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省人力資源現場招聘和網絡招聘各觀察點報告顯示:2016年二季度現場招聘會進場用人單位1.3萬余家(次),提供就業崗位 24萬個,市場供需呈現出穩中趨緩的基本態勢。
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二季度市場用人需求活躍度有所減退,現場招聘會用人單位數比去年同期略增7.33%,投放職位數減少5.82萬個。其中,國企和外企用人單位同比分別增長21.7%和152.15%,民企略增,個體工商戶減少5.3%。較之國企和外企,民企用人需求波動較大,說明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較大。網站招聘用人需求旺盛,新增會員單位2.22萬家;網上發布職位26.79萬個,同比基本持平。網站招聘用人單位和投放職位“一增一平”,說明盡管用工單位招聘意愿不減,但招聘規模收縮,也印證了現場招聘需求放緩的情況。
現場招聘會非制造業和新興產業用人需求對就業的支撐力度加大。用人需求量排在前十位的行業依次是批發零售業、制造業、住宿餐飲業、金融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農林牧漁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建筑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房地產業,占需求總量的83.3%。
與去年同期相比,金融業、信息計算機服務和軟件等新興產業用人需求分別增長72.61%和11.25%,制造業、住宿和餐飲業需求同比分別減少45.56%和42.89%,房地產和建筑業仍然維持“一增一減”的格局。非制造業和新興產業用工需求量持續放大,對經濟增長貢獻顯著。
進入現場招聘會的求職個人27.63萬人次,同比減少12.51%,招聘網站新增求職簡歷76.44萬份,同比略減4.23%。求職個人減幅遠小于投放職位的減幅,導致市場就業壓力同比加大,就業形勢仍有所趨緊。從年齡結構看,20-35歲的青年群體居多,同比增加了10.70%;從求職經歷看,初次就業人員和在學人員數量攀升,同比分別增長7.38%和17.3%。一方面與畢業生就業加大有關,也說明青年群體就業心態較為積極。
用人單位提供的平均薪酬為2683元/月,與去年同期相比,微增23元;求職個人期望薪酬為3182元/月,同比增加339元。薪酬供需差距為499元,供需差距較同期明顯擴大。其中,陜北地區供需差距最大,為577元/月;關中地區供需薪酬均為最高。
(齊小英 周菁 陜西傳媒網)
期待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