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湖他的確令人尊敬就像著名博客人物駱駝1977在其博客中寫道:“龍湖到歐洲路演,其中有一場,我一個朋友恰逢其會后來他回重慶給我說,會前所有龍湖高管自己做英文PPT,會上全英文講解及交流,言簡意賅,氣勢如虹,會場上很多歐洲人都驚詫于一個中國西部企業,竟然有如此的素養”
這確實是一個很少見的公司關于她的傳說,我從媒體上印象很深的是:萬科說龍湖是一個很“可怕”的企業;綠城一把手宋衛平說不要讓龍湖超越了我們;著名策劃人王志剛說龍湖不一定是個最大的企業,但是一定是個最好的公司至于他的“服務”故事,在江湖中更是廣為傳頌,舉不甚舉
以下算是彎道的“爆料”
--、沒有秘書、助理的董事長據傳: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企業中,龍湖董事長沒有助理,沒有秘書,是先例、也是獨例這樣的“風氣”不僅僅使龍湖所有高管的動腦能力、及動手能力無其左右沒有司機、沒有秘書、沒有助理,這“三無領導”據說是龍湖強調“領導力”的首要標準
有非江湖言傳某次境外某財團當家的在機場看見一女人自己大包小包地在過安檢,似曾相識,疑問隨從答說:“那是龍湖的董事長!”財團當家人感慨:這樣的企業令人尊敬,這樣的CEO更令人尊敬
有時候,我從某些龍湖的“定義”上,甚至感受到這個企業有著讓人無法理解的理想主義色彩比如“無論誰的辦公室,不能夠超過20平方米”; “不給領導提包”;“對事不對人,親密有間”;“同路人”;“有企業家精神的職業經理人+操心員工”這些語句很容易從我龍湖的朋友中聽到……
我有一媒體朋友,曾在龍湖看到掛著董事長辦公室的房間,大約12平方米左右,配套甚至沒有他通常看到一般地產公司經理的寬敞或豪華雖然很整潔
文化,是一種很難具體描述的一種東西,不過我很認同“有什么樣的老板就有什么樣的企業文化”這句話彎道接觸過不少“成功”的渝派地產老板助理、司機、秘書、甚至保鏢一大串事業不大,氣派不小出入前呼后擁,上下掌聲接送
我曾經拜訪過一個地產公司“領導”的辦公室足足300平方米臥室、會客室、沐浴室、大班椅、大班臺“灰常”氣派仰視乎!
二、“管工程”的清華北大“一大堆”這段似乎不算是傳說
我有一兄弟伙,在江湖上算是眼高手也高的人物了早些幾年,做夢也想進入這個有點“神秘”的公司后來有總算逮住了一個機會,成了!他說,過去也許是運氣不太好,印象中,與他合作過搞“工程”的同事多數是直率、溝通時喜歡帶“龜兒子”、“X你媽”,甚至長相著裝也不夠“掙錢”
入職后參加的第一個會是龍湖的某項目PMO會(我一直沒理解是什么意思,估計是有點類似協調會的意思)據說龍湖一個項目從拿地到結束總共是7個(種)會議早些年我曾經看過日本大名鼎鼎的清水建筑的管理經驗曾經有此一說據那兄弟伙說,管工程的那經理打開電腦投影,一番宏觀微觀,讓這心高氣傲的兄弟服服帖帖,從材料,資金計劃,節點控制,到回顧運營模型,到銷售利潤,到內部收益,到應對措施顯示出該經理的“與眾不同”
后來打聽,知道這管工程的是龍湖“士官生”成長,清華博士正在感慨,同事告訴他,在龍湖“管工程”的清華、北大博士、碩士其實“一大堆”這樣的水平其實在龍湖是一件很正常的、必須的事
業界流傳龍湖有“三式”,即會做不會說是“傻把式”;會說不會做是“假把式”;會說又會做是“真把式”那清華博士估計是“真把式”不假
用那兄弟伙說,在龍湖,從吳亞軍開始,齊刷刷一人一手提電腦,坐下能寫、站起能做、走著會看、睡著會想不知道是不是有點夸張
兄弟伙的“夸張”把彎道聽的神往不已的確,我接觸的不少董事長,CEO,莫說電腦打字,連上網也不會許多公司管財務是董事長夫人,管采購的是舅子,管工程的是岳父,搞銷售的是兄弟“一條龍”管到底江湖有條傳說,多年前重慶地產開發50強中某不錯的大公司一筆1000元的業務,老板同意了但是到老板娘那里卻死活不給報賬……
三、進去兩個,被“洗腦”一雙也是傳說龍湖對員工的洗腦重慶獨一無二據說龍湖在長江商學院辦有專門的龍湖EMBA班一年花掉的學費就上千萬(感慨)一次老師問龍湖的EMBA學員:大家知道的公司中那一個企業的“洗腦”最“厲害”學員異口同聲地回答:龍湖爾后教室響起輕快的笑聲
龍湖的“洗腦”在前些年應該更甚早些年,我有一朋友在龍湖謀生,你要對他說:“你在龍湖打工……”的時候,他會立即糾正,言下之意他是在為自己打工
多年以前,有一開發商,曾經在龍湖南苑租了兩套房子,高管分別分時入住,目的很簡單,學習龍湖的物業管理半年后總結,結論是龍湖物管的流程、制度、考核都可以拷貝,唯一他們員工的“微笑”,那種發至內心的“微笑”無法學習
龍湖為什么做到如此?老實說,彎道也沒整明白
記得一年前我看到從龍湖內部流出(嘿嘿)的一文件比如企業從第二階段發展到第三階段時公司大了,員工多了,普通員工被關注就少了老板不認識他們,甚至員工相互都不認識了員工的歸屬、員工的激情、員工的敬業等會帶來一系列的變化……
龍湖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可惜我沒有看到答案不過,我知道的比如龍湖的“入職引導”、 “無限溝通”確實夠“驚人”去年,也是這個時候,我打電話給我一在龍湖的兄弟伙一連幾天他都說忙啊,沒時間,正在與置業顧問溝通我說兄弟,你那5、60號人要一個一個地溝通?他說是啊,龍湖強調“你的點滴進步,公司都給予關注”不是掛在墻上或寫在宣傳冊上的是必須!
記不起什么時間了我看見媒體報道:說龍湖的吳亞軍在年終答謝會上深深地向臺下鞠了三躬其中一個就是向長期為業主服務的保潔、保安們表示歉意于感謝
據說,龍湖的薪水是目前重慶地產界最高的但是,我想,龍湖留住員工并讓這些員工拼命地工作,顯然不是只憑薪水那么簡單
最近樓市走下行通道我一直以為在這道上混的人們因此會憂心忡忡不想差不多都回答:樓市向下,身價才向上更有表達說:樓市繼續好下去,我們都快要失業了,老板每天看著我們很輕松的完成任務,狠不得把你的薪水立即下調一半呵呵!
幾年前CCTV-2采訪重慶某大型企業背景在車間,著名老板拿起一零件,大聲地喝斥員工:“我X你媽,是這樣做的蠻!”
這大概也算是“洗腦”啊,呵呵
四、連普通員工上下班不用打卡孤陋寡聞我不知道世界上有多少個公司可以讓員工自由上下班不受限制多年以前,傳說是龍湖掌舵人的理想公司中就有這么一個員工“不打卡”遠景后來聽到江湖流傳龍湖對成功的定義就是:金錢的自由+健康的身體+寧靜的心靈+愛包括以后流傳于業界的“浪漫的工程師”、“謙遜的強者”等之類與眾不同的詞匯后,明白了龍湖這個企業為什么會受到職業經理人的向往
我一直沒有這樣的運氣,大抵是能力的原因進入社會十余年十余年中除了我的節假日,幾乎無一例外地需要打卡上下班我現在的境況是,每遲到一次,罰款60元,每個月遲到三次以上,當月獎金扣除20%
也是很多年前,我也看見老板或者我的上司有不打卡的特例很是羨慕,夢想自己有一天,咱也過過這個“不打卡”的隱可惜時運不濟,至今未能實現
其實,據說龍湖是把“女的當成男的用,男的當成機器用”,壓力超乎想象曾經聽說深圳有個很優秀的HW公司,有員工受不了壓力而跳樓自殺不知道這個不打卡的龍湖壓力怎樣不過,我最近看到一份行業的調查報告,其生產率為全市行業最高,遠遠高于第二者
江湖傳聞龍湖不提倡“加班”,甚至把“加班”視為有能力不足的嫌疑邪乎!
我曾經反復去探索,企圖明白龍湖為什么不打卡一直沒有完整的答案不過龍湖的人力資源考核體系確實具有不少新意比如員工潛力評估的整體“綠化率”工具,是我知道的比較科學的方法
年底我曾經拜訪一龍湖兄弟,看見他的桌面上放著三本厚厚的評估資料以為是請人力咨詢公司做的龍湖整體員工素質評估,后來才知道是龍湖請世界著名人力資源公司專門給他做的能力評估與發展規劃與他一樣受此“待遇”的為數不少他說:“公司為他做這樣一份評估,美金為5000元”
有一次我拜訪一位渝派地產老板他剛送走一批客人,據說是北京某搞人力資源管理的咨詢公司你猜那老板咋說:人力資源管理,咳,有這么復雜?
哎!
五、拍“馬屁”拍到“馬蹄”上了據傳龍湖內部有一很熱鬧的員工論壇從吳亞軍級的高層到一個普通員工都見到他們發表觀點的身影可以投訴,可以傾訴,可以抱怨,當然可以匿名據說某次一位剛加盟龍湖的員工,在寫區域簡報的時候,說吳亞軍董事長參觀了某項目,并做了重要的指示……吳在論壇上說:“我就轉了一圈,什么時候發表了重要指示了,寫這新聞的人有拍馬屁的嫌疑,這樣的人,我們最好不用” 呵呵,“馬屁”拍到“馬蹄”上了
據傳龍湖內部稱吳亞軍不是“吳董事長”或“吳總”,而是叫“吳老師”川渝把“x先生”叫“x老師”不知道龍湖員工對董事長的稱呼是何種定義但是龍湖對領導的稱呼確實于我們通常不一樣,感興趣的大俠們可以去領教
我有一兄弟伙,在某個不大不小的公司混公司有內部論壇,前些年論壇一掛出,抱怨,甚至對領導的人身攻擊一哄而上,嚇得CEO安排謊稱系統出了問題,暫時關閉幾天,然后追查“搗亂”的員工……后來,論壇干脆不允許匿名再后來論壇從此一蹶不振
其實,我知道不少公司也有所謂的內部論壇,也允許匿名不知道是領導擔心有損“虎威”或是“忙”或是對電腦“高科技”陌生,不少兄弟伙說,極少見到這些人的文采
我問在龍湖的兄弟伙喂!莫非你們龍湖論壇就沒抱怨的啊!答說:有啊!
因為在江湖混久了,憑一張老臉,偶然也能夠混上比如金科、龍湖這種令我等受寵若驚的飯局聲明,是他們買的單江湖傳聞,龍湖內部是AA制,沒有級別,沒有兄長
2007年,我一兄弟入職龍湖,歡迎酒席的費用,居然是除了那兄弟外,幾個領導AA制2008年,我有一小姐妹離職龍湖,歡送費用,同樣AA制我在一網上看到吳亞軍寫的東西呵呵,居然看到龍湖這個“AA制”的前世今生
重慶講究的是兄弟伙,感情深,一口悶不知道龍湖這樣的習慣在重慶如何“耍得轉”
關于龍湖、關于金科、關于協信、關于華宇、關于……十年江湖,彎道觀察得多,可惜總結得少今晚初寫龍湖,一不小心竟然有了數千字,回頭看時,“傳說”已經不下20個,可惜不見“整齊”,可惜!只能待有了時間,再清理 關于龍湖的傳說,很多,不一一列舉
“夢想也是一種能力”!這是我從龍湖哪兒聽來的一句話算為本“傳說之一”結尾;也算是與諸位看官的新年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