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畫(兩種)
草書因行筆速度較快,而且富于動感,因此,筆直的豎畫在今草中不多,在狂草中更是極少。
草書起筆有逆鋒也有順鋒,其行筆中鋒、偏鋒、側鋒兼而有之。末端有露鋒,也有藏鋒。
可逆勢起步或順鋒起筆亦可與上一字的末筆相連,收筆一般出鋒,行筆不宜平鋪直敘,中鋒行筆以出屋漏痕,錐畫沙之效果。
草書的豎較楷書的豎省簡了很多,一些較短的豎多被折筆皮曲筆代替,有的消失了。
草書中所存的豎畫大多數是楷書中的懸針豎和垂露豎,有的可拉長到原字的三倍或更長,這是楷書所不允許的。
草書豎畫用筆基本同楷書,只是行筆較快,但要力到畫端,不可纖弱。
從上而下書寫的垂勢筆畫。
是'單人旁、雙人旁、言字旁'的草書簡寫符號。
根據結字和章法需要,可長可短,也可向不同方向傾斜或彎曲。
起筆:逆鋒或順鋒;行筆中鋒、側鋒、偏鋒兼而有之。
末端:露鋒或藏鋒。
①中鋒豎:中鋒行筆的豎畫。
筆畫纖細而圓潤。行筆過程中,筆肚在前,筆尖在后,筆鋒處于筆畫中間位向下而行筆,末端可出鋒或回鋒,還可與下筆牽絲引帶相連接,隨性書寫。
②偏鋒豎:偏鋒行筆的豎畫。筆畫呈扁帶狀,比較寬厚。
多順鋒起筆,然后將筆向右按下,筆肚在筆畫的右側,筆尖在左側向下運筆,末端可出鋒或回鋒,還可與下筆牽絲引帶相連接,隨性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