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手把手地教你填詞

詞的種類

詞最初稱為"曲詞"或"曲子詞",是配音樂的。從配音樂這一點上說,它和樂府詩是同一類的文學(xué)體裁,也同樣是來自民間文學(xué)。后來詞也跟樂府一樣,逐漸跟音樂分離了,成為詩的別體,所以有人把詞稱為"詩余"。文人的詞深受律詩的影響,所以詞中的律句特別多
詞是長短句,但是全篇的字?jǐn)?shù)是有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 詞大致可分三類:(1)小令;(2)中調(diào);(3)長調(diào)。有人認(rèn)為:五十八字以內(nèi)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為中調(diào),九十一字以外為長調(diào)[1]。這種分法雖然未免太絕對化了,但是,大概的情況還是這樣的。 敦煌曲子詞中,已經(jīng)有了一些中調(diào)和長調(diào)。宋初柳永寫了一些長調(diào)。蘇軾、秦觀、黃庭堅等人繼起,長調(diào)就盛行起來了。長調(diào)的特點,除了字?jǐn)?shù)較多以外,就是一般用韻較疏。


什么是詞牌

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的格式和律詩的格式不同:律詩只有四種格式,而詞則總共有一千多個格式(這些格式稱為詞譜

人們不好把它們稱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給它們起了一些名字。這些名字就是詞牌。有時候,幾個格式合用一個詞牌,因為它們是同一個格式的若干變體;有時候,同一個格式而有幾種名稱,那只因為各家叫名不同罷了。


詞牌的來源
大約有下面的三種情況:

(1)本來是樂曲的名稱。例如《菩薩蠻》,據(jù)說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蠻國進(jìn)貢,她們梳著高髻,戴著金冠,滿身瓔珞(瓔珞是身上佩掛的珠寶),像菩薩。當(dāng)時教坊因此譜成《菩薩蠻曲》。據(jù)說唐宣宗愛唱《菩薩蠻》詞,可見是當(dāng)時風(fēng)行一時的曲子。《西江月》、《風(fēng)入松》、《蝶戀花》等,都是屬于這一類的。這些都是來自民間的曲調(diào)。

(2)摘取一首詞中的幾個字作詞牌。例如《憶秦娥》,因為依照這個格式寫出的最初一首詞開頭兩句是"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所以詞牌就叫《憶秦娥》。又叫《秦樓月》。《憶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謝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詠"江南好"的詞,最后一句是"能不憶江南",所以詞牌又叫《憶江南》。《如夢令》原名《憶仙姿》,改名《如夢令》,這是因為后唐莊宗所寫的《憶仙姿》中有"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等句。《念奴嬌》又叫《大江東去》,這是由于蘇軾有一首《念奴嬌》,第一句是"大江東去"。又叫《酹江月》,因為蘇軾這首詞最后三個字是"酹江月"。
(3)本來就是詞是題目。《踏歌詞》詠的是舞蹈,《舞馬詞》詠的是舞馬,《欸乃曲》詠的是泛舟,《漁歌子》詠的是打魚,《浪淘沙》詠的是浪淘沙,《拋球樂》詠的是拋繡球,《更漏子》詠的是夜。這種情況是最普遍的。凡是詞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說,詞牌同時也是詞題,不另有題目了。 但是,絕大多數(shù)的詞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詞牌之外還詞題。一般是在詞牌下面用較小的字注出詞題。在這種情況下,詞題和詞牌不發(fā)生任何關(guān)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講到浪,也不講到沙;一首《憶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講到江南。這樣,詞牌只不過是詞譜的代號罷了。


單調(diào)、雙調(diào)、三疊、四疊

詞有單調(diào)、雙調(diào)、三疊、四疊的分別。 單調(diào)的詞往往就是一首小令。它很像一首詩,只不過的長短句罷了。
例如: 漁歌子[5]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fēng)細(xì)雨不須歸。

 

如夢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fēng)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yīng)是綠肥紅瘦!

雙調(diào)的詞有的是小令,有的是中調(diào)或長調(diào)。雙調(diào)就是把一首詞分為前后兩闋。兩闋的字?jǐn)?shù)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這樣,字?jǐn)?shù)相等的就像一首曲譜配著兩首歌詞。不相等的,一般是開頭的兩三句字?jǐn)?shù)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換頭"。雙調(diào)是詞中最常見的形式。


例如:

踏莎行

[宋]秦觀

霧失樓臺,

月迷津渡,

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

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

魚傳尺素,

砌成此恨無重數(shù)!

郴江幸自繞郴山,

為誰流下瀟湘去?


鷓鴣天

[宋]辛棄疾

壯歲旌旗擁萬夫

錦襜突騎渡江初。

燕兵夜娖銀胡碌,

漢箭朝飛金仆姑。

追往事,

嘆今吾。

春風(fēng)不染白髭須。
卻將萬字平戎策,

換得東家種樹書
像《踏莎行》、《漁家傲》,前后兩闋字?jǐn)?shù)完全相等。其它各詞,前后闋字?jǐn)?shù)基本上相同。

 


三疊就是三闋,四疊就是四闋。三疊、四疊的詞很少見,這里就不舉例了。

每一詞牌的格式,叫做詞譜。依照詞譜所規(guī)定的字?jǐn)?shù)、平仄以及其它格式來寫詞,叫做"填詞"。"填",就是依譜填寫的意思
古人所謂詞譜,乃是擺出一件樣品,讓大家照樣去填。下面是萬樹《詞律》所列《菩薩蠻》的詞譜原來的樣子
菩薩蠻(四十四字。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云、重疊金) 李白 平 可仄林漠 可平漠煙如織韻寒 可仄山一 可平帶傷心碧葉瞑 可平色入高樓 換平有 可平人樓 可仄上愁 葉平  玉 可平階空竚立 三換仄宿 可平鳥歸飛急 三葉仄何 可仄處是歸程 四換平長 可仄亭連 可仄短亭 四葉平


《詞律》在詞牌下面注明規(guī)定的字?jǐn)?shù),詞牌的別名;在詞中注明平仄和葉韻。凡平仄均可的地方,注明"可平"、"可仄"(于平聲字下面注明"可仄",于仄聲字下面注明"可平");凡平仄不可通融的地方就不加注,例如林字下面沒有注,這就表明必須依照林字的平仄,林字平聲,就應(yīng)照填一個平聲字。"織"字下面注個韻字,表示這里該用韻;"碧"字下面注個葉字,表示這里該葉韻(即與"織"字押韻)。當(dāng)然并不規(guī)定押哪一上韻,但是要求一個仄聲韻。"樓"字下面注"換平",是說換平聲韻。"愁"字下面注"葉平",是說葉平聲韻。"立"字下面注"三換仄",是說在第三個韻又換了仄聲韻;"急"字下面注"三葉仄",是說葉仄聲韻;"程"字下面注"四換平",是說在第四個韻又換了平聲韻;"亭"字下面注"四葉平",是說葉平聲韻。萬樹是清初時代的人;在萬樹以前,詞人們早已填詞,那又依照誰人所定的詞譜呢?古人并不需要詞譜,只要有了樣品,就可以照填。試看辛棄疾所填的一首《菩薩蠻》: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辛棄疾

郁孤臺下清江水,

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

可憐無數(shù)山。

青山遮不住,

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余,

山深聞鷓鴣。

辛詞共享四十四個字,共享四個韻,其中兩個仄聲韻,兩個平聲韻,并且平仄韻交替,完全和李白原詞相同。平仄也完全模仿李白原詞,甚至原詞前闋末句用"仄平平仄平",后闋用"平平平仄平",都完全模仿了。
這里有一個問題:拿誰的詞來做樣品呢?如果說寫《菩薩蠻》要拿李白原詞做樣品,李白又拿誰的詞做樣品呢?其實《菩薩蠻》的最早的作者并不需要任何樣品,因為《菩薩蠻》是按曲譜而作出的。民間作品多數(shù)是入樂演唱的,所以只須按曲作詞,而不需要照樣填詞。至于后世某些詞調(diào),那又是另一種情況。詞人創(chuàng)造一種詞調(diào),后人跟著填詞。詞牌是越來越多的。有些詞牌是后起的,那只能拿較晚的作品作為樣品。

這里我們將列舉一些詞譜,作為示例。為了便于了解,我們改變了前人的做法,不再錄樣品,而是依照講詩律時的辦法,列舉一些平仄格式,然后再舉兩三首詞為例


憶江南(廿七字,又作望江南,江南好) 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風(fēng)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

能不憶江南


憶江南

[唐]劉禹錫

春去也,

多謝洛城人。

弱柳從風(fēng)疑舉袂,

叢蘭裛露似沾巾。

獨坐亦含嚬。

 

浣溪沙

(四十二字,沙或作紗,或作浣紗溪)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12]。

(后闋頭兩句往往用對仗。)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浣溪沙(1950年國慶觀劇,

柳亞子先生即席賦浣溪沙,因步其韻奉和。)

毛澤東

長夜難明赤縣天,

 百年魔怪舞翩躚。

 人民五億不團圓。

 一唱雄雞天下白,

 萬方樂奏有于闐。

詩人興會更無前

 

菩薩蠻(四十四字)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

 

菩薩蠻

毛澤東

赤橙黃綠青藍(lán)紫,

誰持彩練當(dāng)空舞?

雨后復(fù)斜陽,

關(guān)山陣陣蒼。

當(dāng)年鏖戰(zhàn)急,

彈洞前村壁。

裝點此關(guān)山,
今朝更好看

 

采桑子

(四十四字,又名丑奴兒)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采桑子

[宋]歐陽修

羣芳過后西湖好,

狼藉殘紅,

飛絮蒙蒙,

垂柳闌干盡日風(fēng)。

笙歌歇盡游人去,

始覺春空。

垂下簾櫳,

雙燕歸來細(xì)雨中。

采桑子(丑奴兒)

卜算子(四十四字)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卜算子(詠梅)

[宋]陸游

驛外斷橋邊,

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

更著風(fēng)和雨。

無意苦爭春,

一任羣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

只有香如故。

 

減字木蘭花(四十四字)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每兩句一換韻。)

 

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

毛澤東

漫天皆白,

雪里行軍情更迫。

頭上高山,

風(fēng)卷紅旗過大關(guān)。

此行何去?

贛江風(fēng)雪迷漫處。

命令昨頒,

十萬工農(nóng)下吉安。

 

憶秦娥(四十六字)

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疊三字),

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疊三字),

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
(此調(diào)多用入聲韻。前闋后三句與后闋后三句字?jǐn)?shù)平仄相同。)

憶秦娥

[唐]李白
簫聲咽,

秦娥夢斷秦樓月。

秦樓月,

年年柳色,

灞陵傷別。

樂游原上清秋節(jié)

咸陽古道音塵絕。

音塵絕,

西風(fēng)殘照,

漢家陵闕。

 

清平樂(四十六字)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后闋換平聲韻。)

清平樂(晚春)

[宋]黃庭堅

春歸何處?

寂寞無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處,

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

除非問取黃鸝。

百囀無人能解,

因風(fēng)飛過薔薇。

 

西江月(五十字)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前后闋同。第一句無韻,第二、第三句押平聲韻,第四句押原韻的仄聲韻。這種平仄通押的調(diào)子,在詞調(diào)中是很少見的。但是,《西江月》卻是最流行的曲調(diào)。前后闋頭兩句要用對仗。)

西江月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fēng)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

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浪淘沙(五十四字)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前后闋同。

 

浪淘沙(北戴河)

毛澤東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島外打魚船。

一片汪洋都不見,

知向誰邊?

往事越千年,

魏武揮鞭。

東臨碣石有遺篇。

蕭瑟秋風(fēng)今又是,

換了人間!

 

詞韻,詞的平仄和對仗
詞韻 關(guān)于詞韻,并沒有任何正式的規(guī)定。戈載的《詞林正韻》,把平上去三聲分為十四部,入聲分為五部,共十九部。據(jù)說是取古代著名詞人的詞,參酌而定的。從前遵用的人頗多。其實這十九部不過是把詩韻大致合并,和古體詩的寬韻差不多。現(xiàn)在把這十九部開列在后面,以供參考

 

(甲)平上去聲十四部

(1)平聲東冬,上聲董腫,去聲送宋。

(2)平聲江陽,上聲講養(yǎng),去聲絳漾。

(3)平聲支微齊,又灰半[29];上聲紙尾薺,又賄半;去聲寘未霽,又泰半、隊半。

(4)平聲魚虞;上聲語麌;去聲御遇。

(5)平聲佳半,灰半;上聲蟹,又賄半;去聲泰半、卦半、隊半。

(6)平聲真文,又元半,上聲軫吻,又阮半;去聲震問,又愿半。

(7)平聲寒刪先,又元半;上聲旱潸銑,又阮半;去聲翰諫霰,又愿半。

(8)平聲蕭肴豪,上聲筱巧皓,去聲嘯效號。

(9)平聲歌,上聲哿,去聲個。

(10)平聲麻,又佳半;上聲馬,去聲禡,又卦半。

11)平聲庾青蒸,上聲梗迥,去聲敬徑。

(12)平聲尤,上聲有,去聲宥。

(13)平聲侵,上聲寢,去聲沁。

(14)平聲覃鹽咸,上聲感儉豏,去聲勘艷陷。

(乙)入聲五部

(1)屋沃。

(2)覺藥。

(3)質(zhì)物錫職緝。

(4)物月曷黠屑葉

(5)合洽。


詞的平仄
詞的特點之一就是全部用律句或基本上用律句。最明顯的律句是七言律句和五言律句。有些詞,一讀就知道這是從七絕或七律脫胎出來的。例如《浣溪沙》四十二字,就是六個律句組成的,很像一首不粘的七律,減去第三、第七兩句。這詞的后闋開頭用對仗,就像律詩頸聯(lián)用對仗一樣。《菩薩蠻》前后闋末句本來用拗句(仄平平仄平),但是后代詞人許多人都用了律句,以致萬樹《詞律》不能不在第三字注云"可仄"。如果前后闋末句都用了律句,那么,整首《菩薩蠻》都是七言律句和五言律句組成的了。不過要注意一點:詞句常常是不粘不對的。像《菩薩蠻》開頭兩句雖然都是律句,但它們的平仄不是對立的。 不但五字句、七字句多數(shù)是律句,連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八字句、九字句、十一字句等,也多數(shù)是律句。現(xiàn)在分別加以敘述。 三字句。--三字句是用七言律句或五言律句的三字尾。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如"須晴日",平仄仄如"俱往矣",仄平平如"照無眠"。兩個三字律句用在一起如"青箬笠,綠蓑衣"。 四字句。--四字句是用七言律句的上四字。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如"天高云淡",仄仄平平如"怒發(fā)沖冠"。兩個四字律句用在一起如"唐宗宋祖,稍遜風(fēng)騷"。如果先平腳,后仄腳,則如"亂石穿空,驚濤拍岸"。

六字句。

--六字句是四字句的擴展,我們把平起變?yōu)樨破穑破鹱優(yōu)槠狡穑蛿U展成為六字句。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如"我欲乘風(fēng)歸去";平平仄仄平平如"紅旗漫卷西風(fēng)"。兩個六字律句用在一起如"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八字句。--八字句往往是上三下五。如果第三字用仄聲,則第五字往往用平聲;如果第三字用平聲,則第五字往往用仄聲。下五字一般都用律句。第三字用仄聲的如"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第三字用平聲的如"莫等閑白了少年頭"。


九字句。

--九字句往往是上三下六,或上六下三,或上四下五。一般都用兩個律句組合而成,至少下六字或下五字是律句。如"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 十一字句[30]。--十一字句往往是上四下七,或上六下五。下五字往往是律句。如"不應(yīng)有恨、何事偏向別時圓"。又如"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總之,從律句去了解詞的平仄,十分之九的問題都解決了


詞的對仗

詞的對仗,有固定的,有一般用對仗的,有自由的。 固定的對仗,例如西江月前后闋頭兩句。此類固定的對仗的很少見的。 一般用對仗的(但也可以不用),例如《沁園春》前闋第二三兩句、第四五句和第六七句,第八九兩句;后闋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第七八兩句。又如《念奴嬌》前后闋第五六兩句。又如《浣溪沙》后闋頭兩句。
《沁園春》前闋第四五六七兩聯(lián),如"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后闋第三四五六兩聯(lián),如"惜秦皇漢武,略輪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fēng)騷"。這是以兩句對兩句,跟一般對仗不同。像這樣以兩句對兩句的對仗,稱為扇面對

凡前后兩句字?jǐn)?shù)相同的,都有用對仗的可能。例如《憶秦娥》前后闋末兩句,《水調(diào)歌頭》前闋第五六兩句,后闋第六七兩句,等等。但是這些地方用不用對仗完全是自由的。 詞的對仗,有兩點和律詩不同。第一,詞的對仗不一定要以平對仄,以仄對平。如"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又如"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城對河,是平對平;外對下,是仄對仄)。第二,詞的對仗可以允許同字相對。如"千里冰封"對"殘陽如血"。 除了這兩點之外,詞的對仗跟詩的對仗的一樣的。 詞韻、詞的平仄和對仗都是從律詩的基礎(chǔ)上加以變化的。因此,要研究詞,最好是先研究律詩。律詩研究好了,詞就容易懂了。

 

葉韻
葉韻,一般可以理解成為押韻,但是,更加嚴(yán)格地說,是古人按照自己的理解對某些字改變的讀音

葉韻原本是古人在創(chuàng)作詩歌的過程中,感到有些韻如果按照當(dāng)時的讀音不和諧
古人按照自己的理解對某些字改變的讀音
葉韻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韻和諧起來

比如,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XIA)

斜字,如果讀本音,就與其他韻腳不和諧,所以,稍有古典詩詞知識的人都會讀作“霞”
這個算是葉韻的一種吧

但是,在詞譜里面的葉韻,一般是說要用和諧的韻腳押韻,在現(xiàn)代也就是要求押韻

小令,中調(diào)和長調(diào)

在大部分認(rèn)為:五十八字以內(nèi)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為中調(diào),九十一字以外為長調(diào)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七天學(xué)格律(下)
漫話《詩詞格律》(之四)
詞牌與詞律基礎(chǔ)
學(xué)詩筆記之:詞的基本知識
(五)關(guān)于詞
詩詞格律與寫作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文区| 平陆县| 通榆县| 察雅县| 通海县| 枝江市| 通河县| 南宁市| 怀远县| 天祝| 图片| 云浮市| 柯坪县| 靖安县| 中西区| 青阳县| 晴隆县| 双城市| 蒙城县| 兴义市| 大关县| 潞西市| 方正县| 江阴市| 民权县| 张家港市| 株洲市| 天祝| 和静县| 皋兰县| 阜平县| 太湖县| 井冈山市| 广德县| 河曲县| 桐庐县| 普兰店市| 三河市| 北流市| 刚察县| 海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