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歲的李女士,在逛超市的時候,不小心摔倒導致骨折,在治療的時候,身體還出現了肺栓塞問題,在經過一系列的治療以后,李女士康復出院,并且醫生千叮萬囑要李女士按時服用抗凝藥物。但出院以后,李女士自認為感覺良好,便不再服用藥物,認為完全是浪費錢;但又擔心體內的血液循環不暢通,所以就開始堅持每天熱水泡腳來進行改善。
有天晚上,李女士在泡完腳后,感到身體很不舒服,出現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的情況;家人見狀趕緊把李女士送到了醫院;通過醫生的檢查發現李女士再次出現了肺栓塞問題,其罪魁禍首就是“泡熱水腳”,最后李女士因為搶救無效而死亡。還有一位湖北的楊女士,深夜下班回家后想著勞累一天泡個熱水腳放松一下,結果暈倒了;被送去醫院后檢查發現,楊女士就是因為深夜泡腳讓本身頭部的動脈瘤出現破裂,從而導致暈厥問題,最終也是因搶救無效而死亡。
相信看到這里,很多朋友就開始感到疑惑,生活中都說泡熱水腳是養生,這咋就要人命了呢?
■熱水泡腳為啥會感到很舒服?
其實泡過熱水腳的朋友都親身體會過,泡腳時整個人的狀態是很輕松的。之所以如此,還是需要我們說到身體的下肢血管,我們的大腿分布著密密麻麻的血管,當用熱水泡腳后,由于局部溫度的升高,就導致動脈和皮膚表面的毛細血管出現了擴張問題,而富含營養以及養分的血液流量出現增加,這就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
并且,經常用熱水泡腳,身體還能獲得不少好處:
1、疏通經絡: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朋友都聽過這么一句話“經脈通,百病消”,我們的腿部分布多條經脈,其中包括肝經、腎經、胃經、膀胱經等等;通過泡腳能夠刺激這些經脈,從而起到疏通經絡的作用。
2、緩解疼痛:日常生活中,通過熱水泡腳,不僅可以幫助促進血液循環,同時還能夠幫助我們降低足部的肌肉張力,緩解骨頭酸痛、腰背疼痛等問題。
3、有助睡眠:日常生活中,通過泡腳可以幫助讓足部血液循環變得順暢,可以讓更多的血液集中在下肢末梢血管,大腦的血流量會有所減少,讓人出現困倦感,從而幫助促進睡眠。
■5類朋友用熱水泡腳,無異于“慢性自殺”:
●心臟病患者:
日常生活中,心臟病患者由于心臟功能本身就比較弱,供血能力比較差,泡腳會導致局部的毛細血管出現擴張,讓血液可以更多地流入到下肢,讓心臟以及大腦等多個重要器官出現缺氧、缺血的情況,甚至還會引起氣短、胸悶、頭暈等不適感;并且心血管患者若是盲目泡腳還可能會增加出現暈厥、猝死的風險。
●兒童:
日常生活中,兒童正處于快速地發育階段,其中就包括足弓部位,若是經常熱水泡腳,很容易導致足底的韌帶變得松弛,影響到足弓的形成以及維持,提高扁平足的風險。
●足癬患者:
日常生活中,足癬通常是因為真菌感染造成的,熱水泡腳是沒辦法起到殺菌作用,甚至會導致局部瘙癢問題變得更加嚴重,特別是雙腳上有傷口的朋友,熱水泡腳很容易會導致繼發性細菌感染問題。
●靜脈曲張、血栓患者:
日常生活中,靜脈曲張患者和血栓患者本身的血液回流就有問題,特別是靜脈曲張患者,通常都是出現了靜脈瓣膜功能不全的情況;若是這個時候泡腳,很容易會增加局部的血流量,但沒辦法改變靜脈回流的速度,甚至會增加靜脈回流的負擔,導致病情加重。
●糖尿病患者:
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的足部皮膚是很脆弱的,并且在足部末梢神經大多有問題,沒辦法正常感知外界的溫度。若是泡腳水溫度過高,也無法及時察覺,很容易被燙傷;并且糖尿病患者若是被燙傷,若沒有及時進行干預,就可能會導致感染、潰爛,情況嚴重還可能會面臨截肢的風險。
■熱水泡腳的正確方式:
●泡腳時間不可過長:
日常生活中,泡腳的時間請盡量控制在15-20分鐘左右,最長也不可超過半小時;在泡腳時,身體內的血液循環以及心率會加快,泡腳時間過長很容易會導致心臟負擔增加;泡腳后可以抽出來3-5分鐘的時間按摩一下,可以幫助活血、促進代謝、讓睡眠變得更好。
●水溫要控制好:
日常生活中,我們人體的溫度在36-37℃,泡腳若是想要起到很好的效果,那么需要比正常體溫高一些,最好是在40-45℃。
●水要放足夠:
日常生活中,在泡腳時,水量還需足夠,浸泡到小腿內側,這樣才能夠起到更好的養生效果。
●泡腳盆要選對:
日常生活中,對于泡腳盆的選擇也是有講究的,最好是選擇陶瓷盆、木桶;特別是使用中藥泡腳時,一定要避免使用金屬盆,不然那可能會和中草藥發生反應,產生鞣酸鐵等有害物質。
結語:日常生活中,泡腳對我們對身體也是有著很多好處的,但對于一些特殊群體而言卻是存在著一定危害的;并且泡腳時的水溫、水量、泡腳時間都是需要掌握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