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血管危急病變的一種。
當腦梗面積較小時,多會引起輕微的'肢體不靈活'、'言語障礙'等;若是腦梗的面積大,就可能引起無法逆轉的偏癱,甚至直接致死。
事實上,腦梗包括腦血栓形成、腔隙性腦梗塞、腦栓塞。前兩者多因腦、頸血管病變,使血管內血流量減少甚至中斷,引起的腦部組織缺血、缺氧而壞死。而后者多是心臟因素,如房顫。
異常1、流口水
這一癥狀在醫學上被稱為流涎。
腦組織負責調節身體的機能,當腦組織受到損傷,其對肌肉的協調性控制也會發生異常,從而引起流涎。
異常2、視力下降
這一癥狀一般持續幾分鐘。
因為腦部血管的血流量下降,導致視網膜中央、分支動脈發生堵塞,引起的短暫性、間歇性視力下降。
異常3、舌根硬
這也是腦梗來臨前的癥狀之一。
當腦血管發生堵塞,造成腦部供血、供氧不足,使大腦皮層的中樞神經系統也受到影響,出現舌根硬、語言不清的表現。
習慣1、吸煙
吸煙者,腦梗的發生率是不吸煙者的2.5倍。
吸煙會使體內的一氧化碳含量升高,引起動脈內皮細胞肌球蛋白收縮,使血管通透性增強,使脂蛋白更容易在血管壁沉積,加速動脈硬化。
而動脈粥樣硬化經常發生在頸總動脈與頸內動脈,使大腦血流量減少,直接影響頭部血液的供應,導致腦梗。
習慣2、久坐
久坐不動是腦梗的一大危險因素。
身體長期處于一個坐姿,會使血液循環的速度減慢,導致大腦血液供應不足,增加腦梗的發生風險。
習慣3、熬夜
熬夜對身體健康百害而無一利。
熬夜會使身體的免疫力降低,增加疾病的發生風險。
熬夜時,身體處于應激狀態,此時,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量會增多,導致血壓、心率上升,增加腦梗的發生風險。
習慣4、不注重飲食
有句話叫'病從口入'。
飲食高鹽、高膽固醇、高糖都是腦梗的'加速器'。
鹽分攝入超量是血壓升高的重要因素,而血壓長期居高不下,會使動脈粥樣硬化加速,增加腦梗的患有率。
高膽固醇食物攝入過多,易使體內的膽固醇在血管壁聚集,形成血栓,一旦脫落,就容易堵塞血管,誘發腦梗。
而糖分的增多,會使血液變得粘稠,也會增加血栓的形成率。
第1件、放慢動作
有很多突發的腦梗,都是動作太快引起的。
生活中注意放慢自己的動作:
早起要慢,避免體位突然變化升高血壓,誘發腦梗;排便要慢,避免因為腹壓升高引起血壓驟然升高,誘發腦梗;
鍛煉身體也要慢,避免因為運動劇烈誘發腦梗。
第2件、補充營養物質
氧化過程是損傷血管的重要因素。
體內有機物氧化過程中會產生自由的原子碎片(自由基),對血管有很強的破壞作用。而一旦血管有損傷,就更容易沉積膽固醇。
抗氧化劑,說白了就是具有抑制體內氧化過程的物質。
有一些富含抗氧化劑的食材,我們可以泡水喝,像各種綠茶、白茶、石斛、元芙菊等,堅持飲用,也能降低血脂、軟化血管。
其中元芙菊中不僅含有豐富的硒元素,還含有三萜類化合物和植物甾醇等營養物質,曬干后泡水喝,有助降低血膽固醇,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保持血管彈性。
在我國,元芙菊主要產自河南云臺山,去云臺旅游的,不妨帶點兒回家。
第3件、多動這3處
① 多動手
手指和大腦皮層關系密切。經常進行手部的運動,能刺激大腦皮層的運動區域,有助于保持大腦靈活。
② 多動腦
保持自己的思考能力,多動腦,有助于刺激大腦,預防腦梗,平時可以多進行一些益智類游戲,比如下棋、打牌。
③ 多動腿
每天堅持40分鐘以上的散步,增強身體抵抗力;
通過雙腿交替的運動,保持大腦興奮,對大腦有益。
最后提醒大家——定期輸液不是預防腦梗的好方法
預防腦梗,需要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
而輸液只是短暫的過程,無法改善血管情況。并且,如果心臟不好的人,輸液過多過快,易增加心臟的負擔,反而會誘發心臟病,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