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朋友圈的意義在于隨性自然、展示最真實的自己,沒有必要用裝逼神器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但也沒必要隨時展示自己太low,太不堪的一面。SO,教授的建議是在高冷與低俗之間游走,在真實與非真實之間展示。當然,如果你足夠強大的話(比如領導人或者大財主),所謂的朋友圈哲學對于你來說就是浮云。
1不要成為大多數人討厭的人
這既是朋友圈的第一法則,也是現實社會中生存的最基本條件。作為群居動物,人如果不能被大多數人所接納的話,連最基本的生存都難以保證,這條法則甚至連暴君都無法打破。
一個人拉黑你,可能是對方的問題,但如果大部分人都屏蔽你的話,無論是不是你的問題都應該反思了。大部分人會討厭什么?連續暴力刷屏,瘋狂賣東西曬娃,高調炫耀炫富(大部分人看不得別人過得太好),天天幽怨消沉(大部分人也不想被怨婦打擾),天天勵志向上把工作掛在朋友圈上(朋友圈不是工作圈)···
2不要展示太過真實的自己
在這個崇尚自由個性張揚的年代,有些人喜歡把自己生活整個都給搬到朋友圈上。隨時隨地,想到什么就往朋友圈上發 ,吃飯、睡覺發,無聊空虛的時候發,把自己的心情整個都暴露到了網上。不能說這種做法不對,誰沒有個寂寞空虛冷的時候,但完全沒必要把自己的這一面也展示出來。
3不要長時間沉溺其中
大家每天打開朋友圈多少次?每天花多少時間去刷朋友圈?估計很少有人具體統計過。實際上只要我們閑下來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會打開朋友圈,不為了發什么,只是無聊想看看別人在干什么。于是,在欣賞別人多姿多彩生活的同時,自己的時間卻悄悄從指尖流逝了。無聊時間造就了電梯廣告和無聊經濟,也成就了超級牛逼的微信,可靜下來想想:我們自己真的得到了什么嗎?
4保持一定的活躍度
有些人開通了朋友圈,但是從來不發布任何消息,只是靜靜的看別人的動態。打開他的朋友圈是一片空白,不知道的還以為自己被屏蔽了。這種做法雖然不會導致被屏蔽,但也有被刪除的風險,一些人不喜歡通訊錄里存在僵尸粉。即使你很不喜歡社交,偶爾在朋友圈冒冒泡也能夠喚起別人對你的印象,和朋友保持一定的聯系總是好的。
5適當在朋友圈互動
死黨般的朋友,每個人都不會太多,兩三個就夠了,但如果朋友圈只有兩三個人的話就悲催了。說得俗一點,經營朋友圈就是在經營人脈,在朋友圈點贊+評論保持一定的活躍度有助于提升友誼。未來,誰知道你會不會有求于人的時候呢,一個細小的動作也可能為你帶來很大的幫助。
6先選擇再經營
一些人喜歡去清理通訊錄,隔三差五就發個“我今天也被清理了5次,你也來清理下微信通訊錄,不用回復。教授無法想象,一個人的心得脆弱到何種地步才會如此關心自己是否還在別人的通訊錄里。如果你不想遇到這種困惑,最好在加好友之前就先判斷是否值得加,避免日后的尷尬。
如果你是一個開朗的社交達人,擁有超強社交技巧的話,這里說的東西對你不值得一提。但如果你不善于溝通,而又希望通過朋友圈賺錢拉關系的話,看完這些對你是非常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