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地丁
【別名】地丁草、地丁、箭頭草。
【基原】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o的干燥全草。
【產地】產于我國長江下游至南部各省。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高7~14cm,無地上莖,地下莖很短,主根較粗。葉基生,狹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邊緣具圓齒,葉柄具狹翅,托葉膜質,離生部分鉆狀三角形,有睫毛。花兩側對稱,具長梗,尊片卵狀披針形,花瓣紫堇色,具細管狀,直或稍上彎;花期4~5月,紫色小花,秋后莖葉仍青綠如初,花旁伴有小果,蒴果橢圓形,熟時3裂,直至冬初,地上部分才枯萎。花期3~4月,果期5~8月。
【采集加工】春、秋二季采收,除去雜質,洗凈,切碎,鮮用或干燥生用。
【藥材鑒別】多皺縮成團。主根直徑1~3mm,淡黃棕色,有細縱紋。葉基生,灰綠色,展平后呈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10cm,寬1~4cm,先端鈍,基部截形或微心形,邊緣具鈍鋸齒,兩面被毛;葉柄有狹翼。花莖纖細;花淡紫色,花瓣距細管狀。蒴果橢圓形或三裂,種子多數,淡棕色。氣微,味微苦而稍黏。以色綠、根黃者為佳。
【性味功效】苦、辛,寒。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用于疔瘡腫毒,乳癰腸癰,毒蛇咬傷。此外,還可用于肝熱目赤腫痛以及外感熱病。
【用法用量】煎服,15~30g。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患處。
【使用注意】體質虛寒者忌服。
【驗方精選】①治慢性闌尾炎:紫花地丁、金銀花各30g,連翹、赤芍各15g,黃柏3g。煎服。②治急性病毒型肝炎:紫花地丁、蒲公英、金錢草各15g。煎服。③治痤瘡:紫花地丁、蒲公英各20g,薏苡仁30g。煎服。④治遺精:紫花地丁30g。研細末,水調敷于臍部(外用紗布包、膠布固定),每天1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