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ke姐的朋友圈活著一群美食家,每天看他們從餐具、桌布、擺盤、打光到后期修圖費的心思都心生敬佩,于是常常不留下一個贊就默默滑開。
但Shake姐是個不熱愛廚房的人,不愛到幾乎把身邊的人都逼成了廚師。但卻很喜歡菜市場那股子生活氣。
所以聽說北京有一個可以毫無壓力地穿著白球鞋和高跟鞋逛,并且集中了全京城時髦年輕人的菜市場后,我還是好奇了一下。
從外觀看,三源里菜市場與傳統的社區市場并沒有太大區別,但只要站在門口5分鐘,你就能感受到菜場里幾乎是另一個小世界,干凈得完全沒有滾落的菜渣和嗆鼻辣眼的污水,踩著Valentino鉚釘高跟鞋搖曳生姿,或是挎著Prada風情萬種一點也不會顯得突兀。
因為靠近亮馬河使館區,還能常常見到膚色各異的外國友人。就在Shake姐買菜間隙,還能聽到老板操著簡單的英文毫無障礙得接待他的外國顧客。而且買菜阿姨們都掌握著京城娛樂圈動態,比如倪萍剛剛來過啦,狗仔來這拍過劉若英啦。
從水果、肉類、食品雜貨、海鮮、調味品到蔬菜,一共130多個攤位分布在一條大概5分鐘能快速走完的通道兩邊。其中還有專營日本、東南亞調料的店鋪,對于那些西餐、日餐、泰餐狂魔來說,這里簡直就是烹飪小天堂,只要你喊得出名字的調料,菜場通通滿足你。
有意思的是,這里每一家攤位的布置都很“藝術”,錯落有致色彩誘人。蔬菜攤幾乎家家都有迷迭香,甚至還有專門賣沙拉半成品的店鋪。
海鮮攤棒到Shake姐誤以為自己來到了某個海島度假!龍蝦、三文魚、面包蟹、大扇貝,還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海鮮,全部都想打包回家!然而我這個心機婊在一通猛拍之后轉身就走,老板恐怕在內心已經翻了一萬個白眼。
但事實是我想多了,因為看起來如此逼格的文藝菜場絕對不是“僅供擺拍”,在這里感受到的都是熱騰騰的人情,可愛的老板該吆喝的話該露的笑一分不少,甚至在Shake姐對著一套冬陰功原材料滿臉疑惑的時候,攤主雙手奉上整本東南亞菜譜的事就這么發生了。
心情愉悅的Shake姐覺得人生就應該好好吃飯啊。
但現實是,逛過了這么棒的菜市場,依然炒出了一盤糊了的花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