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長征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
瑞慈醫療集團首席醫療官 繆曉輝
對于這個問題,首先要澄清一點:什么是肝功能?肝臟被稱之為人體的加工廠,很多生命所必須的物質都是由肝臟合成的。實際上,肝臟的功能非常龐雜,除了分解和合成多種物質外,還具有免疫功能、解毒功能和儲血的功能。
不少患者,甚至醫務人員,往往把轉氨酶誤以為肝功能。轉氨酶就是肝細胞里的一種具有代謝功能的酶而已,它在血液里出現,僅僅代表肝細胞受損傷,這些酶漏到血液中了。反過來理解,如果發現血液里轉氨酶升高了,那就說明肝臟有損傷,而且損傷的程度是與轉氨酶水平一致的。
問題又來了,既然說轉氨酶升高的水平與肝臟的損傷是一致的,那么能否再一次反過來理解:只要轉氨酶是正常的,肝臟就不存在損傷呢?如果這么理解,你又錯了。這就是醫學的復雜性,也是診病治病的復雜性。
解釋幾點:
第一,肝細胞破壞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整個肝細胞全部毀損,如果是這種情況,而且一次性毀損的肝細胞很多,“漏到”血液里的轉氨酶就會很高;另一種情況是,肝細胞的膜上的“孔徑”變大了,肝細胞并沒有整個毀損,此時,細胞內的酶從肝細胞膜上增大的“孔”里漏出來。可見,這種轉氨酶的升高,不會很嚴重,多見于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者也存在這種損傷。
第二,肝細胞損傷,可以是猛烈的、廣泛的損傷,也可以小范圍的、輕微的、漸進性的損傷。前者,可以出現轉氨酶突然升得很高,而后者卻不見得很高,甚至是正常的。大家想一下,其實后一種情況更可怕,那種漸進性的、“潤物細無聲”的、長期性的損傷,在不知不覺中,就可能已經把肝臟拖累到肝硬化的地步,甚至發生了肝癌,這樣的現象絕非少見,請大家重視。
第三,肝細胞所剩無幾了,沒有酶可以漏了。這種情況見于肝硬化晚期和肝衰竭患者。臨床上,過半數的肝硬化患者,轉氨酶是正常的。回到本文的題目,讀者顯然可以理解了,很多情況下,轉氨酶正常,并不代表肝臟功能是好的,甚至是相反的。
結論:即使是轉氨酶持續正常,仍有可能發展為肝硬化,病情發展到肝硬化的地步,轉氨酶仍然可能是正常的。因此,慢乙肝患者,如果沒有采取積極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措施,必須堅持檢測,檢測間隔時間一般不能大于半年;即使抗病毒治療了,轉氨酶也恢復正常了,仍然有極少數患者會出現“意外”,雖然少見,但那是概率的概念,不可掉以輕心,也需要定期做肝臟生化學、病毒學和影像學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