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遲”是從五代開始才增設的刑罰,唐代以前最重的刑罰是“斬首”,宋朝(也說遼)開始把“凌遲”作為正式刑罰列入刑法,直到清末,隨著封建社會的結束,“凌遲”這種慘無人道的酷刑才被廢除了。雖然無法查證歷史上第一個被凌遲處死的人是哪個倒霉蛋,但歷史上最后一個被“凌遲”處死的人是有記載的,此人就是光緒年間縱橫京津兩地的大盜康小八。
看過小說《謎蹤之國》的人都只在,在這本小說里有提到一個江洋大盜康小八,他是實實在在在歷史上存在過,歷史上也確有其人,康小八是清末時期的綠林好漢,出生于天津,橫行于京津兩地。康八身世清貧,小時候給田主家放牛,長大后由于生性惡劣,逐步成為一個盜賊,康小八腦筋靈敏,辦事夠絕,偷竊歷程中碰到抵抗的直接滅其全家,看到美麗女性將其虜至隱蔽處奸騙。
因康八膽識過人,兇狠毒辣,當地一地主高價雇他當馬弁(護衛、保鏢),還花錢從日本買了一把洋槍和300發子彈,讓康八保管。就這樣,康八成為了財主的得力助手,多次為財主除掉生意上的競爭對手和一些仇家。后來,財主的一位朋友勸他說:“康八如此心狠手辣,家底就那三頭驢,他要是惹了大禍,你的處境也非常危險啊。”財主頓悟,于是決定找個機會收回之前交由康八保管的手槍和子彈。
于是,財主就想要回手槍,可康小八說:“若是遇到麻煩,你跟人說話時候,我一槍上去不就了結了他嘛?你拿槍有什么用?”那財主每年在京城和老家兩頭跑,一日,他帶康小八回家拿錢,出了德勝門,看兩邊的莊稼地顯得十分荒涼,心里有些害怕,就想回城。康小八問他:“你是不是害怕呀?害怕,這槍就給你拿著。”財主正要接槍,卻被康小八一槍打死。自此,康小八就真的沒人管得了,不停地闖禍惹事。
真正讓整個京城的人對康小八感到恐懼的是,康小八在剃頭時聽到有人在罵他,那兩個罵他的倒霉蛋并不知道眼前人就是他們口中惡貫滿盈的康小八,最終被康小八射殺在剃頭處。此外,康小八竟還留了剃頭匠一命讓他告訴別人,任何人再在背后罵他,結果就一個字:死。自那以后,康小八的惡名,更是人盡皆知。再也沒有人敢隨意討論康小八,無論是好是壞,不過想必那些議論,大抵是沒有一句好的。
康八被朝廷通緝后,逃到了關外,糾集了一幫地痞流氓和土匪多次搶劫朝廷的官銀,逍遙法外。慈禧得知此事后,甚是震驚,于是下令,“務必全力捉拿康小八!”經過布置謹密的抓捕計劃,終于才將康小八緝拿歸案。最終他被慈禧判以凌遲處死,康小八被捆綁游行一周后開始行刑。割了3784刀后,監刑官實在是佩服他的硬氣,為了快速結束康八的生命,命人用鋼釘插入康八的心臟。他特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后一位被凌遲處死的刑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