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學會尊重自己的想法。如果你尊重自己的想法,那別人也會尊重的。
拒絕別人是一門藝術,你不能直接說“不”,否則會引起別人的反感,要學會委婉的拒絕。有三種情況,我們必須拒絕:
1、不能完全滿足別人的需求。
2、拒絕你不再滿意的情況(或一直不滿意的情況)。
3、你完全不想滿足對方的一個請求。
為了應對這三種情況,有三種比較好的拒絕方式,既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也能維持與對方的關系(視情況而定)。
第一種情況,你可以選擇部分拒絕。部分拒絕的意思是詳細的表達我們能幫忙的部分和我們不能幫忙的部分。一般人們會這樣說:
“我可以……,條件是……”
“我同意……,不過……”
“如果……我還是可以同意……”
比如一個朋友向你借車,但是你今天也需要它,你可以這樣說:“我只能在下午借給你,我上午要用車。”
仔細聽這個答案,你會發現它根本不像拒絕,反而像同意。你的回答一定要用肯定的部分開始,然后加上否定的細節問題作為條件。部分拒絕即展示自己的友善,也估計自己的需求,是一種較為常用的拒絕方式。
第二種情況,你要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如果情況開始變得麻煩,你要試著了解對方的動機和自己的需求,提出一個雙方都滿意的解決辦法。
如果這件事給你造成了負面影響,而他堅持這個明確的要求,這說明他從中獲取了利益。你要向對方解釋此事對你的影響,讓他理解你的處境。
一般情況下,我們會這么說:
“我理解……但是,當你……(這么做的時候),我就……(怎樣的困境),我有一個辦法,這樣我們就可以……”
建設性意見最重要的部分是在不指責他人(避免使用“你總是……”、“我絕不……”、“不管怎樣……”)的前提下,向對方解釋對你的影響(例如浪費時間、壓力、疲勞等等)。
比如你的朋友向你借車送另一個朋友去機場,而那段時間你也需要用車。你可以這樣說:“你和朋友早點到我家,我的事情有點急,我拉上你們辦完我的事之后,再送你朋友去機場,你看怎么樣?”
第三種情況,你要完全拒絕。而完全拒絕也有兩種情況:
1、你確實完全不能提供幫助。例1:你的朋友要你陪他去火車站,而你正好有個約會。
2、由于個別原因,你不想提供幫助。例2:你不想借出你的書或者光盤。
對于第一種情況,你拒絕以后可以引導對方到一個新的選擇上面。
對于例1:“我很想陪你去火車站,但我有一個很重要的約會,你可以問問另外一個朋友。”
對于第二種情況,你要勇敢的表達自己的原則,并提供幫助。
對于例2:“這本書的確非常有趣。不過我有一個原則,就是不能出借自己的書。我可以給你寫一些參考書目。要不然,你也可以買一本。”
不借出自己的東西,可能是因為存在一定的風險(書頁翻折等),但不要向對方說出這個,因為他可能會生氣或他認為根本就不會損壞你的東西。你要敢于表達自己的原則,這是你的權利,千萬不要有罪惡感。
在走向自信的路上,你會碰到兩大困難:1、消極、極端的思想、情緒、信念;2、操縱者的操縱行為,它甚至可以讓自信的人失去平衡。在變得自信以后,對于那些阻礙自己發展的人,你要堅定的拒絕,這樣可以逃離操縱者的陷阱。學習如何拒絕一個操縱者也是必不可少的內容,操縱者會在第一時間發現你缺乏自信,所以,不要讓他們有機可乘。
操縱者不喜歡別人拒絕他們的請求或建議,由于他們不習慣反對的聲音,所以,你并不會從你的拒絕中獲取力量。操縱者會立刻忽視你的拒絕,再次重申自己的需求。如果你再次表明你的態度,操縱者開始用罪惡感、大道理、貶低或威脅來控制你。這個時候,事情開始變得很復雜——他們的目的是讓你突然發現自己并不是一個友善團結的人,或者懷疑自己還有其他糟糕的人品。如果你拒絕操縱者的話,你就配不上那些優點了。
如果你的消極、極端想法阻礙你拒絕操縱者,他(操縱者)就會在言語上強迫甚至囚禁你。他們利用一些你討厭的修飾語或言論來評價你。你只有兩個選擇:要么妥協讓步,讓自己產生罪惡感或擔驚受氣;要么堅定自己的立場,利用除“迷霧法”之外經常用到的另一種反操縱手法:“重復法”。
“重復法”就是一直用同等的音量(不要增大音量)重復你的拒絕,直到別人接納你的意見為止。在這個過程中要保持冷靜,堅持己見,不要產生憤怒的情緒。
“重復法”可以拒絕任何事情,但這并不表示你要對任何不滿意的事情一味的拒絕。生活在這個社會里,我們要履行很多的責任、義務,有些事情必須做出妥協讓步。如果利用“重復法”強硬的拒絕這些事情,只會讓自己陷入糟糕的境地。只有你感覺完全無法辦到或有權利(如自由、平等、安全……的權利)拒絕的時候,“重復法”才會有效。看看操縱者和她妹妹之間的對話,他的妹妹是如何利用“重復法”拒絕她哥哥的:
哥哥:很高興見到你,你又能幫我解決一個大難題了。
妹妹:(警惕)什么難題。
哥哥:昨天朋友催債來了,我必須還他一大筆錢,可是我現在沒有啊。
妹妹:哦。
哥哥:哦?你就沒其他反應?
妹妹:我知道了,你欠別人錢。
哥哥:我可能要跟你借點錢,否則我就得搬家躲債了。(操縱行為:要求不詳細)
妹妹:一點是多少?說清楚點。(反操縱)
哥哥:我需要7000元。
妹妹:7000元?對我來說,那可不是“一點錢”啊!
哥哥:是朋友讓我還那么多的啊。
妹妹:你上次借我的還沒有還,這次我沒有那么多。我可以借給你500元,其他的你自己想辦法。而下個月你必須還錢給我,我下個月有急用。(部分拒絕)
哥哥:(很失望)才500元?
妹妹:是的,只有這么多。
哥哥:500元夠干什么啊?
妹妹:我只能給你這么多,7個月前,我借了你3500元,到現在還沒有還我。我也沒多少錢了。
哥哥:你居然算的這么清楚!(操縱行為:質疑別人的行為)
妹妹:因為,我也要過日子。
哥哥:真是摳門啊,一分一厘的算的這么清楚……(操縱行為:貶低別人)
妹妹:要是我小氣,上次就不會給你借錢了。
哥哥:你再幫我一次吧,我可是你哥哥。(操縱行為:讓人產生罪惡感)
妹妹:正因為你是我哥哥,幾個月前,我才借了你3500元。
哥哥:(生氣)我知道欠你錢。問題是,我現在需要錢!
妹妹:這是你的問題,自己想辦法。
哥哥:你有丈夫,并且你倆的收入很高,不像我,我是單身,你就不能幫幫我。(操縱行為:裝可憐)
妹妹:(注意到哥哥提到了“單身”)你也可以結婚啊。不管怎樣,我只能借你500元。剩下的你可以向別人借。(部分拒絕)
哥哥:要不你再借我3500元吧,和上次一樣。
妹妹:我只能借你500元,其他的你要自己想辦法。(重復法)
哥哥:我真的是實在沒有辦法才來找你幫忙的。
妹妹:我也沒多少錢啊!我已經答應借給你500元。你自己看著辦吧,要不要?(重復法)
哥哥:我是你的家人啊!你真的要見死不救么?(操縱行為:引起別人的罪惡感)
妹妹:家人又不是只有我一個,我只能借你500元。(重復法)
哥哥:你又不是白給我,是我借你的。
妹妹:不借錢給你難道會被槍斃嗎?
哥哥:……
妹妹:這次我只能借你500元,并且下個月必須還給我,要不要隨你。(重復法)
哥哥:好吧,無所謂了,你一直都是這樣。(操縱行為:貶低別人)
……
你可以發現,妹妹拒絕操縱者哥哥的要求是堅定而沒有攻擊性的。通過使用“重復法”,她避免復雜的爭吵和情緒失控,到最后都能堅持自己的立場。“重復法”的關鍵地方就是不斷的肯定自我,它可以避免神經緊張、惱羞成怒和壓力。關鍵是你要在整個過程保持冷靜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