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如何有效復習
小學低年級的語文復習總體上來說需要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反復的重復練習,但這種練習并不是機械地重復了一遍又一遍,而是需要將所需復習的內容采取一些有效、有趣的策略來進行。
第一,對所學重點內容進行行歸類整理,建立字詞之間的相關關聯的網絡,以便于學生進行聯想,這一組織歸類整理的過程可以讓學生在老師指導下進行,例如,老師提供大致的框架抓住生字表一,展開全面認讀。利用學習小組,在小組里互相認讀,進行識字鞏固活動。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多讓學生說,多找找易忘易錯易混淆的字詞,互相檢查、背誦、聽寫。盡量變換教學手段,使復習課變得有趣,吸引學生注意力,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如在新的語境中識字。進行攀登高峰的系列活動
第二,對于有些字詞,可以采用有趣的聯想策略來幫助學生記住,增強復習的趣味性。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掌握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反復重現。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幫助孩子復習功課。低年級以識字為主,所學字“回生”現象很嚴重,因此每天不能只前進不回頭。每天不僅要復習當天所學“生字”,還要復習以前學過的字。如,學了第二課的生字,復習第一、二課;學了第三課的生字,復習第二、三課,進行循環復習。別看每天只是幾分鐘復習,日久天長效果就很明顯。大約每學30-40個字,就要“小站停車”一次;每學70-80個字,就要“中站停車”;期中、期末則是“大站停車”,停下來,給孩子消化的時間,讓他們及時掌握所學知識。小學生的機械記憶力是很強的,如果每天只按課文順序讀字詞、默字詞,效果是較好的。一旦打亂順序,就會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因此復習時,不能只按一個順序讀、默字詞,要打亂順序讀、默字詞。我們強調的反復,不是簡單的機械重復,要采用多種方式復習。如采用形近字比較、同音字比較、反義詞比較等方法,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比較能力。有時做猜字、拼字、歸類的小游戲,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將學過的字組成新詞語、新句子,讓孩子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復習時,要把孩子常犯的錯誤作為糾正重點。復習課文時,首先要讓孩子熟讀課文,然后看看課后練習,根據課后要求復習。凡是要求“讀一讀、寫一寫”的詞語,一定要默寫。默寫課文時,會遇到“二類字”(只要求認,不要求寫),這些字可以用音節代替。總之,復習是整個學習過程中十分重要的環節,它直接關系到學習的質量,所以一定要重視檢查孩子復習的情況,幫助他們復習好功課
第三,要求學生進行嘗試背誦的方法,有些學生只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復知識,記了又忘,忘了又記,復習效率低。老師可以要求學生讀一遍,背一遍,看看自己記住了多少,然后集中時間和精力多背多記自己不易記住的內容。由于低年級學生缺乏自主復習的能力,教師如果常常以不同類型的大量練習讓學生完成,一來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二來練習多了,易造成批改的疏漏。我們精心設計練習的形式,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減輕學生的抄寫負擔,而且較有針對性。根據班級復習計劃設計相應的復習內容,復習形式,力求復習課不單調,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低年級的復習課容易被煩瑣的抄寫所取代,讓孩子產生厭倦無聊的情緒。低年級的復習課應該緊扣字、詞、句展開,設計豐富多樣、富有童趣的形式,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復習課的質量。
第四,采用多種復習形式,給學生創設多種形式的復習活動,如填表、畫圖等,關鍵是讓學生對某一內容在各種不同情境下具有多次反復的復習機會。
第五,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注意集中的時間有限,需要合理安排復習的時間與內容,采用交叉復習方法,將復習內容分散開來,每次復習時間不長,但每次都有機會復習不同的內容,前面的內容依次遞減重復次數,這樣有利于學生及時復習、分散復習、在多種背景下復習。
第六,關注學困生
1、多采用鼓勵措施,正面評價學生。
2、根據學生情況,因材施教,注意學生接受能力的層次性。
3、爭取家長配合,針對學生的薄弱環節,家校聯手展開學習。
4、組織“一幫一”互助對子,讓學生互相幫助,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
5、 精心設計一些復習練習卷,在課堂中和家庭作業時讓學生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