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們經常喝的瓶裝水,很大一部分并不是礦泉水。只要仔細查看標簽你就會發現:有的是天然水(山泉水),有的是純凈水,有的是礦物質水等。這些水和天然礦泉水到底有何區別呢?純凈水:純凈得一無所有瓶裝飲用純凈水是指以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水為水源,采用蒸餾、去離子或者離子交換、反滲透等手段制得的,去除了水中幾乎全部礦物質陽離子,不含任何添加物,可直接飲用的水。純凈水是不含任何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水,有的因加工工藝不同,也稱為蒸餾水、純水、太空水,純凈水水質偏酸,只喝純凈水會導致身體缺乏礦物質;其pH指標為5.0—7.0,除了對鉛、砷等有害化學物質有規定外,對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含量沒有一點要求(參考飲用純凈水國家標準GB 17323-1998)。因其對水源要求較低,因此城市自來水成為純凈水生產廠家節約成本的首選。純凈水最早源于“太空水”,即宇航人員經過凈化、提純等工序,在宇宙飛船艙內循環使用的水,這種水被用于商業開發后,增加了一些工序,但在去除細菌等雜質、品質純凈的同時,也剔除了水中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長期飲用易造成人體礦物質缺乏,引起疾病,絕大多數專家對其持否定態度。 礦泉水的生產,需要用礦泉水來沖洗包裝瓶,整個生產工藝需要多道的除菌,質量標準有著國標的統一控制,非常嚴格。包括水源地保護、采礦權的獲得、礦泉水資源補償費等,這些成本加起來,讓礦泉水的成本比純凈水高了很多。而一般純凈水的水源都是自來水或地面水,成本要低很多。同樣是賣1.5元,礦泉水利潤自然微薄。這也導致了很多飲用水企業選擇放棄礦泉水而紛紛轉投利潤更高的純凈水。礦物質水:純凈水 濃縮礦化液飲用礦物質水是指純凈水經添加礦物質類食品添加劑或天然礦物提取液后制成的飲用水。它對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含量有一定要求,為人工添加。但是對偏硅酸一項卻沒有規定。礦物質水是在純凈水基礎上添加少量礦化元素制成,人工添加礦化元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待科學論證。pH指標為5.0—8.5,實際上很少有超過7.0的,有的甚至比純凈水的更酸。 礦物質水的添加種類比較混亂,沒有統一的質量類國家標準,主要由行業依照《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2007)的規定與限量添加,衛生上則按照《瓶(桶)裝水衛生標準》(GB19298-2003)確保其飲用安全性。 上世紀末的礦物質水行業也有用純凈水添加濃縮礦化液的方式制造產品,但是因為質量較不穩定,安全不容易確保,也無法確認所有的微量元素對人體都是有益的,也無法完全除去有害污染物質。 科學家指出,水的酸堿度是由水中所含的離子決定的,純凈水去掉了所有礦物質陽離子,所以都偏酸性。而礦物質水的生產工藝是在純凈水中人工添加含氯化鉀、硫酸鎂的酸性礦化液,這些酸性的人工礦化液在水中分解,產生大量氯離子和硫酸根離子,反而使它的酸度更低。加上這種人工分解的鉀和鎂離子性質并不穩定,因而無法像水中的天然礦物質那樣被人體細胞有效吸收。所以礦物質水并不能取代礦泉水,單靠礦物質水補充身體所需的元素也是不合理的。天然水:自然界中未經人工處理的水 天然水(也稱山泉水)是取自污染較少的地下水,含有一定量的礦物質,但達不到礦泉水的國家標準,礦物質含量也不穩定;天然水包括了泉水、溪水、江河水、井水和天落水,其中雨水和雪水(即天落水)屬于軟水,泉水、溪水、江河水屬于暫時硬水,部分地下水屬于硬水。 天然水自身雖然含有微量元素和礦物質,但因為水源來自地表水,污染是不可避免的。而天然水生產為了保持“天然”,往往只簡單過濾消毒便予出售,這樣的天然水“天然”卻難以“優質”。 天然水同樣含有礦物質,卻達不到國家標準限定。目前,天然水尚沒有國家標準,各地天然水生產企業標準不一。 有些天然水企業為了吸引消費者,宣稱其水源天然不含有害物質,而且其中含有礦物質元素,對人體健康有益,讓消費者誤認為天然水和礦泉水一樣。但實際上,天然水與礦泉水區別很大。天然礦泉水:全球飲用瓶裝水標桿天然礦泉水是從地下深處自然涌出的或經人工揭露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礦水;含有一定量的礦物鹽、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氣體;在通常情況下,其化學成分、流量、水溫等動態在天然波動范圍內的相對穩定。 其標準最為苛刻,管理部門對其在水源、水源地保護、加工、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等方面都嚴格的界定。水源方面,要求是符合飲用水衛生標準的優質天然礦泉水,絕不能使用城市自來水;在水源地保護方面,要求設立防護區,在防護區內設立固定標志,取水點外圍半徑30米范圍內無關人員不得入內,不得放置與取水設備無關的其他物品,半徑50米范圍內不得設置居住區、工廠、廁所、水坑,不得堆放垃圾、廢渣和鋪設污染管道,并且嚴禁使用農藥、化肥。并且嚴禁一切有破壞水質的活動;在加工的時候,只能采取高科技的消毒處理,不能添加任何食品/化學添加劑;在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方面,對各類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含量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且這些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都是天然的;pH指標也更為嚴格。提示:買礦泉水,一定看清瓶標 廣大消費者在購買瓶裝水的時候也應學會甄選,謹慎辨別。首先,礦泉水的名稱都會標明為“天然礦泉水”,且礦泉水已于2009年10月1日起實施新國標,而天然水尚無國家標準。礦泉水需在產品標簽上標明礦泉水水源地的名稱和產品標準號。消費者購買飲用天然礦泉水,必須認準“飲用天然礦泉水”和國家級的產品標準號。而天然水只能標明“天然水”,不能標示“飲用天然礦泉水”。 同時,天然礦泉水除了要執行國家標準和國家級鑒定認可的“鑒定證”外,還需具備“采礦許可證”。因為礦泉水是采自深層巖石裂隙中的,所以必須擁有國家采礦許可證才能開采。而天然水水源來自地表水,不需要有“國家采礦許可證”。 標準也規定了凡礦泉水都必須標明天然礦泉水的水源地名稱。通常,水源地都經過政府勘測報告確認其水質及環境保護措施。天然水也多標注水源地,但水質上不同于飲用天然礦泉水,而且大多是標注“水源地址”。因此,標注了水源地并不等于就是飲用天然礦泉水。而飲用天然礦泉水則必須明確標注水源地。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