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30 16:43:40| 分類: 原創
莫言在《酒色賦》里 說 :“ 如果世上沒有美酒,男人還有什么活頭?如果男人不戀美色,女人還有什么盼頭?如果婚姻只為生育,日子還有什么過頭?如果男女都很安分,作家還有什么寫頭?如果文學不寫酒色,作品還有什么看頭?如果男人不迷酒色,哪個愿意去吃苦頭?如果酒色都不心動,生命豈不走到盡頭?”
莫言不愧為莫言,不言則已,言必驚人。他的話一針見血,絲毫不回避,不躲閃,不讓人有幻想的余地,他揭示的是帶規律性的東西,也并沒有把天下男人女人一網打盡。有時講真話,揭示真相也是一種殘酷,這或許就是莫言之言“最傷人”的原因。
縱橫古今中外,美酒佳人從來都是英雄的至愛,男人通過征服世界去獲取他想要的東西,有的“沖冠一怒為紅顏”,戰火因美女而起;有的“不愛江山愛美人”,為美女而放棄手中的權利和地位......那些貪得無厭的官場敗類,哪個不是攫取大量不義之財,養著一大群女人?而那些貪慕虛榮、好逸惡勞的女人與那些男人,又怎么不是投其所好,各取所需,做的就是愿打愿挨的交易?
一般而言,婚姻應該和生育有關,這是順理成章的事,但絕不僅僅是為了生育,夫妻倆人之間的柴米油鹽也是一輩子的浪漫滿屋。特別是到了老年滿頭華發的夫妻相互扶持著在晚霞滿天的海邊散步,豈不是是人世間一道獨特的亮麗風景?
“哀莫大于心死”。如果天下男人女人都像機器人一樣過著日子,那整個世界豈不是一潭死水,哪里來的情感糾葛,心靈碰撞,電閃雷鳴?當文學藝術的浪漫美好毫無用武之地,那些作家還不得立馬下課?
作家的作品當然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如果不表現生活中的矛盾沖突,不展示大千世界飲食男女的生存常態,那些脫離生活的干巴作品難道會擁有大量讀者,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
追求女人像是男人活力的證據。只有健康及有好奇心的男人,才會追求女人;一旦對女人可有可無,男人就不是男人,而只是一個老人了。有些東西是自然規律,難道是我們不想承認,盡力回避,就能改變得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