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社保基金組合對同一公司有增持也有減持。例如,全國社保基金103組合在三季度增持了1500萬股紫金礦業,全國社保基金114組合則在同期減持紫金礦業3934.29萬股。
外資增持高端制造
QFII持股方面,數據顯示,截至10月24日17時,在已發布三季報的上市公司中,QFII進入32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
三季度末QFII持有寧德時代的市值最高,達155.71億元;持有海大集團、瑞豐新材的市值均超過10億元;持有TCL中環、華特氣體、安徽合力的市值均超過5億元。從持有機構看,目前已披露三季報的公司中,寧德時代被高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有3884.19萬股,持股市值達155.71億元;持有瑞豐新材、克明食品的QFII分別有4家,高盛國際、高盛集團、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美林證券國際有限公司均持有瑞豐新材,摩根士丹利國際股份有限公司、高盛集團、SOCIETE GENERALE、瑞士聯合銀行集團均持有克明食品。持有拓新藥業、安徽合力的QFII分別為3家。
紅旗連鎖、安徽合力、寧德時代、皖維高新、海大集團被QFII持有較多。其中,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投資管理公司、挪威中央銀行兩家QFII合計持有紅旗連鎖5865.65萬股,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瑞士聯合銀行集團、富達基金(香港)有限公司三家QFII合計持有安徽合力5213.69萬股。
紅旗連鎖、TCL中環被增持較多,分別為527.59萬股和254.53萬股,海大集團、雙環傳動則分別被減持超1000萬股。
關注新能源等板塊機會
機構人士認為,短期震蕩不改A股長期配置價值,可重點關注新能源、信創等板塊投資機會。
嘉實基金表示,短期市場震蕩并不影響A股長期走勢。當前經濟處于持續復蘇趨勢中,基于穩增長政策落地和資金面的寬松,隨著全市場優質企業估值優勢逐步體現,仍維持后市結構性機會豐富的判斷。相對看好穩增長(如基建、地產)、困境反轉(如物流、農業、必選消費)和高景氣延續(如半導體、軍工、新能源)等機會。
創金合信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魏鳳春表示,當前風險資產迎來反彈窗口,但預計反彈過程波動較大。建議維持均衡配置,新能源、煤炭能源安全以及醫療器械、信創等板塊可重點關注。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