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書城
「最受歡迎的古典文化公號 最具人氣的古典文化社群 」
國學(xué)經(jīng)典 | 古典文學(xué) | 詩詞歌賦 | 歷史趣聞 | 風(fēng)俗禮儀
佛家為什么把世界分為大千世界和紅塵世界?
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可以聽到“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的感嘆,實際上“大千世界”也是佛教用語。據(jù)北大教授張岱年介紹,佛家將世界視為時間和空間的交集,“世”指的是時間的變化流轉(zhuǎn):“界”則是指空間的大小。在佛教人士看來,宇宙中有無數(shù)個時間和空間的交集,也就是無數(shù)個世界的存在。
其他的世界都和我們所處的世界相同,天空由日月光照組成,地面則以須彌山為中心,按照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劃分,有東勝神州、西牛賀洲、南蟾部洲、北俱蘆洲,天空地面組成一個世界,稱為小千世界。一千個這樣的小千世界組成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組成一個大千世界,這就是宇宙中各個世界的組成及體系。因此,大千世界的全稱為“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思想對整個宇宙的基本認識,也是佛法需要普及的全部范圍。
紅塵世界則是佛家眼中的繁華人世,一般指人口聚集的地方,以城市居多。但是這個詞最早出現(xiàn)在西漢時期班固的詩句中,后來我國佛教弟子開始引用,指代人世繁華的都市生活。其中,“紅”是指紅色的城市布景,比如娶妻生子、歡慶佳節(jié)、宮廷幔帳,以及妓院布景等等,所以佛家認為紅色在世間萬物中代表人的活動,也就將之延伸為人的顏色:而“塵”的概念則更加生動形象,因為古時植被覆蓋比較廣泛,塵土的造成通常都是因為人類的活動,因此,佛家將人世稱為“塵世”。綜合佛家對人世定義的“形色”概念,形為塵,色為紅,人世就被稱為紅塵了。
佛家講看破紅塵,實際上就是要放下對世間萬物的追求,然后把目光從塵世中解脫出來,認清我只是世間萬物的一小部分,達到無我、忘我的境界。最終修得超脫境界,心懷大千世界,致力于弘揚佛法,普度眾生,而功德圓滿后,便可脫離六道輪回,修成正果,永享康樂。
※ 下拉屏幕參與文章評論
推薦閱讀
1.我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娘子軍?
2.四大佛教名山指得是哪些?
3.古琴中“七弦”分別代表什么?
4.“滿漢全席”都有哪些菜?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推薦
↓↓↓↓↓