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述:甲系乙、丙的母親。丁系甲的外孫。甲與戊夫妻共有房屋一處位于A村,建筑面積l26平方米。戊于2014年10月27日死亡。甲與戊的女兒張三于2014年6月14日死亡,丁系張三的兒子。現原、被告因戊遺產問題發生糾紛,多次協商無果,故原告訴至法院。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姚志斗律師認為:根據法律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財產,除有約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遺產,應當先將共同所有的財產的一半分出為配偶所有,其余的為被繼承人的遺產。故上述房屋的一半份額歸原告甲所有,另一半份額為被繼承人戊的遺產。戊未留有遺囑或遺贈扶養協議,故繼承開始后,按法定繼承辦理,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張三先于戊死亡,由丁代位繼承張三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戊的第一順位法定繼承人為本案原、被告,故甲、乙、丙、丁每人有權繼承本案所涉房屋八分之一的產權份額。被告丁主張以共同所有方式繼承本案所涉房屋,但原告甲、乙、丙不同意。三原告占共同財產的份額超過三分之二,超過三分之二的共有人主張分割的,應予準許。經鑒定,本案所涉房屋及附屬物的總價值為202091元。丁對評估公司作出的《房地產司法鑒定估價報告》有異議,在鑒定機構答復丁所提異議后,丁仍有異議,但未提供反駁證據,該《估價報告》系具有鑒定資質的專門鑒定機構依法作出的鑒定結論,在丁沒有反駁證據足以推翻該鑒定結論的情況下,對該《估價報告》予以確認,對丁要求對本案所涉房屋進行重新評估的申請不予準許。庭審中,原告甲表示將其應繼承的份額及屬于自己所有的一半房屋產權份額都贈與原告丙,原告乙亦表示將其應繼承的份額贈與原告丙。因該房屋一直由原告甲和丙共同居住使用,且丙所占份額較大,故該房屋歸丙所有,丙給付丁房屋分割款25261元。案件審理過程中,被告丁申請對本案所涉房屋南側的無照房屋的現值進行鑒定并分割。但經鑒定機構實地查勘,該房屋與本案所涉有照房屋的實際距離約為6.5米,已超出《集體土地使用權證》載明的法定土地使用范圍。該房屋系無土地使用權、無審批手續、無房照而擅自建成的建筑,該建筑可以通過補辦相關手續而成為合法建筑,也可能因其屬違法建筑而被行政機關強制拆除。但在該建筑合法化之前,對該建筑不予確權,亦不予分割。
法院判決:位于平房歸丙所有。丙于本判決生效后立即給付丁房屋分割款25261元。案件受理費4322元減半收取,由丙負擔1895元,由丁負擔271元。鑒定費2021元,由丙負擔1768元,由丁負擔253元。
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第五條: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第十條第一款第二款: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第十一條: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第十三條第一款: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第二十六條第一款: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財產,除有約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遺產,應當先將共同所有的財產的一半分出為配偶所有,其余的為被繼承人的遺產。
第二十九條:遺產分割應當有利于生產和生活需要,不損害遺產的效用。不宜分割的遺產,可以采取折價、適當補償或者共有等方法處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若干問題的意見》
第五十八條:人民法院在分割遺產中的房屋、生產資料和特定職業所需要的財產時,應依據有利于發揮其使用效益和繼承人的實際需要,兼顧各繼承人的利益進行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九十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