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父母,很多都知道體罰是不對的,但有時候真的是忍不住要收拾下熊孩子啊~真要收拾的時候,最常見的就是打屁股了...但對于3歲以內的孩子,都是“不記打”的!因為他們的大腦根本就沒有發育出對懲罰的記憶功能...
最近我的朋友圈里在討論是否該用“傳統方式”管教小孩,所謂的“傳統方式”,其實就是把孩子拎過來對著屁屁來一記大力金剛掌...
想想看,在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父母用類似打屁股、打手心這樣的肢體懲罰來管教小孩還是相當普遍的,到我們做了父母,社會觀念已發生大規模變化,這種管教方式已被視為下下策。
可是憑良心講,在面對家里那個搗蛋鬼實在是黔驢技窮或者七竅生煙的時候,你有沒有過回歸“傳統”的沖動? 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有!
25%的父母都承認每周至少會打孩子屁股 (或其它類似懲罰方式) 一次。
20%的人說經常打。
而17%的人說還會用工具 (如大木頭勺子) 打。
你瞧,天下父母都是相似的!
但這還不是這個調查結果里面最有意思的地方。最有意思的地方是,這些承認打孩子的父母,絕大多數都說他們認為打了也沒用!
沒錯,雖然我們有時候氣急敗壞或者走投無路而訴諸于寶寶的屁股,但是我們也發現這招對他們的作用非常有限。
而在同一個調查中的另一個選項中,結果也表明:
超過9成的父母認為養孩子是他們生命中最快樂的事情。
超過8成的父母也說,養孩子也是他們生命中最大的挑戰,而挑戰之一就是如何管教。
現在仍有支持打屁股的育兒學說!
不管中西文化有多少差異,在親子關系上,傳統都是有家長威嚴面對孩子的一面,所以打小孩也曾經是非常普遍的管教手段之一。但是現代教育理念對這個方式發起了顛覆性的挑戰,現代心理學和兒童發育心理學都認為:
經常性的利用肢體懲罰的方式管教小孩,會對孩子造成心理上的長期傷害,不應該再被繼續使用!
不過即使到今天,也一樣有心理學家和機構支持打屁屁!他們認為管教小孩是一個非常因人而異的方式,教育不應該采取絕對標準,打屁屁作為一種可以使用的管教手段不需要禁止,只要家長不過度使用這種手段即可。
但現代教育的觀念確實已經完全顛覆了大家的認知,越來越多的父母是從來不會打小孩的。但是在我們爭論打與不打之間,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打了到底有沒有用 ?
不過從上面的調查結果來看,即使是選擇打屁屁的爸媽們,也基本上認為沒有什么用...
我們先來想一想打屁屁背后的邏輯:小孩子行為出格,爸媽打他屁股,孩子痛了,下一次他再要做同樣的行為時,會想到屁股痛,于是決定不再做了。打屁股的方式奏效了...
這是爸媽的邏輯,可是這里面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小孩子屁股痛過一次之后,再犯的時候真的就會被嚇阻嗎 ? 恐怕很多父母認為會,或者希望會,甚至覺得一次不行,就再來一次,總有一天會記住。
可事實是,如果我們面對的是3歲以下的幼兒,那么爸媽的希望只怕要落空!
這是因為,小孩子的大腦發育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有些方面發育得很早,有些卻比較晚,而絕大多數的父母則搞不清這里面的時間區別。
比如說,參與上面調查的父母中,近乎一半的人都認為嬰兒在一歲左右才會發展出悲傷和害怕的情緒,但其實嬰兒在3~5個月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經歷這種情緒了。
而其他的一些認知能力,例如我們常說的分享、輪流、控制自己的情感、抑制自己沖動等...絕大多數的父母認為孩子1歲左右就可以理解并且開始發展出這些觀念,但是事實上,孩子的大腦要到 3-4歲的時候才會發展出這樣的觀念。
因此,如果我們因為孩子沒有做到這些而懲罰他、打他屁屁,其實是在懲罰他的年齡而不是行為。
也正因為小孩子的大腦還未能發展出這些功能,我們就算拿著鞭子在后面抽,也是沒有用的。
如果打屁股只對3歲之后的孩子才有“威懾作用”,那么3歲以下的孩子就不用管教嗎 ? 當然不是,只不過爸媽不應該有錯誤的預期!
比如要教孩子輪流與分享的行為方式,爸媽需要不厭其煩的在每一個適合的場合來教他,但是卻不要因為他做不到而生氣甚至懲罰他。
他現在做不到并不是因為他是壞孩子,而是因為他的能力和認知尚未達到。
爸媽每一次教他,都是帶著他向最終的目標近了一小步,終有一天他能做到。
這當然和爸媽的育兒觀念有關,現在也有的育兒理念是完全摒棄懲罰的。
雖然摒棄了懲罰,但是不代表爸媽沒有規則!對于孩子無意或故意挑戰父母底線的行為,父母仍然需要堅定的讓孩子明白,這是不可以的。
育兒觀念再多,也不能喪失耐心
養孩子本來就是個漫長的過程,爸媽需要的不是多少的育兒觀念,而是更多的耐心,更多的意志力。
我是木子,愛子有方是我在運營的公眾號,旨在分享一些有用的育兒知識,歡迎關注我為好友,我的微信號:azyf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