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只作為自己學習使用,所以沒有通過自媒體的邏輯來寫,也沒有必要。
自媒體的邏輯是:人們喜歡夸張的,絕對性的,這絕對是泯滅的現實,現實是動態的不斷變化的,情緒化,絕對化的話語被懶人喜愛,被勤人痛恨。
只要。。。,就能。。。在我看來就是謊言,無論是誰說得。
投資總體環節的拆解
1.選擇
2.估值
3.制定交易計劃
4.復盤
基本原理:
環境是最重要的,只有大環境適合,上面的物種才有好的可能。
永遠可能出現個別情況,保證自己的操作反脆弱,讓自己在邏輯缺失也可能賺錢,保持一個最基本的安全,防止系統性風險。(下跌有底,上升無限的反脆弱模型)
情緒好的更有可能賣高價,情緒差的大家都賣不出去好價格。
要想明白市場,首先要明白市場的思考模式,思維決定行為,行為的匯聚決定市場。
技術分析的感悟:技術分析我認為畫線完全沒有邏輯,但是成交量和價格幅度是有輔助意義的,我們的邏輯是通過顯示出來的交易狀態思考這樣的邏輯在哪里,從而修正自己的基本面和其他的分析,核心還是邏輯的思考。
市場總有先知先覺的人,而作為后知后覺的我,需要看他的邏輯,從而檢視自己的邏輯是否有出問題的可能,不輕易否定也不輕易肯定,讓自己處于中立的情緒判斷,用邏輯來分析問題,虛懷若谷才能堅韌不拔。
技術是來修正邏輯的,而不是邏輯跟著技術走,那就是追錯了目標,注定一敗涂地。
計劃是為了讓自己免除情緒,做一個絕對冷靜的人,分析情緒時又要做一個感性的人,只有這樣才能感悟到情緒。只有二者合一,才是最好的分析。
估值的基本原理:
1.明白市場是如何估值的,按照市場的思維估值
2.用市場的估值思維來分析,盡可能領先于市場
從市場的主體分類,有兩種主導群體,游資以及機構。
從股票的類型分大類
1.價值和成長的分類,還會嵌入周期思維
2.大盤與小盤的分類
從我的時間維度選擇
1.長維度,思考公司的幾年維度,背后是關于社會趨勢,人類本性,公司大方向的思考
2.中維度,思考季度的維度,暗合著長維度不變或不大變,來思考下一季度或者幾個季度的業績
3.短維度,思考幾天之后可能發生的情況,通常是一些突發情況導致公司的大幅改變。
從環境和市場風格選擇
1.環境的風險偏好
2.環境的流動性
從環境(市場分格)決定我們該研究什么股票類型
價值,成長,周期,大盤,小盤
從股票的參與主體確定研究方法,從股票的類型確定研究方法
第一層:1.機構主導需要研究 基本面——環境——情緒
2.游資主導需要研究 情緒——環境——基本面
第二層:1.成長股的研究,產業趨勢,技術突破,產業政策
2.價值股的研究,品牌效應,渠道突破,品類突破
從股票的持股周期確定主要的研究邏輯
長期的持股研究的是社會趨勢,企業戰略,商業模式,未來競爭格局。重點觀察確定性
中期的研究產業政策,景氣周期,是景氣度投資邏輯,在景氣度低于預期時走。
短期的,題材類型,游資主導。主要研究情緒,背后的是人性的研究,情緒的把握。情緒的把握可能是傳播的媒體決定,傳播的范圍越廣,越容易接受越好。在情緒的高點走。
估值的分析
第一層:大環境決定估值的大概落點
第二層:從主導人群思考估值
第三層:從股票類型思考估值(周期,價值,成長)
價值(需求穩定,經營穩定)+機構主導 利用市場有效性估值,通過還原環境來思考估值的高低情況,從而得出基本估值。
這里有幾個利用
1.利用市場對于板塊的估值思考
2.利用市場對于企業經營模式的估值
例如:A股票=商業模式s+競爭格局b+經營模式c
那么完成A股票的估值便是
商業模式s估值和競爭格局b和經營模式c的綜合思考
成長+機構主導 景氣度估值,景氣度投資法,在景氣度高點退出。
未來大幅度不確定+游資主導,利用情緒投資,思考情緒可能演變的狀態,例如:媒體的公告,炒作。核心是引導人群,引導情緒。通過情緒改變股票的供求情況,使得股票上漲,例如:疫情,戰爭。
我們得到的估值只有一個大概范圍,但是落在哪一個地方是由情緒決定的——籌碼結構
感性才能使人癲狂。
做計劃的前提是預判未來的時點
1.預判一段時間內的價格變化情況(上升,下降,震蕩)
2.預判關鍵節點的變化
重要的策略:思考拐點,量化時間。
分批分次數的邏輯是預判未來可能時下降或者震蕩
大批買進的邏輯是時點到來,趨勢向上。
預判的邏輯
1.預判環境的情況——最大權重
2.預判個股的情況
復盤的邏輯是找到本質錯誤,以便于未來修改。
復盤的缺陷
1.后視鏡思考,可能出現刻舟求劍的謬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